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它的副标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我们细读这篇文章,就会发现,《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表面看这似乎是一篇游记——记游托尔斯泰墓,但在实质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而且你还会发现文中有一个明显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茨威格为了表达他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著写了《世间最美的坟墓》,通过对该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感悟生命真谛,确立崇高的人生追求,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心科 《语文知识》2003,(10):35-36
1928年9月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来到苏联参加列夫·托尔斯泰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在这块神秘的国土上旅行的14天里,他看到到处是高涨的革命激情和无序的狂躁,这让他充满了困惑和疑虑。但他来到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墓地时,见到的是世外桃源般的质朴和宁静,这令他深深地震撼和敬仰,《世间最美的坟墓》就写于此时。本文拟从理趣美、意境美、构思美、语言美几个方面对这篇美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罗欣 《学语文》2003,(1):17-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所选《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奥地利文学家茨威格在1928年拜谒托尔斯泰墓后写下的一篇著名散文。在研读、执教这篇文章后,我们觉得人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有值得商榷之处,特献疑于此。  相似文献   

5.
《世间最美的坟墓》巧妙运用了多种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文以情动人 ,而直接抒情更能直接将自己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感受告诉读者、感染读者。文章开头写道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中间写道 :“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这些文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崇敬、郑重、肃穆的心情。而结尾“感人至深的无名墓更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一句将这种深情推到了顶点 ,也激起了读者对托尔斯泰的仰慕之情。2 .记游融情。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 ,一是记游线索 ,二…  相似文献   

6.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1928年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之际拜谒托翁墓后写下的抒情性散文,后被我国翻译家张厚仁译成中文,在选入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时,编者作了适当的修改,透过这些修改的文字,我们可以揣摩到修改者锤炼语言的  相似文献   

7.
想象一种相遇—那是一个奥地利的杰出作家和一位俄罗斯的文学巨匠的相遇。不同的是,没有寒暄与客套,没有名利与私心,所有的,只是一种静静的凝视,还有虔心的崇敬。《世间最美的坟墓》,这坟墓真的是世间最美的吗?它朴素,甚至似乎一无所有。茨威格不厌其烦地书写着它的朴素。它是孤寂的,“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相似文献   

8.
案例背景茨威格为了表达他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著写了《世间最美的坟墓》,通过对该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感悟生命真谛,确立崇高的人生追求,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关于托尔斯泰,大部分学生知道他的三部巨著, 但对其作家背景、历史背景并不熟悉,加之学生生活阅历较浅,所以适当补充背景知识是必要的。针对高  相似文献   

9.
师 :同学们 ,知道世间最美的坟墓是谁的吗 ?生 :托尔斯泰的 (异口同声 )。师 :这么说 ,我今天上的课文早就“泄密”了 ?生 1 :不 !我们从一开始领到书就关注《世间最美的坟墓》了。 (幽默的回答 ,引发笑声。)师 :请翻到这一课 ,快速默读 ,眼、口、手、脑并用 ,解决三个问题 ,请  相似文献   

10.
刘海群 《语文知识》2003,(10):32-32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精致优美的抒情散文,它结构短小精悍,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感情浓烈真挚。作者用朴素无华的语言和对比、衬托等手法,表现了一个追求朴素,淡泊声名,不愿劳顿世人,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威望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的不朽灵魂。  相似文献   

11.
示例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  相似文献   

12.
一、课文悟读1.《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读文章的起始句“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会让人产生一种猜测:托尔斯泰墓一定壮观、堂皇、巍峨。但是初读完毕,便发现这个猜测错了!托尔斯泰墓“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然而就是这么一座“无名墓冢”,却何以能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使人怀着敬畏之情?没有别的,能剧烈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情感的,恰是托翁墓的朴素,那逼…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一次浙江师范大学和我校结对的师资培训活动中,笔者被推荐上一堂公开课,课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初次设计的思路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世间最美的坟墓》,通过描写一个最普通的坟墓,不仅歌颂了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丰富的情怀,而且启迪人们思索朴素与伟大、平凡与尊贵、不朽与淹灭等难以穷尽的人生命题,寻求生命的真谛,主题可谓深邃。鉴于本文主题的深邃、手法的巧妙、语言精练、含义深刻的特点,孙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分析,领会托翁之墓美在何处,从而把握中心;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精致的语言风格;领会作者借对墓地朴素美的描绘,表  相似文献   

15.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著名作家茨威格先生 192 8年俄国旅行的一篇游记 ,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 ,要求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一、重难点的确立和突破高一的学生面对突然加深的课程大都会有一种惊慌之感 ,新的语文教材又打破了传统的“三大文体”的编排体系 ,学生面对一篇课文往往有一些茫然 ,但是高一的学生对文字的浅表信息一般还是能把握的。教学重点定在“列夫·托尔斯泰墓的特点”上就是尊重了这一事实。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 ,定向提取精要 ,抽取重要信息 ,从中感受到阅读成功后的喜悦 ;然后进一步要求学生概…  相似文献   

16.
钟芳 《留学生》2014,(22):56-56
一座朴实简陋的长方形基地,安详地躺卧在一个叫图拉州亚斯纳亚·波良纳的离莫斯科只有193公里路程的小镇上,但它却是“世间最美丽,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这就是享誉世界的俄罗斯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墓地。近日出差俄罗斯,有幸与这位最敬仰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作了一次心灵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倪文锦主编的中职《语文》教材中《世间最美的坟墓》是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很值得我们咀嚼鉴赏。集各种美于一身的托尔斯泰给中职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了一个全新的取向和定位,他传给世人的是无比的敬仰和摄魂的撼动。托尔斯泰,一个朴素、绝美的名字深深植根于世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毕淑敏的文章,也常常给学生介绍一二。一次我准备给学生上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佳作《世间最美的坟墓》,这是一篇比较·探究的课文。课前,学生演讲完后要我也演讲,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毕淑敏的故事:有一次,毕淑敏到一所高校演讲,一个大学生问了毕淑敏这样一个问题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得到了在场学生的一片掌声,看来这是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普遍问  相似文献   

19.
墓地里的花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天空下着雨。这倒是个去墓地的好天气。我心底里暗想,因为我要把一朵自己种的菊花,送到生前最疼爱我的奶奶墓前。我小心翼翼地捧着花,在墓地行走,穿过一排又一排的坟墓,到处寻找奶奶的安息地。因为我只是在两年前来过一次,奶奶墓碑的准确位置已经记不清了,只想起那是一块朝阳的坡地。在这个阴沉沉的雨天,哪里找得到“朝阳”的位置?我全身都湿透  相似文献   

20.
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世界文学的一代宗师,俄罗斯不朽的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活动中,创造了登峰造极的成就,被高尔基誉为人类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他的作品“朴素和自然是任何一个小说家都难以达到的。”(《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112页)按照他自己的意愿造起来的坟墓,更是把他的纪念碑式的朴素静人了后人。著名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于一九二八年在俄国旅行时,瞻仰了托尔斯泰墓,写下了充满真情和至理的游记《世界最美的坟墓》,今年高考,把这篇短文选入现代文阅读,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 “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一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