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超出教材”?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已经进行了几年课程改革的教师也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单纯的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及设计教材者”。教师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悉心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新编;“教”教材是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结果,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其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丁老师在“时、分的认识”教学中,不按知识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教学,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注重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教学在"电视教材编制"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教学方法很好地适应了“电视教材编制”课程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结合实践论述在“电视教材编制”课程教学中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发,回顾了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形成的宏观背景,以四个标志做出了基本评价,总结了“21世纪课程教材”建设的四条基本经验,提出了构建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为主导的21世纪我国高等农林教育教材新体系,进而从提高“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使用效益、强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质量、做大做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品牌等方面,提出了需着力做好的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要走出"校本教材"的误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设过程中出现了“校本教材”的说法和做法,甚至有些教育行政和业务管理部门不仅大力提倡“校本教材”,而且把它们作为对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考核和评估的要求和指标,导致校本课程的开设背离了课程政策的基本方向,在实践中造成了误解和混乱。那么,为什么课程政策上不主张“校本教材”呢?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功夫,底蕴十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转变教材观,还死抱着传统教法不放,可能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这既是摆在我们每位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也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近两年在参加国家级课题及“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实验、及我校初中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进行了大胆探索、有益尝试。实践让笔者深深体会到高中历史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教材,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一种特殊载体及表现形式,其核心问题反映为教育价值观。当前,“满足学习者学习需要”成为教育教学领域内彰显的基本价值取向,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价值观讨论经历了基于不同视角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素质本位”“人格本位”,乃至“生命本位”等的纷争,但一个基本共识是由“传授为本”转向“学习为本”。教育价值观的嬗变,伴随当前课程与教学领域理论的新进展以及网络教育与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驱动着教材结构由既往的“教程式”向“学程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范汝广 《化学教学》2009,(10):41-43
1教学分析 1.1从本节标题看课程定位 本节的标题,在过去的教材中曾使用“化学平衡”.现在有的教材使用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上海教材使用的是“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从标题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教材编者对本节的定位。标题的变化,反映的是课程理念的变化,这就是: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浅谈"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实施已有4年 ,4年来 ,在“两课”学科、课程、教材建设 ;师资培训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目前“两课”教育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保证“两课”的德育功能 ,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 ,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 ,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任务相当艰巨。一、当前“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两课”教学时数落实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 ,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有些学校对“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规定的“两课”课程至今没有开全 ,例如 ,《形势与政策》课…  相似文献   

10.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准备活动,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是备课活动中要完成的中心工作之一.传统观念下,许多教师把教材视为金科玉律,认为:教学就是传授教材上的知识.因而备课中迷信教材,拘泥教材,照本宣科,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指出: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树立“教学活动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发挥教材的最大功能”.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备课中对教材的分析、把握和处理(俗称“备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教材呢…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一批精品换代教材,本文就图书馆如何做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宣传推广工作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对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讲座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课本与讲义的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设置专题讲座,必须紧密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必须突出课程教学的重点,还必须注意课程教学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实现对新教材的再组织、再创造,可采用“五大策略”,即“情境生活化”,还原教材内容的本来面目;“内容问题化”,重演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练习案例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民主化”,促进教材动态生成;“教材校本化”,促进课程资源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4.
“原子和原子核”普通物理教材中的最后一部分,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物理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他们学到这一部分时,自然试图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解释遇到的各种现象、规律和种种问题。但是由于这部分内容教材写得比较简单,这就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受到了限制。本人多次讲解“原子物理学”这一课程的教学经验,下面介绍对原子物理学中的几个“为什么?”问题的解答,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职PLC课程"做中学"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职院校PLC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做中学”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PLC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确定、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学做合一”型教室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中的“要”指的是教材中针对某一问题所形成的数学纲要:定义、定理或方法;“义”指的是教材中为引出“要”而列举的同一问题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几何意义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而是直接的工程问题.因此不妨称之为工程几何意义。教材中由“义”推出了“要”,应用时,以“要”为工程或理论依据解决与“义”同类型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教材观中,教材是教师的绝对权威,是不可变动的“圣经”,教师沦落为教材的“奴隶”,而且这种落后的教材现仍然存在于一些教师的头脑中,阻碍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进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在访谈教师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落后教材现的成因,提出改变此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课程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模式起决定性作用。本文结合教与学的实际,从特点与优点、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分析了“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及教材建设现状,并就加强课程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职二年制“两课”课程体系的建构,遵循课程设置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教学内容符合用人单位、教师、学生的实际需求,课程学时安排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学时数的原则。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要解决好教材的编写、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授法”历尽沧桑,改革开放以后,突飞猛进,发展成为“语文科教育学”系列课程,成绩空前,问题也较突出:其中科学性、先进笥和针对性、实用性统一问题,特别要求课程、教材、教师进行三位一体的整体改革:首先应区别语文教育学的科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分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为课程和教材正名;其次是建立语文科教育学-语文科教育(学)论-分科教学三级整体改革体系,以使扣紧“语文课标”,同步改革,分流整合,聚焦成材,集约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