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权利 在现代法治社会,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舆论监督主体享有的权利,是法律支持并保护的公民和法人(包括新闻传媒)实施舆论监督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界运用舆论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方面有很大作为,新闻工作者以各种方式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一批因舆论监督而声名鹊起的名牌记者;但也有一些记者因舆论监督而对簿公堂。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的偏差行为及其它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促使其修正错误。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  相似文献   

3.
李禾丰  李艳 《声屏世界》2010,(12):25-26
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某种程度上是党政权力的延伸或对这种权力的补充。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文件、会议、党内工作条例等形式对新闻舆论监督做出了相关规定和要求。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为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有力的政治保障。作为舆论监督主体的新闻媒体.既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又要认清当前的形势.深刻认识加强和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发挥好反腐倡廉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报业的快速发展,新闻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民众的高度关注,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新闻摄影手段来开展舆论监督,正确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在舆论监督中创新地发挥新闻摄影独特的视觉形象价值及传播力量,与文字相得益彰,形成强有力的新闻舆论监督合力,扩大受众面并为更多的群众所接受,从而充分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是当前新闻从业人员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对审判机关进行舆论监督,促使审判机关依法裁判是社会监督的体现,也是一种特殊的民主监督形式。新闻监督与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的关系新闻监督以其监督面广、反应快、影响面大、作用力强而使公众实现言论自由和知情权,而人民法院作为我国的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则是我国法律赋予的权力。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第一  相似文献   

6.
郭卫东 《现代传播》2003,(5):121-122
新闻舆论监督需要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坚持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 ,依据一定的规范来进行 ,这是开展舆论监督的前提。但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践中媒介和记者常常遭遇新闻侵权诉讼。何为新闻侵权 ?是指新闻单位或个人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新闻电影等新闻传播工具 ,以故意捏造事实或失实报道的方式向公众传播有损公民、法人及其它单位合法权益的不当内容或法律禁止的内容 ,从而破坏了公民或社会组织的真实形象 ,降低对他们的社会评价 ,影响公民个人宁静生活和尊严的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新闻侵权诉讼被用来作为对抗…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闻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向来非常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要支持新闻媒体的采访活动,基层单位不得封锁消息、隐瞒事实、干涉舆论监督。如何正确地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成为新闻从业人员责无旁贷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体,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新闻舆论监督属于舆论监督的狭义概念,即指公民享有依法运用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传媒作为舆论手段是一种社会利器,它能够捍卫真理和正义,鞭笞腐败和邪恶,对权力组织和整个社会起到批评和监督作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国家和人民的舆论机关,在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威力。本文在探讨批评与监督原则形成的背景和过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意义、特征和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要手段的新闻批评的特点及其工作方针和原则,论述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的关系,以便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和  相似文献   

10.
赵浩嵩 《视听界》2012,(5):92-94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正确认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和作用(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社会监测和社会控制职能。新闻舆论监督反映时弊,反映公众对问题、事态的  相似文献   

11.
张萍 《今传媒》2012,(12):29-30
新闻舆论监督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乱纪以及不良行为,通过新闻报道揭批,达到惩恶扬善,保证社会良好运行秩序的手段,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在体制、机制、舆论监督环境等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吸收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出几点建议:推进我国的政治和新闻体制改革,给舆论监督空间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完善新闻立法,建立和健全媒体从业人员的保障制度,规范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法律管理网络舆论,有效合理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现代社会权力制衡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其对秩序化、法制化社会的呼唤,新闻舆论监督因其特有的影响力和规范力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历史上其他社会类型舆论监督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延伸和运用。在确定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模式后,新闻舆论监督被列为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和权力机制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3.
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传播媒体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机构别个人),公共政策进行评价与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功能多样化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民主的理念,是言论自由的表现.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的标志之一。舆论监督的实质是将国家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党和政府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从事国家管理的公民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它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力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机构通过媒介对社会行为进行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的范畴。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一起构成社会监督网络体系。但新闻舆论监督与其他形式的监督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特定的,只有新闻机构才能进行,这里指的新闻机构既可以是电台、电视台,也可以是报纸、刊物,但不管哪种新闻机构都必须具有合法性,即经过国家新闻管理机关审查批准,具有许可证。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舆论监督深受群众欢迎,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这固然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进步的可喜现象,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既实施舆论监督,又顾及到社会效果,不使媒体自身和新闻从业人员处于被动地位。这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问题,笔者试着就此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邱慧 《声屏世界》2006,(5):55-56
舆论监督工作从本质上说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监督。①《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明确表述“:广播电视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两种阐述都表明了新闻媒体是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权力。作为工具,就必须思考如何使它有效地操作;作为权力,就必须有效地对它进行限制和监督,防止腐败的滋生。而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则是能使这个工具有效操作、权力不会滥用的重要保证。新闻职业道德出位现象及其原因分析不论我们如何回避,中国的媒体确实已经进入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李鹏委员长接见外国记者时说,中国的《新闻法》即将出台。传媒闻讯,莫不欢欣。长期以来,新闻从业人员履行舆论监督,屡屡受阻。恶意诉讼名誉侵权,动辄得咎,官司缠身。究其根由,无法可依也。任何一部法律的基石,均源于实践,新闻和司法共同关注的课题是“舆论监督与社会公正”的关系。由此引申出“舆论监督与名誉侵权”、“舆论监督与司法腐败”……等等,拓出广阔的议论空间。因此,本刊开辟专栏,特请专家学者,对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本期推出参与“《工人日报》深圳官司”四年的曾晓明先生的《舆论监督与名誉侵权》一文,以飨读者。欢迎关注舆论监督和《新闻法》的人士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8.
新闻监督报道受众不满意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论监督研究”课题组,抽取全国9个省(直辖市)作为调查地区,对新闻从业者和广大受众进行抽样调查(见《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5期《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中有3点应引起重视:1、普遍反映舆论监督对象的层次偏低,批评最多的是“行业不正之风”,舆论监督最多的是“一般干部”。2、舆论监督报道一般化,监督力度不够。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舆论监督报道“不敢碰硬”、“批小不批大”、“只打‘死老虎’不打‘活老虎’”等。3、新闻从业人员普遍反映舆论监督难。  相似文献   

19.
即使在新闻界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性报道,就是匕首、投枪、刺刀见红。衡量一张报纸有没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主要看有没有直接批评什么、或批评性报道有多少。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以偏概全、对舆论监督理解简单化了。所谓舆论监督,就是指社会公众尤其是新闻从业人员在了解有关社会事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新闻媒介来参加、影响、威慑和制衡公众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这说明舆论监督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评论,是舆论监督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依法通过媒体将公共权力部门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出来,以舆论的力量达到约束和监督的目的,具有时效快、辐射面广、透明度高、震慑力大的特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这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下,新闻舆论监督既是新闻媒体的热点,也是难点,笔者就媒体从业人员如何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