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改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开拓美好前程,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出的背景第一,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家统包统分”的毕业分配制度已被“在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就业制度所取代。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权越来越大,但由于大学生的职业观和高校的就业指导未能与时俱进,许多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竞争意识薄弱。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毕业就业指导方式,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有效需求却并未明显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领域的转变。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明显。目前毕业生主体意识淡薄、主体意识缺失,职业定位不准造成了就业渠道过窄。本文就如何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要将“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三级组织架构”,创造“三全”工作氛围;启动“全过程就业指导工程”,把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服务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加强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树立“窗口”意识,为毕业生提供周到的就业服务;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内在规律.不断创新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下,大学生的主动就业意识降低,毕业生中“慢就业”“不就业”现象日趋严重。文章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环境、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意识等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提出应从端正毕业生就业思想、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毕业生自我认知等方面来培养毕业生的主动就业意识,制定合理职业发展规划,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抗逆性,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7~2009届900名往届毕业生的职业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对毕业生"跳槽"较多的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分析了材料专业类往届毕业生的职业意识现状,并将发展较好的毕业生与普通毕业生的职业意识进行对比,初步了解往届毕业生职业意识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影响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因素,制定提高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对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黎 《现代企业教育》2013,(16):129-130
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测评主要测试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人格等方面,对大学生个性特点及职业性向进行评估,可帮助大学毕业生尽快在就业后适应工作,做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将职业适应性测评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通过对大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测评分析、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调动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从而解决大学生求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需要。结合职业发展辅导相关理论,以大一学生为起点,以优秀毕业生为终点,经过四个成长教育阶段,通过搭建组织机构、形成辅导体系、利用资源平台的途径,建立“微循环”网状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体系,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指导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创建特色职业发展辅导体系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由计划分配“统包统分”模式逐步转变为市场配置“双向选择”模式,形成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在此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运而生.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高校原有的就业工作方式已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历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清晰评估自我能力、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尽早明确目标,提升竞争力,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环境过度、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从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实现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和全员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生就业后社会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我们要正确认识从“学校人”到“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换,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适应新环境;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新的人生起跑点;开放自我,走出封闭,培养群体意识;培养独立,主动意识,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周广均 《教育与职业》2008,(17):152-154
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的状况下,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往往成为他们就业成败的关键。毕业生的择业倾向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传统择业意识和新型择业意识错综复杂地交织于毕业生的思想中。大学毕业生能否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原则,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找到合适的职业,而且影响到个人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由过去单纯根据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统一分配的模式转变为在一定范围内由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直接见面,进行双向选择。这一改革举措,把大学毕业生直接推向人才市场,不仅使每个毕业生获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择业主体意识。然而,在大学生择业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择业中的功利性倾向也相当明显。 择业功利特征的表现 第一,向往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比起内陆、边远地区和中小城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等方面的发展快得多,社会文明程度高,工作、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为多视角地探讨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进一步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上海华夏文化经济促进会联合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和职业发展教育论坛”,于11月1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会堂隆重召开。上海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就大学生创业和职业发展教育的前景和展望作了重要发言,指出当前的高等教育要从发展数量转向提高质量,切实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素质,并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高校能建立健全专业化的职业咨询师队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诚信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二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模式”转变为“大众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即使具有一定专业优势的工科大学生也存在明显的就业隐患,如就业主体意识不强、自身期望过高、就业层次质量偏低、创新创业后劲不足等.因此,结合影响工科大学生就业的内外因素,探讨分析存在的隐患及可行的建议,对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职业指导对于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职业需求,提高职业意识、职业决策能力,增强自我认识,帮助学生实现充分就业,促进毕业生职业发展。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要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更新工作理念、推进个性化职业指导、搭建信息化平台、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一£琏;,以期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就业稳定及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职“双高计划”的推进,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突破千万,2023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高达1158万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为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课程思政”是落实“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为未来的工业强国培养大国工匠和可靠接班人是高职院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进一步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公共课的课程思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尝试挖掘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图书馆为这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并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中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需求,提出服务路径,并探索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利用好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深入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为了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中国各高校的职业发展指导工作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层面都开始了初步的探索,与之相关的“生涯辅导”“职业生涯教育”等概念层出不穷,这些教育活动在高校中如何有效实施,在当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让大学生具有规划和管理自己职业生涯的意识和能力,是对大学生培养目标认识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教育和就业两个不同角度阐释定义了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内涵,按照受教者、施教者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当前大学生职业意识教育的现状,探究三大主体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职业意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