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一般身体训练主要是指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素质,以及各器官系统和各项活动能力的均衡发展,为专项训练奠定基础。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指与专项有直接关系的身体训练。  相似文献   

2.
浅谈青少年三级跳远技术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级跳运动员的训练,包括发展一般和专项素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综合性地发展运动素质是本项目的训练特点,这一特点是由于完成三级跳远练习时,所表现出来的负荷量特性所决定的.全面身体训练能保证有机体得到协调的发展,并有助于适应大运动量的训练.这一项目可以在14~15岁时,开始从事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3.
杨静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8(3):115-115,125
短跑速度是各田径运动项目的基础,如何科学的进行少儿短跑训练,应做到:(一)强调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二)建立正确的短跑技术动作,培养短跑专项能力;(三)加强速度素质训练,尤其是步频训练是少儿短跑训练的核心;(四)少儿速度力量训练要以跳跃练习为主;(五)遵循量大强度小的训练方法,形式多样化;(六)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严格掌握练习强度和间歇时间;(七)重视运动恢复,加强放松训练;(八)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游泳作为一项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少年儿童在游泳练习的过程中,加强身体专项素质的练习,有助于提升游泳技能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在少年儿童游泳陆上专项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要以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为基础,遵循科学训练、有效训练的原则,提升少年儿童陆上专项素质训练的效果。本文以少年儿童游泳陆上专项素质训练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举重运动是一项常规的体育竞技项目,主要比拼的是力量。力量素质是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举重运动员对力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举重运动员在进行力量训练时,除应注意训练方法的正确性、训练顺序的合理性、训练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外,还应当尽量让日常训练与专项技术相结合,把力量运用到抓、挺举等比赛动作上,以便更有成效地提高专项运动的成绩。本文就如何在日常训练中如何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专项运动成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力量训练是其他基本素质训练的基础,而核心力量训练则是专项训练的关键。本研究以运动训练理论为基础,结合网球专项力量训练,初步构建了网球运动专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模型。网球运动专项技能的动作方法、能量代谢特征是其核心力量训练的根本出发点,它是核心力量训练模型的"花盆和土壤",它决定了网球技能动作的运动生物力链和专项力量类型,结合力量训练的原则,进一步决定了核心力量训练的部位、顺序和方式("LOM"),以及力量训练的最大负荷百分比、每两组练习间的间隔、组内练习重复次数、完成组内重复训练的时间、组数和练习频度("PIRTSF"),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再选择合适的、具有专项特异性的力量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跑的专门性练习中,常用的手段是小步跑、高抬腿和后蹬跑。然而这几种练习形式在动作幅度、用力特征、肌肉工作方式及运动心理定向等方面与短跑专项技术动作有较大差异。为了提高专项练习的实效性,在教学与训练中,我们改进了原来的动作,把小步跑变为半高抬腿小步跑,把上摆式高抬腿变为下压式高抬腿,把后蹬跑用“扒地式”车轮跑代替。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成效显著。下面就改进这些动作的原因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我结合长期带高考队训练实践,总结出篮球专项具体环节的训练方法。一、球技训练(开始阶段)1.运球技术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合四个环节。每个环节体育教师在训练开始阶段都应该详细讲解,让学生基本掌握要点,在实践中慢慢体会。2.训练方法:拍起放在地上的球——把球静止放地上,用手指不断拍球,直到把球弹起再把球拍至静止重复练习,熟练  相似文献   

9.
提高跳远成绩应该着重发展跳远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力量训练的强度是根据负荷的重量、完成练习的速度和幅度进行评定的,同时,还要注意身体姿势的正确性和动作的顺序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训练实践,依据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的生理学机制,从静止半蹲练习发展起跳支撑力量、运用多种手段重点提高起跳爆发力等方面探讨了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的问题和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提高跳远成绩应该着重发展跳远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力量训练的强度是根据负荷的重量、完成练习的速度和幅度进行评定的,同时,还要注意身体姿势的正确性和动作的顺序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训练实践,依据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的生理学机制,从静止半蹲练习发展起跳支撑力量、运用多种手段重点提高起跳爆发力等方面探讨了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的问题和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作为篮球训练的黄金时期,青少年的体力和弹跳力等身体机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此时强化专项训练可以有效提升篮球训练效果。本文立足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现状,从弹跳素质、专项力量、心理素质和技术动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训练对策,希望为新时期青少年篮球教学和训练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竞技体操向着高难、创新的方向发展,没有独创的高难动作和自己的技术风格是很难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的.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训练中除了要加强身体全面素质及专项素质的训练和提高技术水平外,在训练中还要遵循超负荷训练恢复的原则,只有更好地掌握运用超负荷训练恢复的基本原则,才能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达到高质量完成动作的目的,取得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中,教师着重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而忽视身体素质的训练,还有些教师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教师而非运动员,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和教学方法就可以。众所周知,身体素质是人们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对比赛胜负将起到决定作用。良好的身体素质训练有助于运动技能水平的掌握与提高。将身体素质训练融入到专项教学之中,通过专项素质练习促进专项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身体素质在专项水平提高中的重要性,并自觉、自主的课下练习,使教学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大多数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中,教师着重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而忽视身体素质的训练,还有些教师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教师而非运动员,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和教学方法就可以。众所周知,身体素质是人们参与各项体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运动训练由于时间的业余性,负荷的必控性,目标的近利性,因而有效,科学地加强其训练过程中的目标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根据调查,统计和查阅献资料等方法对大学生标枪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水平因素进行了认定,并给予量化处理,结果显示标枪训练应特别注意专项身体素质与技术素质的整合效应,对大学生应较多地进行接近技术动作结构的身体训练。  相似文献   

15.
一个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主要是取决于人体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而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发展与专项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身体素质训练,所以提高专项身体训练水平是短跑运动员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本途径.当然,一个优秀运动员不光具有优异的运动成绩,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将从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杨勇 《江西教育》2003,(21):27-27
一、技术训练是保障1.小步跑:把小步跑练习折叠程度加大,改成前脚掌趴地,就形成区别于小步跑的折叠跑。此练习在技术上无弊病,动作形成上与跑的动作极其相似,接着做加速跑能自然结合,对掌握跑的技术和发展速率都会有积极作用。2.高抬腿跑:在进行高抬腿练习时把髋前送,小腿在大腿下压前能随惯性前摆,再使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趴地式落地,这就形成小车轮跑。此练习与跑的各部位主要技术很接近,接着做加速跑时过渡自然,对掌握跑的技术和发展膝、踝关节灵活性,增强伸踝肌肉群的力量都有积极作用。3.后蹬跑:对后蹬跑稍加改进,就能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力量素质是运动员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动作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发展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必须遵循针对专项的力量素质特征.日益激烈的现代竞技体育比赛,对力量素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只有力量素质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才能够很好地进行大负荷训练、提高运动水平、体能水平,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技术动作和战术.  相似文献   

18.
笔者揭示了立定三级跳远技术教学训练方法的选择,专门性和辅助性练习.比赛方法和错误动作的纠正以及专项素质在该项技术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邵斌 《成才之路》2010,(11):69-70
身体训练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以有效地影响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代谢及形态结构,从而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竞技能力的目的。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员机能的综合表现,是从事篮球运动训练和竞赛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在篮球运动训练中常以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作为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即着重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素质。初中生正是体育运动的可塑时期,如果能结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在青少年时期重点抓住身体素质训练,那么其他素质均可相应地提高。身体训练的安排,应围绕篮球专项的特点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田径运动训练与实践的角度,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的分析方法,着重对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专项身体训练的手段和方法,意在提高专项身体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