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袜子精灵是一种生存在人类周围的小生物,他们以人类的袜子为食,但每次只吃掉一双中的一只。有一个叫作希力咕的袜子精灵,从小被爷爷抚养长大他的爷爷在去世之前想见一见他的叔叔,于是希力咕离开他们住的地方去找他的叔叔,以完成爷爷的遗愿。希力咕既要学会融入新的家庭,与一些中二叛逆的邪魅小精灵斗  相似文献   

2.
岁月烟花凉     
郑尔佳 《初中生》2018,(17):33-34
我是土生土长的乡下姑娘.母亲生我的时候,正赶上春天到来,于是她给我取名筱春来.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吹唢呐的,我爷爷在家乡的名气可高着呢.别人家办白事,都会叫上我爷爷的唢呐班去吹上几曲.在当时,他可是“唢呐王”,筱家班的掌门人. 长大后,听母亲讲爷爷以前的事儿—— 在我们村,唢呐这种民间艺术,不只是一种娱乐,办丧事时还意味着对逝者的人生评价——品德平庸者,唢呐班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只有为德高望重者,才吹《一枝花》.这首高难度的曲子,只有我四方闻名的爷爷——筱三爷能吹.筱三爷老了,筱家班需要接班人.村里人都指望母亲生出个儿子来.遗憾的是,母亲生出了我.姑娘是不能学吹唢呐的.  相似文献   

3.
我家小孙女     
眨眼之间,孙女筱竹已经15个月了。不知从哪天起,和我这个当爷爷的结下了不解之缘,吃找爷爷,喝找爷爷,玩找爷爷,睡找爷爷,讲故事找爷爷,要东西找爷爷,早晨一睁眼睛就喊“爷爷”。就是听妈妈讲故事,跟奶奶看电视的时候,也“爷爷、爷爷’地喊个不停。屏  相似文献   

4.
祖孙情     
我本是一所联办初中的学生,由于我的学习成绩还不赖,爷爷便托人介绍我到办学条件较好的镇中心初中借读。明天,我就要到离家十多里外的学校住校读书了。吃过午饭,爷爷帮我收拾行李,即将收拾完毕时,他走进房间拿出一只他过去从医院带回来的盐水瓶和一只旧袜子,叫我晚上灌满热水用袜子套上,放在被窝里焐脚。我立刻皱起眉头:都啥时代了,还用这玩意儿焐脚,街上的橡皮热水袋便宜得很,上学校用这,寒酸的样儿,准让同学们瞧不起,再说,春天到了,又不冷了,我心底里暗笑他迂。但是,看着爷爷那慈爱的目光,我又怕伤了他的心,只好把盐…  相似文献   

5.
《父母必读》2012,(11):154-154
玩累了,天黑了,袜子脱了睡觉吧。当巴尼的爷爷准备好一切的时候,小熊却总是在说:“等一等!”嗡至廿底要做完什么才能睡觉呢? 忙碌的一天结束了,小熊巴尼和爷爷一起往家里走去。“回家后我们做些什么呢?”巴尼问爷爷。“回家后?”爷爷拍拍巴尼的头,说,“回家后我们就该睡觉了,巴尼!”“啪”的一下,爷爷帮巴尼脱去了脚上的靴子。“好了,我们准备上床睡觉吧。”他笑眯眯地说。  相似文献   

6.
小聪明相机     
爷爷过九十岁大寿这天,爸爸送给他一部全自动相机。这是爷爷早就想要的礼物了,他最近从热衷于钓鱼改行迷上了摄影,能拥有一部相机,对他来说是件再高兴不过的事了。过生日这天,爷爷只顾给我们拍照,连生日蛋糕都顾不上吃。“牛孙子,笑得灿烂点。”“牛孙子他爸,腿别翘那么高,袜子上的破洞都看到了……”从那天起,我爷爷可有的玩儿了,他拿上相机到处给人拍照,还拿着自己满意的作品给一起散步的朋友看。这天,郑爷爷的一句话打击了他:“全自动相机?说白了也就是傻瓜相机嘛,那谁不会拍呀。”爷爷回来把相机往桌子上一扔,气呼呼地…  相似文献   

7.
正熊爸爸的动物世界熊爸爸有很多很多袜子,多得数不清,但你千万不要把熊爸爸当成一个袜子收藏家。熊爸爸有一句名言,他说:"再漂亮的袜子,也是穿在脚上。"熊爸爸的袜子,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但他所有的袜子,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袜子上的图案,都是由动物组成的。比如说,这一对袜子是兔子,那一对袜子是老虎,还有……哦,你去想吧,你能知道多少种动物,熊爸爸就有多少对袜子。所以,熊爸爸家里到处都是袜子。箱子里面,柜子里面,抽屉里面,都是袜子。最可笑的是,熊爸爸喝空的茶叶盒子里面,装的也是袜子。  相似文献   

8.
中午,爷爷在睡午觉。我看爷爷睡得很香,就想捉弄一下他。于是我拿来彩笔,给爷爷画上了眼镜。看着爷爷可笑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笑把爷爷给惊醒了,爷爷奇怪  相似文献   

9.
我家要数爷爷的岁数最大了,爷爷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一点也不像个爷爷的样。他整天嘻嘻哈哈的像个调皮的孩子,虽然大家都叫他“老顽童”,可他一点也不在乎,照样我行我素。奶奶经常“训斥”爷爷:“都这么大岁数了,老胳膊老腿的,就别那么贪玩了,要是闪着腰、扭着腿就麻烦了!”爷爷就是爷爷,他可不在乎奶奶的“唠叨”,照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倒背着手提着拖鞋,光着脚丫在大院里溜达,大家见了他都问:“老焦,你这是练什么功夫呢?”“我正在练自创的足疗健身功呢!”爷爷自豪地说。别看爷爷老胳膊老腿的,可一说到玩,他就来精神了,什么跳绳啦、打羽毛球…  相似文献   

10.
小狗阿旺的爸爸妈妈出远门了。这几天他跟爷爷住。说实话,阿旺不太喜欢爷爷。因为他太老了!身上的毛枯黄枯黄的。眼皮耷拉着,牙齿掉了好几颗,走路慢悠悠的,一块小石头都能把他绊倒——这哪里像威武的狗家族的成员呀!所以。每回爷爷送他上幼儿园,他都和爷爷离得远远的。到了幼儿园就使劲把爷爷往外推。他怕小朋友看到爷爷那么老。那么丑。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初中生之友》2012,(16):24-25
我的爷爷叫马有顺,他是林场的老工人。那么爷爷老到什么份儿上了呢?告诉你吧,有了爷爷才有了林场,真的,谁都看不出爷爷都八十多了。我是爷爷的小孙子,爷爷说我是他的命根子。我不信,我看爷爷的命根子是山上的树,要不爷爷怎么成天老往山上跑呢?后来我知道,这山空了,树没了,爷爷的心也跟着空了,他就伤心,就喝闷酒,就成天往山上跑。为了让爷爷开心,我偷偷画了一幅画,画的全是树,树上还有一个红红的太阳。嘿!拿给爷爷看,爷  相似文献   

12.
聋子爷爷     
我的爷爷70有余了,村里的人都亲切地叫他“聋伯伯”,他以前并不聋。这件事要从解放前说起,那时候国民党抓壮丁,公公因疼爱儿子,怕儿子永远离开他,所以就给爷爷起了个外号,叫“聋伯伯”,国民党听说爷爷是聋子,就没抓他。从此人们就叫爷爷“聋伯伯”。现在爷爷真的聋了,不过那是因为他老了的缘故。爸妈出去打工以后,我一直跟着爷爷。由于听不清,爷爷常闹笑话。记得读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我们买《语数一点通》。放学回家我便缠着爷爷给我买,我反复交代了5遍,他答应了。第二天,爷爷到集市上去买书,回到家却两手空空的。我跑到爷爷身边问:“爷爷,…  相似文献   

13.
爷爷,我爱你     
小狗阿旺的爸爸妈妈出远门了,这几天他跟爷爷住.说实话,阿旺不太喜欢爷爷,因为他太老了!身上的毛枯黄枯黄的,眼皮耷拉着,牙齿掉了好几颗,走路慢悠悠的,一块小石头都能把他绊倒--这哪里像威武的狗家族的成员呀!所以,每回爷爷送他上幼儿园,他都和爷爷离得远远的,到了幼儿园就使劲把爷爷往外推,他怕小朋友看到爷爷那么老,那么丑.  相似文献   

14.
说起我的爷爷,我的脸上就会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爷爷年近70,长得肥头大耳,虎背熊腰,特别是他的肚子,又大又圆,像个特大号的西瓜。爷爷个子不高,这就更加衬托了他的肥胖。因此,我授予他一个美名———世界级胖子,好听吧?别看爷爷胖,他在生活方面可是一个能手。奶奶过世后,子女们都要接他到自己身边安享晚年,但爷爷不愿意拖累他人,一个人住,乐得自在。爷爷在他人眼里是个很有魄力的大老爷们,料理起家务来也是百里挑一。打扫卫生、整理庭院、做饭洗涮什么的,无所不能。到过爷爷家里的人都说,他家里拾掇(duō)得比有保姆的人…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爷爷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一头如同钢钉般一样的头发就像他坚毅的性格一样,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就好像两颗黑宝石嵌在脸上,嘴角边上有一颗黑痣,走起路来叮咚响,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爷爷。爷爷时常会在我耳边念叨他以前的一些事情,讲他们如何在战争岁月中日夜奋斗,时常用严格的话语来要求我做好每一件事。我的爷爷出生在穷苦人家,他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16.
该怎么办     
小明每天帮王爷爷取牛奶。一天,小明去给王爷爷送牛奶,王爷爷非要给小明一元钱。王爷爷说:“小明,这钱是奖励你的,你收下吧!如果你不要,我就生气了,不让你取牛奶了。”小明只好把钱收下了。小明觉得自己不能要王爷爷的钱,他想了又想,终于有了一个好主意。他来到报刊亭,用王爷爷给他的钱,给王爷爷买了一份他爱看的报纸。  相似文献   

17.
战斗英雄李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过不少仗,立下了许多战功。张小龙和他的小伙伴对李爷爷特别尊敬,一有空就往李爷爷家里跑,帮他干这干那。  相似文献   

18.
永远的遗憾     
在生活的海洋里,有些事让你感到快乐、激动,也有些事使你感到苦恼、懊悔和遗憾。暑假的一天,妈妈说爷爷要来我家。爷爷可是一位稀客,因为在我还是婴儿的时候,为了照顾我,爷爷曾来过我家一段日子;我两岁多时,他就回山东老家了,这一别就是10年。爷爷来的那天,我们做了一大桌子菜给爷爷接风。就这样,他就成了我家暂时的一员,住进了我的房间。我被挤到了书房。  相似文献   

19.
当今数字化时代,电脑出现在每个家庭已不足为奇。这可好,家里的一台液晶电脑就被爷爷当做了宝贝。爷爷常说:咱老人家跟不上这E时代,就out了!爷爷是天文专业毕业的,以前对电脑一点也不感兴趣。有一天,他刚要提笔给老同学写信,我便说:现在用  相似文献   

20.
王欣 《大学生》2013,(22):78-79
正我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认识了这位被称为是北京"最后一位修笔者"的张广义爷爷,他在北京从事卖笔修笔行业已经有60多年。初起家张爷爷1930年出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张爷爷的父亲一直在北京做文化用品生意,卖各种各样的笔,张爷爷从小就看着父亲在笔店里忙活,耳濡目染,也与钢笔结下了不解之缘,用张爷爷的话说是"也就爱上这行业了,这也是就业嘛,为生活"。所以在1947年张爷爷17岁的时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