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引出在初中物理课本及参考书中常见到这类题目:1、沿着长5米,高1米的斜面,把重10~4牛顿的物体匀速拉到车上去,如果所用的拉力是2500牛顿,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用辘轳从井里提起重为200牛顿的水桶,辘轳的轴的直径是20厘米,摇臂的长是50厘米,如果加在摇臂末端的力是50牛顿,求整土辘轳的机械效率。[以上两题选自初二物理课本第187页的(1)、(3)两题]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在解机械效率的习题时,一般都知道用公式η=W有用W总×100%,但要正确找出有用功和总功却是比较困难的.现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求有用功W有用,要看使用机械的目的.(1)提放重物,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W有用=Gh;(2)水平方向匀速拉(推)物体,目的是克服阻力做功,W有用=Fs.2.求总功W总,要看机械运动的原因.3.搞清物体被移动的距离与动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例1用杠杆来撬一重2400N的石块,手作用在杠杆末端的压力为300N,当手压下2m时,石头被抬高0.2m,求杠杆的机械效率.解:此题…  相似文献   

3.
人教社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中,有这样一道习题: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牛的货物抬高20厘米,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20牛,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厘米,人做的总功是____焦,有用功是____焦,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答案分别是40,88,80,91%。根据题目的条件,不难做出此答案。但对于这道题目的物理意义,却还有讨论的必要。 根据课本内容,“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这样必然会有总功大于有用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实际利用机械时,施加的动力必然大于根据功的原理推算出来的动力。如果结合上述习题中的杠杆分析,结果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机械效率问题既可以考察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又可以综合考察功率、力的平衡、力和运动、简单机械的有关概念及计算等.题目综合性强,考察知识点多,难度大.但只要我们抓住了这类题的特点和一般方法,问题就能得到正确而迅速地解答.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方法是,在正确判定有用功和总功的基础上,从入手分析(不管是否求),再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在解答有关机械效率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其根本原因,是对机械效率中有用功与总功的确定,特别是有用功的确定存在困难。现对杠杆、斜面、滑轮组三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进行分析。杠杆、斜面、滑轮组这三种简单机械,其机械效率均可用一个普遍性的公式来表示,只是对于不同的简单机械,其公式中的G、h、F、s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机械效率属于初中物理必备的考查内容,也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虽然机械效率的定义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但涉及不同机械模型时需要进行区分和辨别.本文主要结合例题分析杠杆、斜面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问题的解答思路,帮助学生们更加透彻地理解机械效率,更快速地解题.  相似文献   

7.
不少初中学生对机械效率不甚理解,问题出自对于有用功和总功的认识辨别不清。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就功本身的名称而言是相对的,但对某一给定的机械而言却又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图5-12油压千斤顶就是由杠杆和油压机联合组成的一种装置。如果动力给杠杆做功,那么杠杆就能对油压机做功,从而使油压机能顶起重物来。若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杠杆:小到指甲刀、镊子,大到起重机的吊臂、铁路和公路交叉口的拦杆等等.而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剪纸、裁布、修剪花木和剪铁皮时都广泛使用的剪刀,就是将两根杠杆柳合在一起制成的.你注意过不同用途的剪刀其形状也是各异的吗?如图1、2、3中画出的依次是剪布用、剪铁皮使用和家庭用剪刀.一看就知道图1中的剪刀手柄短而刀口长,图2中的恰恰相反,手柄很长而刀口都很短,家庭常用的剪刀的刀柄和刀口长度很接近,同是剪刀,结构上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使用剪刀时,动力当然作用在手柄上…  相似文献   

9.
·知识体系及复习要求·简单机械和功杠杆力臂的概念 (理解 )画杠杆的力臂 (会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 l2 (理解 )滑轮定、动滑轮的作用和特点 (知道 )滑轮组的作用和特点 (知道 )组装滑轮组 (会 )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理解 )功的计算公式 (理解 )功的单位 (知道 )功的原理 (知道 )功率功率的概念 (理解 )功率的计算公式 (理解 )功率的单位 (知道 )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理解 )机械效率及计算公式 (理解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会 )·重点难点剖析与复习指导·本单元的重点是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绕线…  相似文献   

10.
1.误认为机械效率有单位例1某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5%焦.错因分析认为机械效率是有用功比总功,而功的单位是焦,所以机械效率单位也等于功的单位.这是误认为物理量都有单位而导致的错误.2.不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例2使用机械,如果有用功越多,则机械效率越大.错因分析误认为效率取决于有用功的多少.实际上,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有用功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大.正确说法是:如果总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多,则机械效率就越大.3.谬误用语例3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做功的效果.错因分析此例属人们习惯对机械效率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结构简单机械杠杆定义及几个名词术语 (知道 )力臂的概念 (理解 )画杠杆的力臂 (会 )杠杆的平衡条件 (理解 )应用滑轮定滑轮、动滑轮 实质和特点 (知道 )作用 (理解 )滑轮组作用 (理解 )计算滑轮组动力的方法 及绕线方法 (会 )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理解 )计算公式 (理解 )功的单位 (知道 )功率概念 (理解 )功率的计算公式 (理解 )功率的单位 (知道 )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知道 )机械效率及计算公式 (知道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会 )二、复习指导(一 )杠杆1 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 几个名…  相似文献   

12.
题目用图1滑轮组提起320牛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为80%,若将400牛的重物提升2米,求绳子自由瑞的拉力做的功.(绳重及一切摩擦均不计)在练习中不少同学觉得题中有多余条件,因此作出这样的错误解答:错解.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v有用一Ch=400牛XZ米一800焦,绳端拉力做的功W一间用勺一拉地焦/朋l=1000焦.分析题中滑轮组是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工作,因被提升的物重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应增大.不少同学由于忽视了题中这一隐含的变化条件而误以为滑轮组的机构效率恒定不变,而导致错误.另外,本题的解法也与一般机械效率问题有…  相似文献   

13.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届中考的热点内容.一、重点内容解说1.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杠杆有省力杠杆、等臂杠杆、费力杠杆.2.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理想情况下,可以省一半的力,即F1=F22,S绳端=2h物;3.功: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计算公式:W=F·S.单位:焦耳.4.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公式为P=Wt,单位是瓦特.常用重要变形公式P=F·v(匀速直线运动).5.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  相似文献   

14.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斜面、轮轴、滑轮等,人们借助它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有的能省力,有的能省距离,有的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实际使用简单机械时,为了完成有用功,不得不去做一些额外功,这就有了机械效率这一概念.如何求其机械效率?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砦?这些成了中考考查的重点.现举三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91年第9期《物理解题中的几种基本思维方法》一文中引用了一个热、力综合题如下: 如图1a示,质量为,m=2千克的气缸中有一截面积为S=10厘米~2的可在气缸内无摩擦移动的活塞,活塞的质量为M=3千克,一根细绳拴住活塞,将活塞与气缸一起吊起来而平衡.图1这时活塞与气缸底相距10厘米,  相似文献   

16.
数学兴趣课上,李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6厘米、4厘米的大长方体上挖去一个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求剩下的形体的表面积。明明是这样分析和解答的:在大长方体的任  相似文献   

17.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求解的关键 :一是理解使用机械的目的、方法 ,二是确定有用功、额外功 .下面举例分析 .图 1例 1  用图 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 63 0N的物体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 3 0 0N ,重物被匀速提升 2m ,求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额外功 .分析与解 用竖直放置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 ,目的是把重物提高 ,因此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克服滑轮重、绳重以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拉力做的功是总功 ,则有W有用 =Gh =63 0N× 2m =1 2 60J,W总 =Fs=F× 3h=3 0 0N× 3× 2m =1 …  相似文献   

18.
解答滑轮组问题,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滑轮是变形的杠杆,定滑轮与等臂杠杆类似;动滑轮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类似.二、若起吊重物时(不计动滑轮重力与摩擦力),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所以若要多省力,绳子则应从动滑轮开始穿绕.例1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1)当物重为180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绳端拉力为多少牛?(2)当被提升的重物为240牛,重物上升3米时,绳端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解析:(1)由图可知,动滑轮由3股绳子吊起,所以n=3,运用浊=W有用W总=GnF,即可求出F.(2)使用滑轮组…  相似文献   

19.
概念辨析1.有用功和总功区分.动力(人或电动机)对机械所做的功是总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或者说如果没有机械,直接用手移动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例如:图1提升物体过程中,有用功是Gh,总功是Fs.图2平移物体的过程中,有用功是F′s′,总功是Fs.图3沿斜面向上拉物体,在物体升高h的过程中,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时:有用功是F′s′,总功是Fs.求斜面机械效率η2时:有用功是Gh,总功是Fs.2.功率和效率区分.功率和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效率高,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  相似文献   

20.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正确求出有用功与总功,是正确计算机械效率的前提,有用功取决于人的需要,是使用机械效率的目的。在力学计算中,八年级物理主要是移动物体做功,有用功的值等于如果不用机械,人们直接移动物体做功的多少,人使用机械做功的全部即为总功,为简单起见,可认为人使用机械做的功为总功,机械移动物体做的功为有用功,本文从近年各地中考题中选择几例加以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