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都反映了司法不公的社会现实.因作者身份地位有别,前者的叙述角度以民为本位,后者则以官为本位;前者感情激愤,后者情怀温厚.以民为本位,冤狱惊人耳目;以官为本位,疑狱费人思量.昭雪冤狱,则寄希望于清官;辨析疑狱,则感叹于狱情之万变.一个批判的是体制,官虎而吏狼,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个思考的是狱情,吏、役与讼师成干扰司法之元凶.  相似文献   

2.
《南柯记》与《人生如梦》这两部剧都是以梦幻来演绎人生,汤显祖和卡尔德隆虽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却都在梦幻中阐释了他们的宗教主张,试图在宗教的世界里探寻人生的意义。他们的作品里暗含着他们自身的宗教体验,从"灵魂永存"到他们"理想"中的宗教世界,以及"顿悟",这一过程都在他们的"梦中"一一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石君宝的《秋胡戏妻》①是一部流传非常广的杂剧,其主要表现了在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之下,女性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妻纲"对她们的压迫,以及她们反抗这种压迫而不得的社会现实,其中还反映了当时普遍的社会矛盾。京剧《桑园会》②则是在《秋胡戏妻》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前者既有对后者的继承,同时也有很多创新的地方,使得两者之间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并称“爱情双璧”,二者都是以青年男女大胆主动追求美满婚姻爱情、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为主题。他们的敌对势力异常强大,尽管杜丽娘与崔莺莺、柳梦梅与张生、春香与红娘在性格上千差万别,但他们最终都通过共同的奋斗与合作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其中有着新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乔治·桑都持有明显的理想主义创作心态。二者的代表作品《边城》、《魔沼》显示出诸多相契之处。一方面 ,以其乌托邦色彩、返朴归真情结直抵人类文化的共性一隅 ;另一方面 ,以其自然生命理想与原始人伦理想展示出共同的艺术个性。而由来已久的中西文化差异也决定出《边城》、《魔沼》间明显的差异 :前者弃置现实 ,深含沉迷理想 ,力避现实阴影的无奈情绪 ,后者心系现实 ,凸现抗争之气  相似文献   

6.
以佛教、道教为主的宗教,既在思想观念上影响着曹雪芹、高鹗的创作,同时也对《红楼梦》的想象世界及叙事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红楼梦》的梦幻叙事方式,与宗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优秀剧作。通过将两剧时代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及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显示出不同时代的特殊文化意义,展现了两位叛逆女性以“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思想过程及叛逆性格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伤逝》和毕飞宇的《相爱的日子》都是描写时代青年恋爱生活的优秀短篇小说,它们具有相同的情节模式,揭示的问题也具有相似性,不同的是,前者意在反抗绝望,后者则是认同现实。  相似文献   

9.
《野草》着眼于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又超越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传达出难以言说的苦痛和荒凉寂寞,以及源于心灵世界反抗虚无和反抗绝望的精神力量。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解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时加以发挥,提倡酒神精神说。《野草》中反复言说的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与酒神精神有内在契合。作品在梦境、醉意和大笑中展示出因与生命的荒诞和虚无做绝望抗争而产生的悲剧性美感。  相似文献   

10.
《野草》着眼于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又超越现实历史和个人生活,传达出难以言说的苦痛和荒凉寂寞,以及源于心灵世界反抗虚无和反抗绝望的精神力量。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解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时加以发挥,提倡酒神精神说。《野草》中反复言说的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与酒神精神有内在契合。作品在梦境、醉意和大笑中展示出因与生命的荒诞和虚无做绝望抗争而产生的悲剧性美感。  相似文献   

11.
吕小莉 《文教资料》2010,(33):17-18
本文立足于《荆棘鸟》与《穆斯林的葬礼》两部小说文本。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宗教和性格两个方面分析两部小说爱情悲剧成因的相似点。  相似文献   

12.
王宁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7):123-127
《红楼梦》和《汤姆·琼斯》分别是代表18世纪中国和英国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两部作品。二者都以爱情为主题,却分别展示了中、英两种文化下意识形态的不同:一种是在家族制影响下的个体力量薄弱,另一种是个体本位影响下的个体意识强烈。正是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两部作品中截然不同的爱情结果。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梦幻描写虽简朴单一,但其开创之功实不可没.《楚辞》踵事增华,其梦幻描写趋于繁富细腻,神灵怪异任遣笔瑞,艺术空间宏阔辽远,极利于表达屈原那激越奔效的浪漫情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楚辞》的梦幻描写多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性特征,有时还体现出较为浓厚的“梦魂说”宗教观念,但屈原所精心营构的梦幻世界,无不深刻烙铸着现实社会内容的清新印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经》、《楚辞》共同开创了中国梦幻文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文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梦幻学的源头之一。《诗经》梦幻描写虽简朴单一,但其开创之功实不可没。《楚辞》踵事增华,其梦幻描写趋于繁富细腻,神灵怪异任遣笔端,艺术空间宏阔辽远,极利于表达屈原那激越奔放的浪漫情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楚辞》的梦幻描写多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性特征,有时还体现出较为浓厚的“梦魂说”宗教观念,但屈原所精心营构的梦幻世界,无不深刻烙印着现实社会内容的清新印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经》《楚辞》共同开创了中国梦幻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叶蔚芳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1):61-64,74
《雪国》、《死者》两部作品围绕着多雪的冬季表现了相似的主题,即生死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概念,而是相互依存转变的。与此同时,两部作品在审美取向上又表现出不同的追求,前者着力体现出一种幽玄淡远的东方情怀,而后者则体现出一种理性的现实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后期的爱情戏剧,两部作品都表达了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的主题,本文拟从人文思想关照下的角度来比较《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中主人公的艰难爱情。  相似文献   

17.
封建社会末期的东西方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在本质上并无不同。比较《十日谈》和《红楼梦》,前者露骨谈性,有纵欲主义之嫌;后者隐晦说情,重在"意淫"。两部作品中,女性的处境不同,但实质都是昭示当时东西方女性的低下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两部民歌体叙事长诗既有很多共同之处,又风格各异。前者重叙事,突出“信天游”的原汁原味,地域特色浓厚,人物刻画类型鲜明;后者重抒情,有歌剧味道。强调思想教育性,在民歌运用上有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和《天路历程》是中西方两部同以宗教取材的古代神话小说,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试图将《西游记》与《天路历程》进行比较,从中挖掘出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的地方,并作一个简单地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20.
李雁昆 《文教资料》2013,(32):74-7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两部作品对于女性的爱情都作了出色的描写,并且蕴含深刻的意蕴。前者是激情的倾诉,后者是含蓄的批判。本文主要介绍两部作品中女性的爱情悲剧,并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爱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不同的文化下具有一定关联性的两部文学作品中女性共同的爱情心理。同时,从两部作品差异当中比较两部作品中女性爱情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两部作品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