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合和意合既是英语和汉语的基本语言特征,又是这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翻译时,我们要尽量保持英语形合及汉语意合的特点,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2.
郑卉 《成才之路》2009,(31):48-49
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的特点就千差万别,而中国学生要想在汉语环境下学好英文,首先要对英语语言的特色有充分了解,本文从英汉外在书写形式和内在表达风格的差异两方面对照介绍,为初学者指明了一条学习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由于受母语(汉语)影响,经常产生汉语式的英文。为此,通过分析、归纳汉语对学生的影响.找出造成“中国式英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一要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二要加强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三要创造机会,多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跨化交际必然要了解不同语言的民族化,本通过对色彩词在汉语和英语中运用的比较,阐述了汉语和英语化彼此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作为翻译工作者,要产生高质量的译文,首先要了解原语和目的语各自的语言特点,译文要更符合目的语的语法规范和使用习惯,才能使译入语读者更自然地接受。英语和汉语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英语为综合-分析语,汉语为分析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分析和举例,希望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译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一门广泛应用的语言,要切实发挥英语的应用功能,首先要从英语语言的意识培养做起。培养英语语言的思维能力需要我们对英语有一个概念性认识。基于此,指出培养英语语言意识实质上是培养一种跨越文化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英语语言意识,需要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思维差异入手,了解英语词汇的形成过程,由词汇形成英语语言的基本概念系统,从而实现英语语言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梁素莲 《海外英语》2014,(15):26-28
学习一种语言首先是从词开始,要掌握一门语言首先要对其构词法有系统的认识。文章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词方法进行全面的探讨研究。通过对英汉语中共有的派生法、复合法、转换法、缩略法四种构词法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这两种语言在构词规律上的异同,从而达到促进英语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疆少数民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具有多语言的背蓄。在英语学习中。他们会受到第二语言即汉语的影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借助于汉语知识和语法来学习英语是他们普遍采用的策略。本文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描绘出英语学习中汉语使用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汉语使用策略和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汉语源远流长,词汇丰富多彩.汉语中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等,而英语中的习语包括俗语、谚语和俚语等多种形式.英语习语在英语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汉语习语在汉语语言中也承担重要角色.而英语和汉语是高度发展的两大重要语系,历史悠久,各自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要想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更好地学习英汉语言,广大学习者必须加深...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词类的不同反映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单就表量方式而言,英语和汉语之间是存在很多差异。汉语有独立的量词词类,而英语没有;英语表量时,可数名词前直接加数词或冠词,不可数名词则要借助表量单位名词,汉语的量词和英语的单位名词的组合能力非常相似,他们的差别是:英语的表量单位名词有单复数变化,汉语量词可以重叠使用,英语单位名词前可以增加多种修饰成分,而汉语量词只有少量的可以。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壮族大学生的母语是壮语,儿时掌握了母语后又习得了第二语言汉语。壮族大学生学习英语时受到壮汉两个语言系统的消极影响,语言负迁移极大地影响了英语学习效果,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分析语言负迁移对壮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造成的障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在学习英语时,要考虑到壮语、汉语、和英语三个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张育智 《海外英语》2014,(20):229-230,24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热在中国已持续数十年,人们对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相互影响争论已久。在其背后,是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与汉语和汉语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影响。通过对中式英语、英式汉语和中国英语的成因及表现的对比分析,使人们进一步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真正了解这门语言的特征及规律。英语是一门“哭着进去,笑着出来”的学科,远非人们想像得那样高不可攀。在某种意义上讲,英语比汉语更为简单易学,是世界上最为容易学习掌握的语言文字。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比英语要复杂得多,英语的句法结构比汉语简单而有规律性。因此,能够掌握汉语这一复杂语言的人,就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表达的精确性与模糊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内在特性,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模糊的语言表达。不过英语相对于汉语而言,在词汇、句子和篇章层面的表达要精确得多。  相似文献   

18.
英语写作训练必须从语言基础、语篇思维、写作技巧这几个方面的训练入手。首先要加强对语言规范的训练。基于汉语和英语思维模式的差异,要针对英语语篇的特点,加强英语语篇思维的训练。同时,写作技巧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以其特有的方式,不断借出进入英语,并成为英语语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现阶段,大规模的汉语借出通过汉语和中式英语两种源语借出方式,为英语语言贡献了大量具有中英语特色的英语词汇,而且对英语语言结构及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要学好一门语言,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英语课堂上应尽可能让学生多听、多说英语。除非必要,一般不要跟学生讲汉语,也不要把英语译成汉语。因为你的目的是使学生听懂并脱口说出英语,而不必停下来想一想,或吃力地先想汉语,然后再将汉语译成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