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重点概念解释: 1、语法:是客观存在的用词造句的规律。 2、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3、词性:个别词的词类屑性。 4、语法功能:指词的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也就是词在语句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分布特点。 5、实词: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七小类。 6、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它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四小类。 7、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的词汇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十一小类。在学习文言文时,人们对此较为重视,而对词尾现象却不太注意,笔者有心一耕,以引起读者的关注。词尾不是一个词,它只是词的构成部分,其本身没有词汇意义,但它却可以表示词性,在句中有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常见的词尾有“然、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词汇根据其在句中的功能不同而被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并且具有完整词汇意义的词,例如,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叫功能意义。实词属大词类,虚词属于小词类或叫次要词类。英汉两种语言对词汇的分类差异不大,但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两种语言进行转换时,在词义的表达和应用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翻译时不能低估这些虚词或者小词。一、冠词在句中,冠词有时仅起语法上的作用。例如,用在形容词的最高级前和序数词前的定冠词,有时能使所限定…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词类的划分,主要是以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为标准的。而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和在句子中的职能)是划分词类的最重要的可靠的标准。所以,要对某个词进行归类,也就是要断判一个词的词性,主要应从词的组合能力和在句子中的职能这两个方面去分析(有的词要看它们的重叠方式),找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语法知识词性辨析,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实词类);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拟声词(虚词类)等12种词的分类,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划出词的意义单位,辨别词的性质。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实际当中运用最广,学生对动词和形容词往往掌握不好,容易混淆。怎样能准确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呢?教学中发现动词和形容词有如下几点不同:  相似文献   

6.
词类活用 汉语一般分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一个词的词类是确定的,但在特定的语境中,某些词却具有别一类词的特性。这就是“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活用成动词,后面可以跟宾语:如:1.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客孟尝 君》,简称《冯》) 客:用如动词,做客。 冯谖给孟尝君做门客。2.以何市而反?(《冯》) 市:用如动词,买。 用收回的债买什么东西回来?3.衣冠而见。(《冯》) 冠:用如动词,穿衣、戴帽。 穿好衣服…  相似文献   

7.
胡吉成 《当代电大》2001,(4):38-39,41
第四章 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语言的核心。学习语法,一方面应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一方面应具备分析、辨别能力。具备分析能力,就是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语言结构,能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认识语言的特点。具备辨别能力,一是能分别语言事实的异同;二是能辨别正误,正确使用语言。1 语法概说 本节要求认识理解什么是语法,初步认识语法在语言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语法规律的概括性、稳定性特点。2 词的分类(上) 1)词类划分标准 词类划分标准是词的结构功能,即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根据词的语法功能,首先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七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要求能结合具体的词语进行词类划分。 2)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属于开放类词语,数量多,功能多,用法活,比较复杂。这三类词是词类划分的学习重点,掌握了这三类词的划分,实际上就掌握了大部分词语的划分问题,因此学习时应注意把有关问题弄清楚。  相似文献   

8.
语文考纲对文言文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把握文意,进而概括、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也是阅读的重点。“常见文言实词”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别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更是考查的重中之重。考试时切忌望文生义,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推断文言实词如何才能做到准确无误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推断,考生解题时将会得心应手。一、语法推断句意顺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文言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理顺句意,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期中,语法学家们都把数词和量词当作別类词的一个小类或者附类:把数词当作形容词的一个小类或者附类,把量词当作名词的附类;数词和量词在汉语词类体系中是沒有取得独立的地位的。近十多年来,大家着眼于语法特点,渐渐发现数词和形容词并不相同,量词和名词也并不相同。比如:数词能带量词,形容词不能(“三朵桃花”成话,“红朵桃花”不成话);单音的形容词能单独用为谓语,单音的数词不能(“桃花红”成话,“桃花三”不成话)。量词一般能重迭,名词一般不能重迭(“个个、句句、本本”能说,“花花、书书、猫猫、狗狗”不能说);名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量词总是伴随数词或指示代词出现,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由于渐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词类分为十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介词,连词,感叹词和冠词。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中的一些词通常有一词多性现象,即一个单词由某一种词类转用为另一种词类。这种现象便叫做词类转换。  相似文献   

11.
三、语法部分1.词类、词性的提法有何不同?有的同学遇到:"指出下列词的词性或指出下面词的类别"就不知如何下手。什么是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语法特点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词的语法特点,是指词在语法功能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什么是词性?词性是根据语法的性质,亦即是词所具有的类的区别属性。教科书中说:"词类是个集体名称,词性是指个别词的属性。"词类(见教材114页的图表)一般指大类、基本类和小类三种。大类又分实词、虚词;基本类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等;小类有方位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助动词等等。词性是就个别词的属性而言,仍然是词的基本类和小类(不包括大类)。无论是要你指出词的词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等词类的重叠形式、语法功能和意义、专书方言研究等方面,描述概括汉语重叠的研究概况,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维吾尔语摹拟词的研究滞后于其他词类研究,甚至于相当一部分语法教材回避它是实词还是虚词,在实词和虚词之外另立一类,并未给予应有的语法地位。鉴于此,本文从共时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言事实描写的方法从摹拟词的语法功能,摹拟词与形容词、副词、感叹词的分析与比较等多角度地探讨摹拟词的词类归属,以期为将维吾尔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帮助学维吾尔语的非维吾尔族学生掌握摹拟词。  相似文献   

14.
重叠是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现代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现代汉语用词法上的重叠,可以出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和拟声词等诸多词类中,具有丰富多样的重叠形式,而且还能充当各种句子成分,表达多种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中,"什么X不X"是个常见构式。本文从句法语义角度对"什么X不X"构式中的"X"作较为详尽的分析与阐述。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区别词和副词以及叹词和拟声词可充当"X"。  相似文献   

16.
蔡家话是中国新发现濒危语言,其量词可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准量词等.蔡家话量词以单音节为主,没有音变现象,没有前缀;具有体词性特征,具有别类作用,其中的"量名"结构具有定指性特征,部分量词可以重叠;要与其他词类结合,构成"数词+量词"、"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名词+数词+量词"等结构后才能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数词同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具有多方面的组合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同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这几类实词组合,形成定中、状中、动补、形补、动宾、主谓、复指等多种语法关系.何种形式的组合形成何种具体的语法关系,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去考察: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中,对拟音词类属问题的观点是一不致的,有的把它归为实词,有的把它归为虚词。本通过对拟音词的定义及语法特点的剖析,说明拟音词本身就兼具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性质,它不仅可以独立成句,还可以自由地存在句子中充当各种句子成分;它在句子中所表现出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性质是它自身的本质属性,句中的拟音词仍然是“原汁原味”的拟音词而并没有临时改变为其它词。所以,无论从哪一套《现代汉语》教材的词类划分标准来看,拟音词都应当划归实词。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但是在语言实践中,数词中也有一些“量词”。现代汉语中的数词,有的表示数目,如第一、第二、第三;有的表示数值,如一百、两千、五万;有的两可,使用起来要像多义词中各义项的使用一样,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相似文献   

20.
山西各地方言的构词成分中普遍有一个词头“圪”(在不同地区读音有差别),这个“圪”本身没有词汇意义,仅有一部分构成动词的能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其余大多数连语法意义也不表示,只能看作表音词头。以它为词头构成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象声词。不过,这个词头的活跃程度各地不一样,比如在晋中等地,就很活跃,带“圪”的词很多,在动词前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用法几乎具有开放性,以致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