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学了官淑芳同志的优秀事迹后,内心非常激动。想到她对党和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想到她的革命干劲和共产主义风格,我就非常惭愧。她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教龄不长的年轻教师,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者和教  相似文献   

2.
官淑芳同志的革命精神,有力地鼓舞着我。学习了她的优秀事迹,使我大吃一惊。和这位教育战线上的闯将对比起来,清楚地看到我和我所在的学校,在革命化和劳动化这个根本问题上,已经远远地被扔在后边,要不急起直追,就会一落千丈!我应该向官淑芳同志学习的地方很多,现在初步想到的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3.
学习了官淑芳同志的优秀事迹后,心情总是不能平静。日思夜想,为什么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呢?暗地里把我的情况与她作了一下比较:论文化程度我不比她低,我也是贫农的女儿,也在耕读小学教书,为什么我的工作老是一般化,对学生也是不冷不热的。反复学习了她  相似文献   

4.
我和官淑芳同志一样是个高小毕业生,也一样教的民办小学,我把她作为镜子照一照,就咸到自愧不如,差距太远。那末,我究竟应该向官淑芳同志学些什么呢? 学习官淑芳同志强烈的无产阶级咸情。官淑芳同志把贫下中农子女当作亲弟妹,给他们  相似文献   

5.
官淑芳同志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把全部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的革命精神,使我深受感动。官淑芳同志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是料想不到的;她经受过的挫折,我是从未碰到过的。在困难面前,她抱什么态度呢?没有设备,就自己动手解决。没有学生  相似文献   

6.
学了官淑芳同志的优秀事迹后,内心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她为什么能够那样精心培养革命的后代,作贫下中农的贴心人,把一颗心全用在孩子身上呢?我认为,这是因为她有着革命思想、革命干劲、革命作风,对党和新社会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才能满腔热忱地为贫下中农服务。而我呢,前几年对教育为什么人服务这一根本性问题,曾经有过错误认识,在教学中打不破资产阶级的旧框框,片  相似文献   

7.
用官淑芳同志的革命精神来对照自己,找到了思想上、工作上、行动上的差距。官淑芳同志在办学中有鲜明而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埸,有强烈的阶级感情,满腔热情地为贫下中农服务,千方百计地让贫下中农子女有读书的机会,不让一个阶级弟妹关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谷斯范同志写的《陈鹤琴先生二三事》,刊载于1984年第6期《人物》杂志上。最近他为本刊写了这个“续篇”。中央领导同志曾指出,要加强对爱国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要继承这些财富,并按照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加以发展。谷斯范同志的文章,以生动的事实向我们介绍了陈鹤琴先生热爱儿童、献身教育的事迹和他所提倡的“活教育”的精神所在,这对于开展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本刊这一期向大家介绍了方菊香、官淑芳、纪治花、张瑾瑶等四位优秀教师的事迹。这几位教师都是在偏僻的山区和农村工作。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地为贫农、下中农服务,在工作中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受到了贫农、下中农的称赞。他们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四位教师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他们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全心全意为贫农、下中农服务,在农村教育工作中坚决贯彻了党的阶级路线。  相似文献   

10.
热爱儿童,在史瑞芬同志过去的模范事迹中是很突出的。她由於身体不好,一度脱离工作休养,上学期回到清水塘小学。一学期来,除她的教课认真,对我们有很大影响外,我们所亲眼看到的她对儿童高度热爱和关怀的一些事例,也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李吉林是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儿童教育家。她创立情景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敢于走创新之路,为理论和实践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今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300万字的《李吉林文集》,媒体称其为“中国特色的教育诗篇”。2006年7月1O日出版的《教育》双周刊刊发《李吉林与她的情境教育》,向读者介绍了李吉林研究员走向成功的动人事迹。《怎样把小学生教聪明?》一文,再次把我们带入李吉林那多彩有趣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今日覃申媛     
11年前,本刊发表长篇通讯《山寨红烛》,介绍山村女教师覃申媛的模范事迹,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相继作了报道。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向覃申媛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这位“妈妈老师”的精神和事迹,鼓舞了一代园丁。覃申媛近况如何,请看记者来稿:  相似文献   

13.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同志全身心投入学校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为师生员工办实事不辞辛劳,为学校发展解难题呕心沥血,推动了学校建设发展。她虽身患癌症但仍忘我地工作,以真情的付出赢得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爱戴,是当代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今年5月,北京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安顺同志作出批示:张雪同志事迹十分感人,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和学习榜样。7月,李长春、刘延东、刘云山、刘淇等领导同志先后对宣传张雪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张雪同志事迹感人,要做好宣传张雪同志事迹的工作。为在北京高校深入开展学习张雪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活动,本期刊登了《一位让人由衷敬佩的党员领导干部—记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一文,希望北京高校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她恪守信念、对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她大气包容、推进科学发展的领航能力,学习她坚强拼搏、无悔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习她大爱无疆、心系师生员工的高尚情怀。以张雪同志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为榜样,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首都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首都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克雄同志事迹简介编者按中国当代思想教育艺术精华丛书中《广东边防思想政治工作初探》一书主编孙克雄,被评为全国政工十佳,我们谨向他本人表示祝贺并希望研究会成员向他学习,争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新贡献。现将其事迹介绍如下:孙克雄,男,53岁,大专...  相似文献   

15.
陈莉丽 《教育》2006,(8):35-37
李吉林是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儿童教育家。她创立情景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敢于走创新之路,为理论和实践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今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500万字的《李吉林文集》,媒体称其为“中国特色的教育诗篇”。2006年7月10日出版的((教育》双周刊刊发《李吉林与她的情境教育》,向读者介绍了李吉林研究员走向成功的动人事迹。《怎样把小学生教聪明?》一文,再次把我们带入李吉林那多彩有趣的课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慈艳 《福建教育》2005,(5A):58-58
北京电视台报道了慈老师非典时期利用留言板教学的事迹,央视国际《当代教育》播放了她执教《包装中的数学》的全过程。但是,让我感动的不是她的成绩,而是她对教育教学的狂热和快速的进步。我认为她的这种进步来自她本人对教育不懈地追求和自我提升,但她认为纛这主要得益于网络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从事农民教育工作时,全国还没有一家成人教育刊物。偶而在《人民教育》上见到一篇介绍农民教育的文章,我便如获至宝、悉心研读之后精心剪裁下来,做为业务学习的佐助。当时的心情是多么企盼有一份专门刊物,介绍成人教育的方针政策、交流经验体会,传达工作信息动态。当我有幸参加省成人教育学会成立大会,同时看到了我省出版的《成人教育》创刊号时,我就和这个刊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时至今日,她已经历了呀呀学语的孩提时期,稳健而扎实地成长起来了,迎来了创刊10周年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爱《成人教育》,她以博大的胸怀,哺育了成千上万的成人教育工作者。使我们及时学到党对成人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且介绍各地创造性地执行这些方针政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工作方法,以及献身成人教育事业的先进人物事迹。使我们工作有了明确方向,学习有了具体目标。《成人教育》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卓有建树。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成为立足当前、探求并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人民教育1998,69.□本刊评论员庆祝教师节特稿在第十四届教师节到来之际,本刊和《湖南教育》特向广大读者介绍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长沙市九中高级教师谭迪熬同志的事迹。谭迪熬同志15年如一日,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科研》是我最为喜欢阅读的教育期刊之一。自1981年10月创刊至今,我是每期必读的。我之所以深爱她,首先因为她“定位有特色”。办刊伊始,她就把刊物定位在群众性教育科研“向导”这个角度上。依我之见,上海市教育科研能从高师和教育科研机构的圣堂里走出,得以在基层中小学蓬勃开展,可以说,“军功章”里有她的“一半”。我清楚地记得:《上海教育科研》试刊(其时刊名是《教育科研情况交流》。1985年第3期改现名)第一期的第一篇文章便是推广介绍由顾泠沅同志领导的青浦县数学教改试验组的文章:《我们是怎样开展数学教学试  相似文献   

20.
《长春》第四期发表的姚莉同志题为《在逆境中成长》的文章,介绍了文坛新秀张抗抗的成长道路。文章说:抗抗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学薰陶。四岁上,能背普希金的诗。为了培养她的想象力,妈妈有意识地让她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作品。以后,更多的让她读俄罗斯、苏联文学。小学五年级,她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了题为《我们学做小医生》的习作,以后又连续发表了几篇作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