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角色认同是师范生专业成长的主要问题之一。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认同有利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应通过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师职业情感培养、开发隐性课程、开展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和利用优秀教师榜样等形式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2.
教师角色认同是师范生专业成长的主要问题之一。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认同有利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应通过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师职业情感培养、开发隐性课程、开展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和利用优秀教师榜样等形式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3.
运用内容分析法,以30位优秀教师为样本,对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的性别、教龄、工作学校类型对优秀教师的成长有影响,入职学历对优秀教师的成长没有影响;自身的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对优秀教师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网络、教育杂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对于优秀教师的成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国珍 《中国教师》2012,(13):25-26
<正>我国幼小中教师专业标准的酝酿、修订和完善,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从长期以来对于教师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学历要求和可客观衡量的业绩而决定的职称荣誉评定激励机制,转向对于教师成长过程给予专业独特性引领指南的援助。用美国1989年颁布优秀教师标准的政策性文本标题语言来表述,就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善意提醒,优秀教师"应该知道的和能够做到的",并鼓励努力做到。相信专业标准提醒教师不断自我反思自己该知的和会做的过程,就是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给予实质的指南性援助。  相似文献   

5.
缄默知识与教师成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奔芳 《教育探索》2005,45(3):114-115
教育研究认为,教师发展成长是终生的发展过程,是职前教育、新任教师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过程:从缄默知识的角度来看,缄默知识是教师发展成长的基础,因此应该关注教师的缄默知识,整合缄默知识,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从而促使教师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6.
在本刊今年9A"当代教师"栏目,几位优秀教师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围绕职初教师的发展这一话题谈他们的经验,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及了学校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校长,请他们从学校管理的层面来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职初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7.
《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刊发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苏春景教授的《小学新入职教师的自我突破策略初探》一文。摘编如下:新入职阶段是小学教师成长的关键期,怎样尽快地使教师由"新手"转变为"熟手"乃至"专家型"教师,直接影响着教师角色的自我完善,更关系到未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引导教师科学地掌握自我突破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尽快实现一般教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新入职教师即"新手",指已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走上教  相似文献   

8.
吴子健 《上海教育》2008,(20):46-48
在本刊今年9A“当代教师”栏目,几位优秀教师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围绕职初教师的发展这一话题谈他们的经验,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及了学校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校长,请他们从学校管理的层面来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职初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教师假性成长及其克服:从教育行政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成长的标准和认定方式上存在偏差,用强势的行政力量,通过工程化来打造优秀教师,许多优秀教师其实是一种不循成长规律、非全面性和功利性的假性成长。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成长观,改进行政管理,改革教师成长标准和认定方式,促进教师的有效成长。  相似文献   

10.
运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教育》杂志2003-2005年《名师人生》栏目中36位特级教师撰写的人生经历为样本,从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背景因素、影响优秀教师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功的因素、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进行了定量的描述与分析,结果表明:①个人背景因素中性别、教龄、学段和学科因素对优秀教师成长存在影响,入职学历、家庭经济资源和入职学校类型因素对优秀教师成长不存在影响;②优秀教师的成长主要受到后天因素中个人的努力、教学互动、专家引领、师傅指导、同伴互助和领导支持的影响,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依次为教学研究与反思、专业学习、教改实践和教育理想与信念;③公开课、教学中的挫折和冲突等关键事件对优秀教师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政府、学校作出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按创新性、教育性、学术性、社会性、管理性五个指标把高校教师专业成长阶段划分为职前、新手、适应、成熟、专家和引退六个阶段。文章分析得出高校教师专业成长阶段具有非直线性、动态性和成长程度的差异性特征,并提出高校应该采取分类指导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区分性绩效评价、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等促进优秀教师快速成长为专家教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师教育“师范性”日益削弱以及忽视教育实践等问题,弱化了未来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要使优秀人才经过师范教育成长为优秀教师,必须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高师课程改革必须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不断整合教育类教师资源以及课程资源,从而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系统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对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教研困难以及接受继续教育愿望以及现行教师教育体制进行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笔者构建了全程教师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全程教师教育是指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各级各类教研部门分工协作 ,按照教师成长规律 ,实施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 ,以促成其综合素质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实现阶段性突破并得以持续发展。全程教师教育包括准教师、新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每一位新教师都期待成为"优秀教师"。作者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通过反思自我教学行为或是观摩同行教学实践,发现新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常常会遇到缺乏对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感性经验、教学内容仅局限于课本、教学问题情境设计不能起到有效引导作用、教学中对突发事件的预判和处置不够灵活等问题。通过建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结,系统地分析课程与教学,走入学生实际生活,课前预演学习过程,凝练教学语言等策略,有助于新教师更好地向优秀教师顺承转化。  相似文献   

15.
全程教师教育构想—教师职前、在职教育一体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教研困难以及接受继续教育愿望以及现行教师教育体制进行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全程教师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全程教师教育是指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各级各类教研部门分工协作,按照教师成长规律,实施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以促成其综合素质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实现阶段性突破并得以持续发展。全程教师教育包括准教师、新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从情境卷入式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实施过程三个方面论述了促进幼儿园教师从入职新手到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培养路径。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从"工作过程导向、学理知识重整"的新教师培养,到"幼儿学习观察为重、实践智慧增长"的成熟教师培养,再到"工学与研究并进,综合修养升华"的优秀教师培养的三段式职后培养体系。这种基于专业发展的职后培养,能促使幼儿教师在各自不同发展节点上的专业进阶式提升,从而让他们获得令自己满意的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卓越教师成长规律,职前教师教育应着力于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为其成长为卓越教师奠基.师范院校应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以培养卓越教师为价值追求,通过创建师范生学习社区、构建全实践育人体系、引入校友资源等途径,突破学科课程、专业实践、校园文化等的制约,提升师范生的学科智能、实践智慧、卓越品质等卓越教师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中美优秀教师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秀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研究优秀教师的特征及这些特征形成的规律,对于引领普通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中美两国教育界在优秀教师特征认识上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以期获得有益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入职培训阶段是教师终身专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新手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树立终身从教理念的关键阶段,是架起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职业生涯可持续、专业化发展的桥梁.新手教师指导是芬兰教师入职培训最常见的支持体系之一,也是芬兰教育成功的缘由之一.芬兰开展同伴小组指导试点研究项目,开发芬兰教师入职培训网,面向全国宣传和推广同伴小组指导模式.芬兰同伴小组指导模式以社会建构学习为理论基础,以综合教学法为操作原则,组建同伴合作小组,开展导师培训,在新手教师入职培训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芬兰同伴小组指导模式主要经验为:重视培养研究型教师;提供可持续的教师培训;注重教师自主性发展;构建平等的成长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是当前职教师资研究的重点课题。根据教师职业成长规律与国家职教教学名师的个人素质及成长发展历程,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把职前和职后紧密连接起来,并实现大学、企业、职校三者的有机合作,实施立体化的培养策略。职前与职后三维立体的培养模式将使三者实现共赢,这种合作机制的成功实施需要许多支持条件,如政策规章、模块式整体化课程的设计与运作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