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价值,应由知识体位走向能力本位,即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既是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内对于复合性教育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是高校音乐教育哲学注重实践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从哲学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能力本位及能力本位教育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在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次,从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和高等音乐教育领域内分析了能力本位及其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文章最后提出了两个音乐理论课程价值重构的基本路径,即对音乐能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模块化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高校数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数学人才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高校数学是大学课程中一门基础的课程,尤其是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思维的完善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高校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提高高校数学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地方民族高校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科技、人才、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区内外各个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实践课程的现状考察,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阐释地方高等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职业教育实践课程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发展思路: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的创新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支持系统、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大多数高校课程中,出于多种原因与困难,公共艺术课程始终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然而,恰恰是这处于边缘的公共艺术课程(特别是艺术欣赏课程),对于大学生对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这种对话正是大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阐述对话的哲学内涵说明对话意识与能力对于创新人才的必要性;通过阐述艺术欣赏课程的特质和优势说明其对于大学生对话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最后还以教师语言(问答)艺术为切点,结合实例,提出了在艺术欣赏课程中培养大学生对话意识与能力,激发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地理科学专业中自然地理学课程群的建立及学教、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考核方法方式的多元化等4个方面,就如何培养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讨论.以期对高校学生终身独立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启迪,从而促进高校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普遍不够重视,高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为培养目标,但通常不设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即使设置了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单一枯燥,无法吸引学生,教学效果不理想.文章针对当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教师能力是培养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世界各国为改善体育教学质量所采取的有效手段.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运用文献资料法,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能力培养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能力.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艺术设计课程中学生的创意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艺术的生命.因此,全国各类高校在安排艺术设计课程时也都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但是,创意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能力不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观念的不断更新,如何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课程中学生的创意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转变教育理念、完善创新平台、优化教师队伍等角度对如何提高艺术设计课程中学生的创意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基于核心课程改革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三百”实践能力培养关注于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学生“三百”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对接.“三百”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了原有程式化的高师人才培养传统途径,整合了原有每门课程实践能力单一式、分散式的培养模式,利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素质的调整与优化,力图提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工程师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力对工程实践及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需要进行沟通与协调,当前全球经济合作和新媒介的出现对工程师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著名工科高校都把沟通能力课程纳入工科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实践证明沟通能力课程能够促进工科学生专业成长。美国高校沟通能力课程设置有两种方式:在通识课程中开设沟通能力课程和在专业课程中开设沟通强化课程。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优势与局限,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可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