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十二五规划专家建言 仿人型机器人的最大优点是,它的长相和动作都和人类类似,因此它将成为未来家庭机器人的主要成员。在仿人机器人中,身高矮的小型仿人机器人比大型仿人机器人具有价格便宜、动作灵活、携带方便、容易开发等优势,因此要多快好省地研究和开发各种仿人型的服务机器人应优先发展小型仿人机器人。由于技术、价格等因素,目前用仿人机器人作工业自动化是很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从简单的机器人到今天智能化、仿人型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已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而面对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自身安全和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机器人在应用过程中对传统伦理和道德关系的冲击和影响也日益凸显。如何有效规避和预防这些问题,并充分发挥机器人向善的一面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军英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165-166,172
机器人技术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领先地位的高技术领域.本文介绍了享有机器人王国美誉的日本机器人技术发展状况以及日本政府支持机器人技术的战略举措.日本在产业机器人、仿人型机器人以及个人/家用机器人等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外机器人发展状况,阐明仿真系统进行机器人研究的意义。建立了六自由度机器人模型,在VisualC 环境下利用OpenGL开发的机器人实时控制三维可视化仿真。指出了OpenGL在机器人运动仿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工厂能看到高精尖数控加工设备;在城市建设中能看到地铁盾构掘进机;在医院能看到数字化医疗仪器设备;在博览会上还能看到新型的危险作业机器人、仿人仿生机器人……电力系统是否也能利用机器人来增强安全性,保证更好的供电效率?针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据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消息,由该院科研人员研制的仿人机器人集成化足部感知系统,近日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作为仿人机器人的"智能脚",这套系统实现了对复杂地面环境的一体化感知和识别,标志着我国在集成化足部感知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不是人,是机器,但须当人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器人的存在和发展将重塑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家园提供难以估量的正能量,但它也引发了包括负面影响在内的新问题,这些源于机器人具有某种类似人的智能属性,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讨论,文中依据智能程度将机器人分成三类:无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及生物机器人,分别称1.0,2.0,和3.0机器人,重点讨论2.0机器人的技术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简要讨论了人与机器人和机器人与社会的问题,指出机器人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成员,为使机器人健康发展,应该关注机器人的权利及法律地位,将制定与机器人相关的法律应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8.
特种机器人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相比在理论基础、技术特征和应用领域等方 面有显著特点,被列入许多国家的发展研究计划,吸引了世界众多科学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特种机器人已成为当今国际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特种机器人的国内外 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了特种机器人的特点、共性技术和基本科学问题,并对我国特种机器 人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专家简介:朱秋国,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讲师与硕士生导师,2017年IDC Robocon国际机器人大赛执行主席,IET(工程技术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仿人机器人、腿足跑跳机器人、柔性机械臂、以及康复外骨骼等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仿人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和运动规划是仿人机器人研究的两大研究领域,对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大作用。在图像的预处理过程中,进行图像去噪采用的是基于分数阶积分的去噪方法来进行的,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能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保留原始图像中的关于边缘和纹理的信息。针对传统的SIFT点匹配算法效率较低,匹配速度慢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区域增长的SIFT点匹配算法。这种算法可以在匹配可靠性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显著的提高匹配速度。在仿人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方面,针对仿人机器人传感器对障碍物感知局限性的问题,采用信息窗口的算法。这种算法改进仿人机器人对障碍物的感知算法,使仿人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做到无碰运动。  相似文献   

11.
陈刚  宿建乐 《今日科苑》2010,(14):38-38,39
双足步行机器人发展至今,不自然的机械步态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变,且一般依赖大力矩、高增益的反馈驱动系统以及上层的轨迹规划和姿态平衡控制来实现稳定双足步行。由于采用复杂控制策略和驱动系统造成机器人能量使用效率较低,而且不利于研究人类自然、高效的行走机理。本文旨在为欠驱动双足步行机器人提供稳定,可靠的关节控制器解决方案,以达到快速、精确控制,实现仿人类的动态稳定、自然高效步行。本文主要包括介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的硬件系统设计,基于Hebb学习的单神经元PID算法在机器人关节控制器控制策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7月4日,浙江大学“ZJUNlict队”师生与足球机器人合影 7月4日,记者走进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探访日前在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中夺冠的“ZJUNlict队”。 6月30日,在荷兰埃因霍温落幕的2013年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水之队”获中型组冠军。而经过激烈角逐,浙江大学“ZJUNlict队”在点球大战中以7:6战胜老牌劲旅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小型组冠军、,浙江大学队还获得了小型仿人机器人组季军、、据介绍,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主要围绕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有关控制理论与智能系统、分析仪器与生物传感器、机器人、网络与可靠性技术等科学和技术问题展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面向国家目标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伦理的进路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机器人是否可以发展出人工的道德能动性,其伦理建构可分为机器人伦理和机器伦理两种平行的进路:机器人伦理学和机器伦理。机器人伦理关注的是,在机器人没有自主性时,与之相关的人的责任和他们应遵守的伦理准则。机器伦理则试图在技术上构建一个新的伦理愿景,让机器人有可能发展为自主的道德能动者,从而使我们可以教会他们分辨善恶并以符合伦理的行为与人相处。  相似文献   

14.
图晓天下     
1."福娃机器人"欢迎您 2月20日,北京汉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出以福娃为形态的仿人形机器人."福娃机器人"可以表演立正、招手、欢呼和鼓掌等姿势,甚至可以完成奥运会项目的相关动作.  相似文献   

15.
不单是肌肉缺损的人需要肌肉,纳米机器人、太空机器人也需要肌肉,甚至正常的人也需要另外附加一些肌肉来壮大自己……他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肌肉?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20)
文章从机器人仿人灵巧手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趋势、申请地域、申请人、主要技术构成等角度,对相关专利申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仿人灵巧手技术已逐渐成为机器人领域研究热点,近五年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国内大专院校,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上个月,众多的机器人迷和足球爱好者齐聚在了美国亚特兰大的佐治亚技术学院的校园,参加了一场为期10天的狂欢——第11届世界杯机器人足球赛,也就是RoboCup2007。本届比赛有超过20个国家的358支队伍参赛,举办比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观看机器人运球和射门,而是刺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最终实现在2050年机器人世界杯的冠军球队能够击败人类世界杯冠军球队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关于机器人应用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可能引发的种种伦理问题也日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本文简要分析了军用机器人、儿童看护机器人和助老机器人导致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伦理问题,并认为应该对机器人进行伦理规制,而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机器人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人。  相似文献   

19.
医疗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手段和过程提出的精准、微创、高效及低成本等方面的更高需求,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也获得了各国的极大关注,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医疗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功能康复及辅助护理等方面,但随着重要技术的突破和进展,未来机器人技术有可能会应用到医疗健康的各个领域。医疗康复领域越来越倾向于人与机器自然、精准的交互,近年来,以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及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技术突破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方法,将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工作,并将在医疗康复方面孕育出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突破。社会需求、技术革新和人机智能融合极大的促进了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医疗康复机器人涉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特殊领域,存在潜在的经济市场,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也需进一步大力开展医疗康复机器人的研发,推动该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应对我国国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医疗、康复及老龄化)。  相似文献   

20.
刘工 《科学大众》2000,(2):22-22
据联合国的一项调查,1998年全世界正在服役的工业机器人约75万台,2001年预计可达88万台。调查特别指出,进入21世纪后,机器人将向高层次发展,非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速度将大大高于工业机器人,普及服务型机器人将成为新世纪人类享受现代化科技成果的重要特色。法国早于20世纪踟年代末开始试用护理残疾人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装有一只能活动的6轴手臂和2只能夹住东西的手指,它能为残疾人倒水送水、开收音机、放录音唱片、打电话等。机器人可以走动,残疾人通过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