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代讲"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正确、合理地运用"以读代讲",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进而充分发挥学生读书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学字学词学句,在读中感悟语言魅力,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志。  相似文献   

2.
高琴 《教育》2014,(2):60-6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的阅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效果,一直是教师的困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开启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当然应以读为主,而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更应如此。当然,一味地强调读,就容易变成死读书、读死书。读书要讲究方法,要学生花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大的收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巧读,怎样读才是巧读书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李荟 《新疆教育》2012,(18):174-174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几年来,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可是,在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虽然时间长,次数多,但存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又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堂中,我觉得,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而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应该避免乏味、单调的读,灌输式的讲解。我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读书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学到语文知识。”但如何读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却令人深思.现实中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形式可谓灵活多样.有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对低、中、高年段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璞归真,练好“读”功。那么,如何过好读书关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上述要求,对朗读的重要地位和功能都给予了着重强调,可见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反复学习修订版“大纲”,我深深体会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做到“三多三少”。即 :多读书少做题 ,多感悟少分析 ,多积累少讲解。一、多读书少做题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避免“琐碎机械的练习”。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技巧 ,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语文能力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语感问题。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不是靠多做题 ,而是靠多读书来完成的。读 …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改以来,"以读代讲"的教法赢得了高度的赞誉并广泛运用,朗读几乎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新修订的小学语文大纲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朗读在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内化语言的过程。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大纲的要求包含三层意思:一是阅读课应该姓"读"。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并贯穿始终。二是阅读课要让每一个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和机会。三是阅读课要将感知、感悟、体验,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整体感知,在读中去有所感悟,在读中去培养语感,在读中去受到熏陶。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获取信息的一条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文文本,结合课外阅读,采取"设疑、解惑、探求"三环节教学模式,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能取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那么,如何使阅读教学更有实效性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自主阅读,贴近文本,感受文本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总习惯让学生带着老师事先设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基于此,立足于以趣引领,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探究的过程,希望探究出一条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高效路径,并希望借此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朗读是帮助学生实现对课文内容有效阅读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教师要着重加强朗读教学,促使学生在朗读中有所获,有所感,有所提升。下面,笔者将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展开探讨,希望能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