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母亲在我生病时背我去医院”,“母亲在我考试失败时教训我,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我的母亲非常伟大,我爱你,妈妈!”这些语句总是出现在很多同龄人的作文中。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目光     
我是告别故乡,辞别母亲时,才发现母亲的目光竟然是如此的厚重. 那时候我正年轻,一心想要离开故乡,去大城市里闯荡一番事业.我不顾母亲的苦苦劝阻,执意要走.看到我去意已决,母亲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帮我收拾着行囊.偶然间,我从忙碌中抬起头来,母亲正在默默地注视着我,见我看向她,她的目光连忙转向了别处.可就在这一瞬间,我看到了母亲眼中的不舍与伤感.  相似文献   

3.
爱的芳香     
母亲的爱是自己在吃面时,母亲在一边微笑着看我狼吞虎咽;母亲的爱是上学要迟到时,母亲将热乎乎的鸡蛋匆匆塞入我的口袋。小时候母亲的爱融在乳汁中,吮着甜甜的;长大后,母亲的爱藏在包里,背得暖暖的。母亲的爱就是每个星期天的日暮时分,母亲站在门边用盼望的神情焦急地望着村口。  相似文献   

4.
献给母亲     
母亲节,这个神圣的日子,是天下所有母亲的节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要唱出心中的歌,为日夜操劳的母亲献上一份祝福。当我生病时,您守护在我身旁,整夜整夜陪伴着我;当我伤心时,您总是耐心的安慰我;当我需要什么东西时,您总是尽力的  相似文献   

5.
【重点点击】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怎样通过一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的?【解决方案】作者主要通过四件小事:“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进行抚慰;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母亲临终嘱托要我们“好好活下去”。写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难点提示】在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时,作者通过哪几个关键词写出母亲的情感变化?解决方案】当我问“什么时候”时,母亲“喜出望外”;我说“好吧,就明天”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我说“哎呀,烦不…  相似文献   

6.
无字家书     
在我的书桌里,至今珍藏着数十封无字家书,那都是我在师范读书时,母亲寄来的.每每读起它们,仿佛抚摸着母亲清瘦的脸庞,感受着母亲滚烫的心跳. 读师范那年,我才十八岁,突然要远离家门,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母亲很不放心.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未长时间地离开过母亲,就是读初中时住在学校,最多也不过两三天.现在,儿子突然要离开她的庇护,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母亲哪能够放心得下?但是,她又不能将儿子拴在身边.就像鸟儿长大了,会飞了,迟早要去搏击长空一样.  相似文献   

7.
周霞 《山东教育》2013,(Z1):115
父亲去世后,我曾几次恳请母亲来我的小家,但母亲执意要在家守满三年,拗不过,只好依她。平日里,隔三差五,我就打电话给母亲,母亲总是笑呵呵地说没事没事挺好的,而母亲却很少打电话过来。那年,那日,母亲电话打来,我很是诧异,心想必定有事。接过电话,母亲说,闺女,要被子吗?我连声说不要不要,结婚时的棉被还有没用的呢,小家里都没处放啦。听我说不要,母亲的语速开始加快,说,咱老家有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8.
每当我过生日时,母亲便会送我一束花。白梅、水仙,就那么小巧玲珑的一束。晚上,母亲陪我静坐在蜡烛前,看我吹灭与年俱增的生日蜡烛。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母亲的生日我却很少顾及,总是被我遗忘。我不止一次对母亲说“来年一定要您送一束康乃馨”,而每次都是一个毫无埋怨的笑容浮过母亲的嘴角。  相似文献   

9.
记得小时候,母亲的心脏不好。一次,我陪母亲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要母亲先做个心电图。在母亲做检查时,我好奇地盯着那个做心电图的机器,随着咿咿呀呀的声响,从机器里打印出一张纸来,纸上是一条上下起伏的曲线。  相似文献   

10.
明亮的双眼     
13岁时我有了继父。我的生父在我7岁那年触电身亡,母亲独自抚养我,吃了好多苦。可我还是想不到母亲会找这样的人,不但比母亲大14岁,而且还是个半瞎,据说是细菌感染了眼角膜,视力微弱得几乎要贴近人的脸,才看得到人。  相似文献   

11.
从小到大我都过得很快活,因为有母亲在。母亲是我心中的港湾,是我的倾听者。如果我是一条鱼,那母亲便是水;如果我是一只鸟,那母亲便是广阔的天空;如果我是一棵树,那母亲便是根;如果……但那段日子,却令我难以忘怀,那是一段母亲不在家的日子……离开得知母亲得重病的那天,是我期末考试前的几天。由于失去了“精神支柱”,我情绪低落,满脑子的问号。我想不通,一向健旺的母亲怎么在一夜间变成了那个身患重病的母亲?那时,我真觉得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在我最需要母亲的时候却要安排她去那遥远的北京。那天,母亲坐进车时,我没有…  相似文献   

12.
母爱的力量     
母爱是无私的,不要任何回报的。母亲给儿女多少爱,谁也数不清楚。自我们呱呱坠地,有谁没有得到过母亲的爱抚?在我做错事时,母亲会用明亮的双眼直瞪着我,使我不敢正视她。母亲这样瞪着我,是告诫我下次别犯同样的错误。啊!母亲的眼睛是对我忠实的警告。当我失败时,是母亲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将我从失败中扶起来,鼓励我继续前进,不要灰心。所以,我做事从不半途而废,也从未因失败而气馁。因为,母亲教过我: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临出家门去上学,母亲又会以亲切的口吻叮嘱我,过马路要当心,路上不要上坏人的当,上课不可心不在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当兵以前,母亲要往锅里贴饼子时,经常让我帮她烧火,烟熏火燎,灰土飞扬,农村的厨房可不是个好玩的地方。我不愿帮母亲烧火,但很愿看母亲收拾鱼。吃鱼的机会很少,一年也就是那么三两次。每逢母亲收拾鱼,我就蹲在旁  相似文献   

14.
父母的愿望     
刘展君 《师道》2008,(12):58-59
这次回家,我执意要和母亲一起下地干活去。母亲很高兴地说:“最好不过啦!出去看点青绿的,免得你那近视眼又加深了。”我是个书呆子,没结婚时仗着自由身在家深居简出,窝在闺房里把门一关,仿佛要把外面的世界隔离开去。母亲在耳边说得最多的就是她那一套劳逸要结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自私之美     
母亲走了十几年,好长时间,我都想写点东西来怀念母亲,但一直未动笔。我要写,是因为母亲走了十几年,可母亲一直活在我的梦里。我目睹母亲死的整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最悲痛最不忍又最深刻的,但母亲死的情景从未出现在梦里。想必是每个母亲死后,都一直活在子女的梦里。母亲活在我的梦里,母子情依依,该多好。但梦总会要破的,每次醒来梦破,母亲就又死了一回。这对于亡母和我,太残忍,太撕心裂肺。所以,我想用一些文字,给母亲安魂,让母亲死在我的梦里,在梦里看母亲飘逸西去,魂归魂归处,我这样自私地认为。我要写,是我感到非写不可。曾经对一切认识…  相似文献   

16.
平分母爱     
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按理说她会在我的身上倾注所有的爱心。然而母亲却把这份爱平分给了两个孩子———我和表弟。由于舅舅、舅妈都是生意人,长年累月在外边跑,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在表弟3周岁时,舅妈便将他托付给我的母亲。那年我才8岁。我的母亲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纺织工人,厂里的工作制度是“三班制”。母亲每天要持续8小时的工作,回家还要照顾我和表弟。父亲因不理解母亲的做法而暂居到奶奶家。母亲默默拭泪却毫无怨言。因为辛劳,年仅38岁的她便已经“视茫茫而发苍苍”了。周末便是我和表弟最快乐的日子了。母亲准会忙里偷闲,带我们逛商…  相似文献   

17.
当我翻开小学第九册语文课本时,一篇名叫《秋天的怀念》的课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到底秋天会怀念什么呢?为什么不是春天、夏天或冬天呢?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好奇地读了起来。原来作者史铁生因为双腿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就悄悄躲出去,待他平静下来后再安慰他要好好地活下去。母亲因为肝病疼得晚上睡不着觉,白天还强忍着疼痛推儿子去外面看菊花。由此可见,母爱是多么伟大和无私啊!说起母爱,我也深有体会:当我生病时,母亲总会给我端水送药,问寒问暖;当我郁闷时,母亲就会成为我的开心果;当我犯错时,母亲就会严厉地批评…  相似文献   

18.
洪玲 《家长》2004,(Z2)
十三四岁的时候,我是个有点孤僻的女孩。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对任何人,我都无话可说,我只能把所有的话都藏在心里,藏得太多了,就变成了眼泪,变成了文字流出来。眼泪流在枕上,文字流在枕下那本淡蓝色的日记本里。而这一切,只源于我不知道母亲到底爱不爱我。从我初懂事理时起,父亲的胃病就很严重,母亲又要做裁缝挣钱,又要照顾一家五口,从来没时间陪我们玩。一年仲夏,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里玩,一头泥一头水地回来后,母亲一边用鸡毛掸子打我,一边流泪。读小学时,一天晚上,父母商量建房子的事。母亲难得很高兴,笑着说,要是钱不够,要是梅梅(我的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圆梦     
正梦想是每个人心中升腾的希望,是每个人前行的动力。有梦,才懂追求;有梦,才会坚守。教育点亮梦想,梦想创造未来。我的成长便始于一个梦。圆母亲的梦我的母亲是一位当了36年班主任的小学教师。儿时的我常常被母亲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对学生的爱深深感动。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从小就立下志向,长大也要做像母亲那样的老师,用自己的努力,成就孩子们梦幻般的人生。为此,中考时,我  相似文献   

20.
母亲做的饭     
母亲大概天生缺少“烹饪”的悟性,只懂得煮米时要放水,炒菜时要放盐,坐在餐桌旁的我,实在最难下咽的,是母亲做的饭;最难以忘记的,也是母亲做的饭……不忍心看那白生生的蒸米变成烂稀的“粥”,更没有勇气去面对那青嫩的菜叶变成近黑的菜糊。当我无奈地将它们不带咀嚼灌进腹中时,母亲很幸福地看着我,眼中流淌出无限的温柔与满足。那一刻,我的眼眶湿了—我不知道我还能撑多久。“妈,这,很难吃,您知道吗?”我总在心里默默地喊。一天一天,母亲的“烹饪”技术越来越“炉火纯青”,而我的食欲也随之一步步走向死神。好多次,我实在忍不住想要大发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