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77):109-110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道德的行为与意识养成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而初中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且此时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课前预习""合理导入""适时辩论""巧用多媒体""注重实际"五个方面展开,主要讨论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品格又称为性格或人格,一般指人的品性和品行,品格教育既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也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从人教版教材中的"科学家访谈""资料分析""科学史""科学·技术·社会""实验教学"等栏目渗透品格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良好品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品格健康发展。下面就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方面举几例加以说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都有"科学家访谈"  相似文献   

3.
赵小芳 《亚太教育》2019,(9):192-192
“每月一事”教学主题是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一种,它具有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推动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作用。而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是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及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应不断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文就深化“每月一事”,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学校的引导,还需要家长的支持。而家长参与是"每月一事"课程实施和开展的重要环节,通过"主题阅读""好习惯银行"与"每月一事"的主题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不同年级的重复练习,螺旋式上升,经过六年的巩固和提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充分挖掘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结合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纳入日常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正>朱熹曾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行为习惯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迅速增长与变化的重要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一、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农村小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观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风尚与社会舆论的熏陶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正是人们常说的"习与性成""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关键还是要在提高认识、诱发情感的基础上指导行为,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语文教学便是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载体之一,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将品德教育寓于作文教学中,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一种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课堂行为,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目前,在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自律差、课堂行为不良等诸多问题。教师一味的管制中,并未受到良好的成效。要想解决这类问题,首先需从低年级学生特点入手,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上,开展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家长、学生、教师需协作配合,并建立"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养成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已是必要,而且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诗是初中语文的重要内容。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教学中,很容易将作品分析得支离破碎,于提高学生能力不利。怎样贯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教学中怎样去实施能力培养,历来是一个难点。笔者就新诗教学所得,从"导""学""评"三个阶段谈一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一标""二查""三读""四做""五疑"的预习方法,并在教学中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值得教育人用心研究的课题。引导学生读经诵典,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而将经典诵读以"化整为零"的形式开展,能让学生"知""行"同进,是经典诵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课堂氛围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笔者从"营造民主氛围""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四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品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乐学""会学"是优秀学习品质的主要表现。如何培养学生"乐学""会学"的品质?笔者结合"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从"激活内在需求,促发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聚焦内涵本质,运用科学方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两方面谈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初中阶段是学生求知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除了政治课的教学之外,还要渗透在各科教学中,各科教学协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地要承担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助力于学校大力推广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保证之一,也是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的金钥匙.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意味着学生将会渐渐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态度.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即将进入到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教师应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深入分析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弟子规》是一部儒家经典,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好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践行〈弟子规〉,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班主任,用"心"营造环境,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让班集体成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方沃土,让学生在努力中成就精彩。  相似文献   

19.
张健 《考试周刊》2014,(79):107-107
<正>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思想疏导、品格陶冶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各学科在强化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的同时,要同步提高对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教育引导,体育学科同样如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在体育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将学生良好品格培养与体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一、教师率先垂范,教育学生树立不怕吃苦的理念体育学科以室外课为主,学生体力消耗较大,特别是运动  相似文献   

20.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鲜明揭示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小学低年级段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组织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培养,让好习惯伴随学生一生。结合人教版低年级段数学教学的相关案例,探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听课习惯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对诸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产生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