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自主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体验教学过程,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呢?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展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摈弃那种"教师是权威"的心态,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激励、  相似文献   

2.
李艳芬 《云南教育》2014,(20):47-48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 现在的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这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和谐合作,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因此,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怎样构建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3.
张继英 《考试周刊》2011,(35):102-103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如何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一、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内涵所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交互活动而产生的平等的、民主的关系,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展、变化着,它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关系极大。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与主体的互动过程,就不应该仅是单一的教和学的过程,而是师生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互动状态,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理解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我的看法是: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2.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体现为课堂上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  相似文献   

5.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文章在反思现有的学生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根本的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与学生相处.建立起尊重与平等的学生现。教师应将尊重与平等教育思想切实体现到学生观和教育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树立尊重与平等学生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文章在反思现有的学生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根本的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与学生相处.建立起尊重与平等的学生现。教师应将尊重与平等教育思想切实体现到学生观和教育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学生和音乐之间架起了桥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和学生建立起了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给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对老师和学生品质的形成也起着促进作用.这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黎平  王大秀 《教师》2014,(21):20-20
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对甘肃省临夏县土桥中学(以下简称"我校")778名学生和135名教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探讨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要对学生满怀期待。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而生动,要多与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欧阳辉祥 《考试周刊》2013,(32):153-155
师生关系是指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师生关系状况对学校、对教师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表现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有助于改善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成效、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是所有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角色,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具积极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样,教师的教学态度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认真和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好感,从而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相反,懒散消极的教学态度不能使师生良好地合作,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而必须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分析传统中职语文教学师生关系的缺陷,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平等对话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应当从单一的"教"学生的人转为对"教"与"学"的协调者;学生主体地位也有必要提高,做到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与老师一起建构平等对话的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要用亦师亦友关系沟通情感教育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产生师生情感的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  相似文献   

16.
一、变“主宰”为“主导”,尊重学生,教学民主尽管我们喊了几十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可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具体问题,常常会变成一切由教师自己“主宰”。试问,如果教育教学活动不是在构建了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如何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和谐发展,又如何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呢?因此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根本。要从思想上肯定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宰”转向“平等中的主导”,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具积极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样,教师的教学态度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认真和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好感,从而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相反,懒散消极的教学态度不能使师生良好地合作,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笔者谈几点认识。一、构建师与生的和谐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和谐合作,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道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课。那么,在"绿色指标"的引领下,如何营造和谐的化学学堂,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呢?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一、体现学生的民主权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更不是被动承载知识的容器。在化学课上,首先,我允许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一、尊重、爱护学生尊重、爱护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民主作风的体现。教师要信赖自己的学生,和他们民主、平等地沟通,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对学生乱发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