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渗流力学"课程以数学力学为主,课程抽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针对学生在"渗流力学"中创新思维缺乏的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改进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对渗流力学及数学之美的感受、将科研方法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渗流规律、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渗流力学课堂教学中,应以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对渗流规律的揭示,结合教材渗流边界条件3个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认知渗流物理现象的客观存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变渗流力学实验内容单一的教学现状,进一步推广渗流力学的可视化教学,基于Matlab2015a平台,使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不同求解域和边界条件下的稳态和非稳态渗流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开发了各种渗流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分为:单井、双井、井网和复杂井4个渗流模块,学生可以通过图形用户界面,与内部的Matlab代码进行人机交互,对不同渗流模型下的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完成渗流力学虚拟仿真实验。相对于传统的渗流力学教学实验——水电模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具有内容丰富多彩、可视化效果好、造价低廉、节约实验耗材、低碳环保、课时安排灵活等优点,应用于渗流力学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渗流过程和渗流机理,加深对流体渗流的感性认识,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较广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渗流力学的课堂效率,针对渗流力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及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Matlab PDE工具箱引入课堂的教学方法:介绍了利用Matlab中的PDE工具箱(PDETOOL)对渗流力学中经典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的方法和步骤,归纳了常见的油气渗流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并利用PDETOOL对渗流力学中一源一汇、两源两汇、稳定渗流、弹性不稳定渗流等经典的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现了各经典渗流模型压力场、流场的可视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流函数、压力波、导压系数等抽象概念,加深学生对压力波传播,不稳定渗流压力衰竭等抽象过程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提出了在渗流力学教学过程中增设上机实验内容的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可视化教学的优势,为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等课程打基础,使学生对石油工程整个专业的知识体系产生宏观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校专业课程中的诸多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文章以石油类专业课程“渗流力学”为例,结合油气渗流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点,对学生个人成长、国家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通过类比法分析了“渗流力学”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之间的相似之处,针对它们之间存在的类似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想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石油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电模拟渗流实验基于完善的稳定渗流理论和水电相似原理,将复杂的理论问题通过实验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渗流力学和渗流物理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目前渗流物理实验课程中水电模拟渗流实验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将传统的实验流程和方法加以改进,革新了模拟流场的实验介质,解决了实验仪器锈蚀氧化的问题,增加了模拟流场的稳定性,改进了实验测试流程、测试电路、探针和模拟井等,提高了测试的精确性和实验可操作性;引入自主设计性模块,模拟不同井型的渗流问题,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考能力;依托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管理平台,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法,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探索,加深了学生对复杂理论的认知,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毕业要求达成度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的重要内容,也是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重要基础。文章以"渗流力学"课程为例,重点从考试命题和分析角度,阐述了如何提高渗流力学课程达成度。研究结果表明,对学生考试成绩分课程指标点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程目标点达成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上一学年学生掌握不好的课程指标点,在下一学年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完成课程指标点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8.
力学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存在诸多误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出力学学习误区,掌握力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学会应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着重对学生力学学习的几个误区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渗流力学课程考试管理水平,实现渗流力学课程考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研制了"渗流力学题库管理软件"。该软件包括系统管理、题型管理、题库管理、组卷管理和试卷管理等内容。该题库管理软件的研制有利于教考分离,使教师摆脱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海27块注蒸汽开采水平井受力状况,根据热力学、渗流力学、固体力学相关理论建立热一流一固耦合方程,计算、分析、研究水平井蒸汽吞吐过程中井眼附近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套管温度、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套管应力的影响,得出热采水平井的套损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搭建煤岩"吸附—渗流—力学"耦合测试系统,可供学生进行煤的基础力学特性探究实验,为矿井瓦斯防治课程实验教学提供设备支持.通过"演示讲解—煤样制备—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分析"全流程引导学生主动钻研,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加强学生对于煤岩力学特性的理解.将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助力安全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石油开发专业特点,优选石油专业主干课程"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油层物理"、"油气渗流力学"中的经典案例,作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例题,对"高等数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研究与探讨,据此探讨为"高等数学"案例式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  相似文献   

13.
渗流力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为了适应现阶段石油工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石油专业人才大量缺失的新形势,本文结合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渗流力学专业知识的特点,探讨了双语渗流力学教学的目标,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的方法和相关策略,以期为提高相关石油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质量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力学课程的心理,从讲好第一堂课开始,介绍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本,加强人文教育等六点提高学生理论力学课程学习兴趣的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渗流力学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剖析了引导探究→实施探究→深化探究"三部曲"的探究教学模式,探究了多井干扰的实质(可用压降叠加原理来描述),深入探究了多井干扰井产量和压力规律。通过案例的实施,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渗流力学课程是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校级精品课程。长期以来,渗流力学课程组成员十分重视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该课程在2008年度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课。  相似文献   

17.
曹雪亮 《考试周刊》2011,(20):187-187
针对力学课程在中职学校中的重要性与独特性,作者探讨了提高中职学生对力学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提倡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适当增添力学大师的典故,使力学课程注入新的活力;采用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弹性力学课程学时短,信息量大,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学习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在弹性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从制定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对弹性力学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工程力学>(简称为力学),作为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它在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起桥梁作用,为后继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其基础理论、知识对每个工科专业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这门课概念定理、公式较多,理论抽象而难于理解,学生学起来较为吃力,不喜欢学习力学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态.这对力学课程的教学非常不利,也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乃至日后的工作都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学好力学,是力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能有效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兴趣教学.  相似文献   

20.
田树泉 《时代教育》2009,(11):177-177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知识具有了较强的综合性,即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点,也是难点。力学知识中涉及了较多的知识点,各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对力学的概念理解不清楚从而导致对考试题目不能完善的分析解题,因此,在力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正确的掌握力学概念,应用概念对力学现象进行分析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