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文     
青铜器在甲骨文盛行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古人称铜为金,铸或者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铭文),就被称为金文。殷商至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中,金文在钟和鼎上出现最多,因之金文又称钟鼎文。又因为铭文有凹凸之分,一般说,凹下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出土了近四十件商周有铭青铜器,它们不仅是辽宁地区青铜文明的物证,其铭文更是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这些铭文进行辑、解,既是语言文字学及古文字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又可以为揭示辽宁地区悠久的文明史提供更为可靠的文献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秦公簋》,青铜器,为春秋时期秦国的器物,有一器一盖,皆有铭文,书风相近,系一人所书。器铸有铭文10行,行5字。盖铸有铭文5行,行10字,合起来共有铭文百余字。此器出土于甘肃天水,保存完好,是春秋时期秦国的青铜器代表,亦是秦系文字的重要资料。春秋以来,秦国的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殷周青铜器上的金文向以浑厚凝重、古雅端丽著称,其文辞——铭文的历史和考古价值,也恒为人所称道。铭文的语言风格如何呢?陆机说过“铭博约而温润”,(《文赋》)刘勰说过“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文心雕龙&;#183;铭箴》)验之殷周青铜器铭文,不难得出这样的看法:总体说来,与金文的书体风格相适应,铭文的语言风格堪称庄重典雅。这极易理解。在商周时代,能铸造钟鼎彝器并将文字施之其上的,寻常之人不作此想,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24-126
征伐人方是商末的一件大事。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皆有记录。相关卜辞有150条,从郭沫若开始,众多学者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相关的青铜器铭文却较少有人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知铭文中的为地名,而不是人方首领之名。无敄不是人方的首领,而是举族的族长,并协助商王进行祭祀。  相似文献   

6.
商周各时期青铜器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的变化反映着当时社会宗教政治背景的演变。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随着有铭青铜器在祖先祭祀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逐渐复杂多样,结构中含有献器者信息的铭文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西周晚期礼制改革后"造器者+自作+器类"型铭文及媵器铭文数量逐渐增多。春秋中期以降,礼仪的重点转移至现世的礼仪集体之上,造器者自用型铭文占据核心地位。战国时期青铜铭文的社会功用下降,部分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消失不见。  相似文献   

7.
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青铜器很多,其中又以青铜乐器数量为最.这些青铜乐器大都铸有铭文,铭文内容包括了:祈求福禄、娱神、乐人等多种类型,且都蕴含着丰富的诗乐思想.淅川下寺青铜乐器铭文不仅体现了楚国诗乐思想的发展状况及特色,更体现着春秋时期周代中央王室与各诸侯国在诗乐文化方面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8.
辽宁地区窖藏青铜器埋藏地点较多,本文搜集十处重要窖藏,分析其特点具有器类杂乱、器型无规律、铭文多为族氏铭文且没有重复等重要特征。辽宁地区窖藏青铜器埋藏原因学界意见颇不统一,主要有储藏、祭祀以及遭遇变故等观点,在探讨窖藏青铜器埋藏原因时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片面地用一种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青铜器铭文中出现的单元跳行、横置、颠倒和语词错位,同义重复等现象,说明我国在西周早、中期之际,在制作青铜器铭文模版时已使用活字;春秋早期的青铜器铸造中,已采用以活字拼排铭文模版的工艺。同时,说明中国毕各项 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0.
金文是指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金属器物上的文字,是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铭文字的总称。商代后期,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古人称青铜器为吉金,金文故此得名。金文又称钟鼎文,钟是乐器,鼎是炊器。古时贵族人家鸣钟召众,煮鼎为食,而钟与鼎上一般都铸刻有铭文。金文又有款识之分,字“凹”者(阴文)为款,字“凸”者(阳文)为识,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款识。  相似文献   

11.
楚系青铜器出土数量十分可观,这些青铜器中大多铸有铭文且内容丰富多样,其文体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楚系金文的文体大约可分为记事、祭祀、赞颂、宴飨等几种类型,不同的文体类型具有不同文体特征,且其内容结构都随时代推移逐步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青铜盘是古代的一种水器,与青铜匜配置使用。《左传》有“奉匜沃盥”之语,周人有进食前净手的礼制,即以匜盛水浇洗,下以盘承接水,盘遂成为青铜礼器之一。盘体有圆或椭圆形,或有耳,或无耳。1976年于地处周原遗址范围内的陕西扶风庄白公社发现一处青铜器窖藏,内有西周微氏家族青铜器100多件,史墙盘(见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彩图7)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史墙盘内有铭文284字,是建国以来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铭文分前后两段。前段颂扬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6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蠡驹尊》铭文中说:“万年保我万宗。”在另一铜器《蠡方彝》铭文中又说:“万年保我万邦。”这两段铭文主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商周青铜器纹饰研究在历史上虽取得很大成绩,但较之于器型、铭文、铸造的研究相对滞后,因此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对西周青铜器纹饰研究在历史上取得的实绩进行鸟瞰式的述要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新见义尊、义方彝是一组商人大族■族贵族义受武王赏赐后所作的青铜器,同组还有一件圆鼎和两件方鼎。西周初年的义器铭文中的闰月历日可为武王克商年的判定提供参考。何尊与新见的贝毳尊卣、德方鼎等器均述成王迁宅于成周之事,迁宅至迟于成王五祀三月已完成。铭文中有“新邑”一词的青铜器,年代均应早于何尊所铭成王五祀。新出青铜器使得西周早期诸王年代的考订已突破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年限,武王克商年有必要再重新考虑。以周初诸王在位王年,向前可推拟武王克商之年。以成王在位三十二年计,武王克商应为公元前1076年。以成王在位三十七年计,则武王克商年是公元前1081年。  相似文献   

16.
略论西周铭文的记时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记时方式,对正确理解铭文乃至更有效地利用铭文深入研究西周历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西周铭文手记时方式,初期沿用殷商的表达方式,初期以后,有了重大改进,开始出现了用月民时的表达方式。总体上来说,西周铭文的记时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是王十月十日干支+叙事式,二是王年+月+上+干支+叙事式,此外,还有用“辰在某某”帮助记时的。  相似文献   

17.
在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中,共和行政时期的标准器尚付阙如。本文首次考释了两具共和行政时期的青铜器铭文,进而揭开了长期遮盖这段历史面目的层层面纱。  相似文献   

18.
“邢侯簋”为西周青铜器邢器之一,铭文内容涉及到周王对邢侯的“迁封”,是研究西周邢国封建的重要材料。对“邢侯簋”进行通释,并结合有关金文资料和文献记载,就邢国“迁封”有争议的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9.
据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和上古典籍《周礼》上的记载,我国有商业广告的历史可上溯到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当时有个叫伯格的人把马卖给了一个叫棚先的人,这笔交易以铭文的形式刻记在一件青铜器上,籍此以“告于士”(《周礼)股墟出土的这类“铭文广告”,严格说来,当是世界商业广告的最初胚胎和雏型。嗣后,随着商业的发达,科技文化的进步,商业广告不断演变出音响广告(叫卖广告、道具广告)、标识广告(实物广告、图记文字广告、灯光广告)等形式。到了宋  相似文献   

20.
利簋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器物内的铭文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见到的唯一有关武王伐纣的第一手出土文献史料.因此,自从发现以来,利簋铭文一直以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但是,各家对铭文中的关键字"岁鼎"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为了更好的理解铭文,有必要对这两个字进行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