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朱正刚  钱江  李南生 《科技通报》2010,26(1):138-142
基于Harlan一维水热耦合模型对多年冻土地区水分场、温度场耦合计算进行探讨,建立了水热耦合二维物理模型。对该模型采用伽辽金有限元法和隐式有限差分数值离散,结合某实际高原铁路路基工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修筑铁路路基对原天然路面热稳定的影响,并对未来十年内全球气候变暖对路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铁路路基改变了原天然地面的传热形式,因而有条件地提高了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而全球气候的变暖,将对建筑在多年冻土上的铁路路基热稳定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的发展,破坏了冻土的热平衡状态,使得路基路面修筑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问题及使用期的早期破坏现象越发明显,本文在对某公路冻土地区路基路面典型破坏调查的基础上,就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为2002年度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质条件,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率高,病害程度严重,养护难度大。课题组通过对青藏公路等多年冻土路段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的形成原因及其病害类型,系统研究了路基路面主要病害——融沉、裂缝和坑槽,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的养护与维修技术对策,进行了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自主研发了适合多年冻土地区的高性能路面灌缝材料和低温冷补材料,提出了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方法和路用性能评价指标;开展了多年冻土地区桥涵构造物的混凝土裂缝快速修补试验研究;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主要结构型式的合理使用年限;开发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编制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与维修技术指南》。项目紧密结合工程急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项目研究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为交通部2002年度立项的《多年冻土地区公路成套技术研究》的第2个子项目。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由于特殊的地质原因病害不断,项目组通过调研、试验和现场测试,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典型病害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给出了相应的公路病害预测评价方法,提出了以保温法、纵向通风管、抛碎石护坡、遮阳棚护坡、硅藻土护坡等措施治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病害,编制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防治技术指南。交通部组织的项目鉴定会评价,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顿珠次仁 《西藏科技》2011,(4):71-72,80
多年冻土地区道路修筑一直被视为世界性难题,公路路面特殊的使用和施工条件对路面材料与结构提出了特殊要求。从路面材料的角度出发,对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材料的选择以及性能进行了研究。推荐了多年冻土地区水泥稳定沙砾、沥青稳定碎石以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多年冻土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冻土路基稳定性成为工程建设所面临的重要技术问题.多年冻土路基对外界环境相当敏感,全球气候变暖及工程施工导致多年冻土上限下降,地下冰融化.为保证路基下伏多年冻土上限不下降,从而确保路基稳定性,对引起冻土路基稳定性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来相应的被动控温与主动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多年冻土的特性以及对铁路建筑的影响、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和桥涵基础工程施工指导原则和措施,指出了施工工艺的正确选择是解决路基施工的关键,对桥涵基础中的明挖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着重对多年冻土地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治理措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治理对于提高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治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即边坡防护与加固治理、边坡变形与失稳治理、岩溶地区路基治理和采空区路基治理等。  相似文献   

9.
路基是路面结构的支撑构筑物,作用在道路上的车轮荷载通过路面结构传递给路基,所以路基上的荷载变形特征对路基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论述了路基变形的原因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多年冻土的基本特征,评价了多年冻土地区的不良工程现象及其危害性,阐述了青藏铁路穿越多年冻土区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提出了在新的条件下针对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进行综合保护措施的观点和对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进行终生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路基作为路面结构的支撑构建物,是路面的基础。路基与路面共同承担着车载,路基上的荷载变形特征直接影响着路基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为了进一步了解高速公路路基变形及其发展规律,本文浅谈高速公路路基变形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控制措施,并为路基病害的处置方案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2.
正在多年冻土地区,结合公路路基病害的形成原因,对路基病害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出了处治措施,公路路基养护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论文主要结合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的形式及成因进行分析,对治理技术和综合治理等措施方面做了阐述,希望能彻底解决重复处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新建铁路柴达尔至木里工程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下伏多年冻土的含冰量特征。冻土作为铁路建筑物地基材料,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解决热侵蚀导致冻土地基变形,是施工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柴木铁路高原冻土区路基工程施工实践,对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多年冻土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性质,并结合公路建设、施工的具体要求,讨论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道路有许多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根据多年的数据调查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路基下多年冻土升温,导致冻土上限下降,冻土开始逐渐退化融沉,由此导致的路基病害仍在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热融沉陷。冻土融沉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最终引发沥青道面产生形变,导致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等多种病害。在对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病害破损资料调查的基础上,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唐古拉山区域多年冻土区分布面积较大,属于中纬度多年冻土。该高海拔地区冻土的主要特点为平均地温较低,积雪厚度不大,且保存的时间不够长。加之冻土区常年低温,海拔高,冻结期长,因此在高海拔冻土区进行施工时,必须根据冻土的产生原因及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案,达到预防与控制冻土对路基产生危害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对青海省高海拔唐古拉山区域多年冻土路基施工难度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唐古拉山区域多年冻土路基施工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西藏山南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引起的沥青路面病害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路面的耐久性.本文以该地区沥青路面的调研资料为基础,对路面病害进行特征描述与原因分析,总结归纳出该地区的沥青路面破坏形式.通过分析,得出该地区沥青路面病害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沥青过早老化;泛油;路基冻胀引起路面破坏;路面变形;水损坏;路面开裂.  相似文献   

1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论述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以减少路基由于病害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软土路基的施工关系着整个高速公路的质量。软土地基极易变形,有的在填筑过程中因路基变形而无法定型铺筑路面,有的即使勉强铺筑了路面,但由于软基变形,未待交工验收路面就开始失去稳定和平整,如果不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那么整个路基会随着交通量的增大而加速沉降,从而导致整个路基因失去稳定性而遭到破坏,出现路面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直接影响到交工后公路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