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时新 《新闻爱好者》2010,(11):112-113
在生产活动中,媒介组织不但要生产出好的媒介产品或服务、设定适当的价格、建设方便消费者购买的渠道,而且还要非常注重把媒介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传达到媒介市场中去。  相似文献   

2.
家电下乡,特别是媒介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下乡,有利于社会公众的媒介信息素质的提高。媒介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价格水准影响着媒介普及的进程。媒介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价格壁垒是信息时代的"闭关锁国",容易造成新的"知沟"。拆除媒介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价格壁垒,可以解放社会公众对信息产业的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广告活动中,大众媒介在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充当媒介,将产品、企业、服务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从而沟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起着  相似文献   

4.
媒介技术变革带来了复杂多变的网络融合性媒介环境,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在这一纷繁的媒介环境中经常性地表征着网络娱乐、社交及狂欢沉迷等失范的一面——大学生所处媒介环境及其媒介行为失衡成为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依据媒介环境学生态理念推导"媒介技术(偏向)-媒介环境(偏向)-媒介认知和行为(偏向)-媒介素养(偏向)"范式,进而论述通过建构满足大学生身份角色需求的媒介生态(技术与文化生态为主)环境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发挥环境对大学生的涵化作用,帮助其改善自我媒介环境,以及改善媒介认知、消费和(创新)应用行为——即媒介生态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荣晓曼 《新闻界》2012,(8):68-72
传统媒介价值增值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媒介的本土化生存与发展,是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本文以西安《华商报》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报纸媒介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及价值增值问题,即数字媒介冲击下报纸在内容产品的创造、生产等方面做出的调整和改变,并据以思考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该如何定位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探索中国报纸未来的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6,(1):12-18
媒介间性(intermediality)作为一个年轻的学术术语已有二十余年历史,但其与媒介融合发生联系却是一个新现象。本文通过梳理媒介间性的概念历史及其在人文社会学科各领域形成的不同研究路径,讨论其在传播学领域形成的新内涵。媒介间性理论可以作为媒介理解媒介融合的另外一个维度,它视媒介文化为融合主体,考察新旧媒介在冲突中对话、在协商中共谋的动态,以及两者合作共建主流价值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的双重角色:冲突与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当代传播》2000,(4):21-23
(一 )媒介的双重角色媒介的双重角色并非是今天突然产生的 ,也并非中国独有。可以说 ,媒介从它产生至今 ,一直身兼双重角色 :一方面 ,对社会而言 ,它是为大众服务的公共产物 ,因此它要做社会公正的代言人 ;另一方面 ,就它自身来说 ,它的生存靠的是出售精神产品给受众 ,也就是说 ,它不是免费的公益事业 ,要有产品的成本观念 ,要靠回收投资来养活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又兼有谋生者的角色。媒介的双重角色之间既有矛盾和冲突 ,也有互补和制约。矛盾和冲突之处是 ,社会公正代言人的角色要求媒介不能有私利 ,要尽可能服务于大众 ,而商人的角…  相似文献   

8.
宋宣谕 《新闻传播》2014,(2):264-265
融合新闻趋势下,新的媒介传播格局促使信息传播转向以需求划分的类型化,新闻工作者也从提供信息转为提供服务,各个媒介努力实现资源增值,新闻媒体通过各种内容和产品的整合,提升了新闻的品质和价值,使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通过不断的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本文旨在分析融合新闻趋势下新闻记者的培养方向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众媒介赢得市场的竞争策略有多种表现。这些手段包括用广告塑造媒介及产品形象、增加媒介产品的品种、提高服务品质、降低媒介产品价格以及营造市场垄断地位等等。上述手段的共同特点是媒介运作愈来愈呈现出商业化特点,大众媒介的阅听人被看作消费者,而媒介把目光主要瞄准在如何更好地运用资本来控制大众媒介的消费者。在我国大众媒介的产业化进程中,价格作为争取更大市场空间的竞争策略尤其引人注目。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使得媒介市场烽烟四起。然而价格战给媒介竞争究竟带来了什么?是促进了媒介市场的良性发展,抑或是相反? …  相似文献   

10.
段京肃  段雪雯 《当代传播》2011,(2):47-49,53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时媒介的控制权力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现象已经为社会所关注.本来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介,事实上在不断地拉开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面对大众传播市场的大众传播媒介所说的话(传播内容)却只是为受众中的一部分人服务的.媒介为谁服务的决定性因素同社会精英阶层的需要和观念联系在一起.那些真...  相似文献   

11.
对媒介产品生产过程而言,如何获取信息无疑是决定产品内容与倾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信息来源渠道的研究,既可以折射出媒介从业人员自身的价值观,又可以反映出在社会乏迁背景下媒介从业人员在市场化过程中,其价值观与职业身份、职业地位及其职业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塑造正在成为学界和业界日益关注的话题。 所谓电视媒介品牌,是指品质、服务、市场被受众普遍认同的电视媒介产品或机构,同时也是电视媒介对其品质、个性和核心价值的承诺保证。简言之,电视媒介品牌是受众对电视产品的普遍认同和媒介对受众的承诺保证。作为品牌的电视产品应具有独特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在广告活动中,大众媒介在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充当媒介,将产品、企业、服务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从而沟通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起着广告媒介的作用。除了一些大众媒介、日益兴起的网络媒介外,还有着包括楼宇液晶电视、卖场终端电视、手机电视等更为分众化的媒介。  相似文献   

14.
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媒介融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过程。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内容和服务应是媒介最重要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5.
国际竞争力是依据市场经济理论,从经济运行的事后结果和未来发展潜能上进行测量和比较.它一般包括决定经济运行的各种客观因素和体制、管理、政策、价值观念等主客观条件,从而可以对一国或一国内的具体产业之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作出系统全面地反映和评价. 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有国家传播竞争力、媒介产业(如电视业)竞争力、媒介(如电视台)竞争力以及媒介产品(如电视频道或电视节目)竞争力之分.  相似文献   

16.
从源头上说,媒介涨价的合理支持点,应该是动态经济环境上升时期的媒介产品或服务本身价值的提升基于这样的经济基础和广义服务基础,涨价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7.
与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相伴的是人类对媒介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除麦克卢汉持有著名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论断外,媒介环境学家苏珊·朗格、刘易斯·芒福德、保罗·莱文森、德里克·德克霍夫等均有媒介延伸思想。他(她)们的思想中包含有"媒介是生命的延伸"、"媒介是媒介的延伸"、"媒介是世界的延伸"三个论断,这三个论断指出了未来媒介对人类三个方面的延伸趋势。未来大数据的意义在于分析、转化数据为这三个方面的延伸服务。媒介技术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媒介延伸理论所具有的指引未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曹鹏 《新闻记者》2002,(1):24-26
媒 介在国内经济领域构成一个发展迅猛的行业。媒介机构在市场运作中 ,必然会出现对上流、下流行业的需求。除了自身主体业务之外 ,很多边缘业务或配套服务 ,势必要从媒介外部寻求合作 ,于是 ,专门针对媒介业进行定向服务的新行业便应运而生。从过去的广电器材、纸张、印刷物资的供销 ,再到广告代理、发行代理 ,传统的媒介相关服务业已经不能满足媒介的需求 ,于是 ,一些更符合国际市场运作模式的、智力与文化含量更高的业务形式便相继浮出水面。新闻传播专业书友会成立新闻传播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可以说是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胡泳 《新闻界》2020,(2):12-17
世界上的产品和服务共有三类:搜寻品、体验品与信用品。在媒介产品中,娱乐产品更多体现为体验品,而新闻产品除了体验品属性,更多体现为信用品。将媒介产品作为体验品来提供,就是将焦点从生产者和交易的角度转移到用户和使用环境的角度,因此,也就是从交换价值转移到使用价值。而将媒介产品作为信用品来提供,则需要专业性的新闻文化与品牌声誉机制相互增强。  相似文献   

20.
媒介环境学认为:各种媒介构成了人类生存生活的环境, “媒介即是环境” “环境即是媒介”.媒介环境学的观点隐含了社会、媒介和人(受众)三者间的关系:人生活在媒介建构的环境中,媒介是反映社会的镜子;媒介环境影响着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而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最终又反作用到社会的运行.透过媒介环境学这一门新兴的学科,对“走转改”进行透视,可以发现“走转改”带来的是媒介环境的变化、媒介结构的重构、媒介文化的再造,从而生成一个人、社会、媒体和谐发展的媒介生态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