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教材《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有一句话 :“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学生如果用电池、导线、电珠做这个“导体”的实验 ,电珠不会发亮 ,显然得不到验证。学生对这句话便会产生怀疑。问题出在导体因其电阻的大小不同 ,导电能力差别较大。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 ,金属因电阻比较小而通过的电流大 ,灯泡就会亮 ;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因电阻比较大 ,通过的电流小 ,电珠亮不了。因此 ,如何验证人、大地、不纯净水都是导体成为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我使用学生万用电表来解决问题。万用电表测量电阻档用来测量金属、人体、大地…  相似文献   

2.
电流实验盒     
本文就小学电流实验盒的实验要求,实验步骤与方法,仪器盒的主要附件,提出初步设想.供研制或自制教具时参考.一、实验要求1.电路中基本元件的名称,结构和用途;2.简单的串联与并联电路;3.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4.电磁铁的结构、性质和用途;5.电能的初步应用.电流实验盒包括了小学自然课本第六册中电流、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磁铁、电能等四节课的四次实验内容.因此,要充分考虑这四节课实验在知识上的内在联系,合理没计,力求用较少的附件,完成教材中主要实验.电器元件要结构简单、直观,电路连结件,夹紧件要接触可靠,便于儿重操  相似文献   

3.
导体和绝缘体演示实验的改进深圳市罗芳中学何汛在“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实践中,我碰到了一个实验问题,现综述如下:一、发现问题在教材中“导体和绝缘体”一节,安排了如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1],以表明导体与绝缘体无严格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自然课本里,有“电流”,“电磁铁”,“电能”和“绝缘体、半导体、导体”等章节的内容,这些内容大都与“电”紧密相连,老师往往要通过实验才能讲清楚这些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为此我制作了一组电学实验的元件,均由回形针制作而成,现介绍如下。 该组教具共由五件组成:接线卡、按键开关、电池夹、单刀开关和小灯座(见图示)。如果在市场上购买这5个元件大约需要7元钱,而自制则只需0.1元钱,且所需材料非常易找易得。  相似文献   

5.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1 放电演示仪  2 导体绝缘体检验器  3 电热演示器  4 电磁演示器  5 电 铃  6 电路元件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能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如放电演示仪能使学生直观的看到“雷电现象”、“落雷”的形成等 ,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雷电形成原因和避雷方法。②构思新颖 ,造价低廉 ,使用安全 ,便于制作。如放电演示仪 ,导体绝缘体检验器等 ,均用两节干电池为电源。前者采用电子振荡产生高压替代传统教具 ;后者在电路中接入两只三极管 ,就能验证人、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导体。③使用范围大、用途广。本系列教…  相似文献   

6.
《导体和绝缘体》是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三册第十一课教学内容。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出问题。在自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中知道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认识其性质;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和科学研究的真实性;通过特定的环节设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会到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达到安全用电的教育目的。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课件导入:一个小朋友,在高压线下放风筝的情景。师边播放边解说: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有位小朋友正在放…  相似文献   

7.
导电判断器     
小学自然课讲解《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关于物体导电能力方面的感性知识,指导学生检验周围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这里介绍一种导电判断器。它只用简单的音频振荡器,线路简单,元件少,易于制作。通过音响和光亮来判断,包括大地、人体和水在内的各种物体是否导电。加上一个电键(或门铃按钮)后,还能做电码练习器,在讲《怎样传递信息》一课中用来做各种编码游戏。  相似文献   

8.
教具是必备的教学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研发自制教具并运用于实验教学中,将显示出诸多优势:能开全或增做实验、可替代部分精密仪器、可改进已有仪器不足之处、可降低实验成本、能推动实验的改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展制作和应用自制教具,是落实新课改、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改进的必要性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广大物理教师公认左手定则是学生难理解的一个教学难点。如果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这一实验做不成功,左手定则和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就无法讲解得清楚,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1987年第二版的初中物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装置,是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的情况,以讲授用左手判定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磁力线方向和  相似文献   

10.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所示 )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 1 )特点 :本教具利用配接放大电路 ,使学生用电流表配合简单附件 (可自制 )显示出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微电流的变化及微磁场的存在。将传统教具无法完成的实验清楚地展现给学生。本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 ,适用分组实验和课堂演示以及课外活动。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视野。( 2 )用途 :本教具可以演示以下现象①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感应电流 ;②闭合电路磁通量变化 ,产生感应电流 ;③原副线圈的互感作用 ;④验证地磁场的存在及磁场方向 ;⑤通…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话;有的说自己的实验方法不对;………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导体和绝缘体”。教材首先从实验出发,让学生运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的电路。依次在两鱼夹间接入材料。通过看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当验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或绝缘体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它们一一接入鱼夹间,看到的现象是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学生得出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是绝缘体。而教材的结论是:“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教材编写错误;有的说书本没有以事实说…  相似文献   

13.
该演示仪是根据小学自然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它既可演示机翼产生的升力与机翼的迎风角、风速有关系,还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机翼上下风杯转速不同的现象,理解机翼产生升力的主要原因,即与机翼剖面的形状有关。利用该教具进行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能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该演示仪具有结构简单、直观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如将其小型化还可供分组时使用。  相似文献   

14.
1背景 教学中学物理《导体与绝缘体》时,为了鉴别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课本中的实验是把物体跟电池、小灯泡和开关组成串联电路,由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否发光来进行判断鉴别。但对高阻抗的导体接入电路中时,就无法判定了。例如课文所举例的导体中的人体、大地和酸碱盐水溶液等这类导体的电阻很大,一般在几千欧以上,而在电源电压较低(只有几伏),  相似文献   

15.
“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十分抽象,历来是初中和高中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可让学生做这样一个简易实验,它将把这一关系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16.
用途 这个工作台是小学自然教学的辅助教具。是在教上海市编教材自然常识第九册17课《光的传播》时,为了说明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而设计的,其实验的效果特别好。这一教具还能用于其它需要改变角度的演示实验。对一些条件差的农村学校无专用讲台的教室更为适用,可弥补代用讲台高度的不够,以改善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用开口空心金属球做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的实验中,有时会发现当验电球与空心金属球的内表面接触后,把验电球移出与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或板)接触时,验电器下面箔片也张开,这一现象解释如下:绝缘体是否绝缘良好,一方面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跟它所承受电压(或场强)的大小有关,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很多绝缘体都会变成导体.如果验电球的硬橡胶柄上沾着污垢或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做实  相似文献   

18.
1 仪器装置图 (图 1 )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 )特点 :①本教具把氧气的制备简化成试管实验 ,而且免去了加热操作 ,方便即需即制。②本教具在进行物质燃烧条件实验时 ,突出了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但达到着火点而不与氧气接触 ,白磷仍不能燃烧。③本教具通过较简单的实验操作和明显的实验现象 ,说明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④本教具在进行燃烧实验时 ,学生可观察到白磷在水中燃烧的特殊现象 ,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⑤本教具中仪器通过专用仪器架固定成一整体 ,使实验能…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电磁实验箱是根据现行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的,可供小学高年级课堂演示和分组实验用。具有结构简单、直观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 一、仪器的组成 实验箱由通用实验板、电池座、灯泡及灯座、开关、小电机、电磁铁、导体、半导体、绝缘体、通用塑料底座等组成。  相似文献   

20.
《导体和绝缘体》是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三册第十一课教学内容。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