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哲学是文学的灵魂。《庄子》是一部用文学形式表达哲理的著作,它的哲学思想和思辨特征更是明显地决定着它的文学表现。同时,它奇谲诡怪的艺术特色也突出了整个哲学体系的诡论性与复杂性。本文拟就《庄子》的哲学核心与文学表现的内在联系,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蔑视权贵,主张“无用”,表现在哲学思想中就是追求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这些抽象的思想,庄子赋予它以形象的文学因质,即丰富的想象和超现实的夸张、大量采用寓言、丰富多彩的譬喻等等,最能体现《庄子》文学特色的文章就是《逍遥游》,本文就是以《逍遥游》为视角,管窥庄子哲学思想中的文学因质的。  相似文献   

3.
"大鹏"形象源于《庄子.逍遥游》,不仅点染了庄子"无待"的哲学思想,而且以其自由的个性及雄伟精能的力量成为后世文人自况或抒怀的最佳形象。庄子之后的许多文人都曾刻画过大鹏形象,其中,李白以其浪漫恣肆、傲岸俊逸的人格魅力独领风骚。李白的《大鹏赋》专注描述了"大鹏"的奋勇激昂,宏奇壮伟。磅礴傲岸的"大鹏"已从庄子的哲学意象转化为具有独特含蕴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4.
《庄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与哲学共生不离的典范,《庄子》的文学思想和艺术创造皆与其哲学之“道”的内涵密切相关,其中的艺术形象皆是合于“道”、归属于“道”并体现着“道”的意象。《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之作,在整个庄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逍遥游》中的“鲲”、“鹏”形象是《庄子》哲学理念、文学思想的奠基性意象,它不仅是庄子浪漫主义文学的象征,也是庄子哲学思想“道”的表述。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通常对“鲲”、“鹏”形象的文学性的阐释和把握较多,  相似文献   

5.
《庄子》描绘了形形色色的畸人形象,如支离疏、哀骀它、佝偻丈人等,他们有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外在体现。《庄子》在塑造畸人形象时,主要采用了陌生化手法.使得畸人形象鲜明而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6.
试论《庄子》畸人形象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是一部以文学手法阐发哲学思想的奇书。全书塑造了一个庞杂而奇特的形象系列,其中出现最多的人物是畸人,即形体残缺或极度丑陋的人。如果我们对这类人物形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丑”的表层上,那实在有悖于庄子的良苦用心。庄子思想之深邃、眼光之独到,就在于关于超越那种表面形式上的和谐,用不和谐甚至是对立的形态,来表现更高层次上的和谐,来揭示畸人的内在精神美。  相似文献   

7.
叶进 《教育文汇》2003,(8):36-36
高中语文课本节选的《逍遥游》(第一节)反映了庄子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也体现了庄子哲学思想的最根本支点。《逍遥游》既是一篇哲学论文,又是一篇杰出的文学作品。它是以哲学为强健筋骨,而以文学为丰满血肉的巨篇宏章。  相似文献   

8.
《庄子》这部古典文献的出现,突出地标志着在我国战国时期,我们祖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在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与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哲学思想方面,《庄子》无疑地是起了消极的作用;而在文学语言方面,它却起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文学造诣是可以和同代  相似文献   

9.
《庄子.逍遥游》精心营造的神人形象是中国哲学思想向文学形象过渡的重要一环,它所揭示的文学类型意义影响深远。神人具有内圣外王的特点。在意境论意义上,内圣指向大而美的艺术风貌,神人踪迹无定的特征丰富了文学想象,使文学艺术表现力向幽深和邃密方向发展;外王则要求大而美的意境内涵须有现实世界的"事"经验充盈其间。用禅境或神韵来阐释意境,是理解中国古典意境论的偏隅之见。  相似文献   

10.
《齐物论》的谋篇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物论》是庄子阐述相对主义哲学思想的著名篇章,又是其精湛文学笔法的具体表现。本文试图从整体上对此文的谋篇之法作一浅析,以显庄子用笔之奇,文思之妙。  相似文献   

11.
庄子《逍遥游》中塑造了一个非凡的形象——大鹏,然而,人们对大鹏的形象解读,却有问题。一方面,人们直觉到庄子对大鹏形象是赞美的,而另一方面,却又认为庄子视大鹏为“有待者”,尚未进入逍遥游的境界。大鹏是庄子为说明自己追求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而塑造的一个铺垫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李白不但有大量诗歌传世,还创作了很多高质量的文章。李白的文章从数量上和质量上看在盛唐都属上乘,堪称盛唐骈散文创作的一个高峰。李白的文学成就与李白对前代文学的继承密不可分,而《庄子》则是李白学习的一个重点。李白文对《庄子》继承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庄子》中的神话故事充实了李白文的内容;二是《庄子》的哲学思想对李白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李白文展示出了大量的道家思想,如齐物论、道家的时空观以及功成身退的思想等等,这些道家哲学思想丰富了李白文的思想内涵,其中齐物论还为李白文提供了辩证的思维工具;三是《庄子》汪洋恣肆的文风对李白清雄奔放文风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庄子一生参悟世事人生,研究万法常道,其哲学思想充满了对事物内在本质的深刻见解,蕴含着对教育规律的鲜明认知。用庄子的哲学思想审视政治课教学,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及层次性。一、彼必相异《庄子·骈拇》中说:"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人要想违背万物本性,强求一致,是徒劳无益的。《庄子·至乐》中有一个故事:"昔者海鸟止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杰出的天才,庄子不仅创造了很多迷离惝恍的寓言形象,也创造了很多不合于世俗审美标准的畸人形象,以《德充符》篇最为突出。通过对这些畸人形象的分析,可以更深入解读庄子的思想。庄子笔下的畸人形象是战国之世社会的真实写照,隐含着庄子对于时代无奈的不满和控诉。同时,畸人形象以其特立独行的存在,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15.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代表庄子思想和文学成就的《庄子》一书,对后世的哲学、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谈到庄子的文学成就,必然要涉及到他的哲学思想、人生观等问题。限于篇幅和水平,本篇仅对相关本题旨意的哲学思想和对人生的态度作一点简单的说明。庄子生活在社会斗争极其复杂和极其尖锐的社会变革时期。社会复杂而尖锐的斗争无情地逐渐破坏着社会生活的现状。庄子深刻地体察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阶级的局  相似文献   

16.
陈欣  乐帧益 《培训与研究》2006,23(11):16-17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富文学色彩的一部。其中的动物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功能角度对书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也从塑造方法出发考察了《庄子》动物形象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正> 庄子,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令人瞩目的人物。其文为“百家之冠”,堪称我国古典文学中“独步的文笔”。自称其文“寓言十九”,《史记》也说他“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正是这些寓言,表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形成了庄子论文的特征。我们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寓言,就没有《庄子》。庄子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体文。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以寓言的运用著称。该书中的寓言文本具有密度大、与文章主旨融为一体、具多层意蕴、形象大于思想、运用的艺术手法多样等特点;寓言中的人物形象众多,有逍遥者、劳动者、残疾者、丑恶者、庄子形象、拟人化形象等等。因此,谈论中国的寓言文学,《庄子》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相似文献   

19.
《诗经》婚恋诗所表现的两性美,呈现出由重生理、重官能到重伦理、重精神的层次性特点,形成了令色与令德结合的审美观,确立了以"君子"和"淑女"为标志的审美标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人体之美,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建立了两性美的标准。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爱情婚姻生活,也给后世文学形象的塑造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_庄子浅注_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书系我院中文系曹础基著,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春即将出版,约四十万字.《庄子》是我国先秦重要典籍,不仅有丰富的哲学思想、生动的寓言故事,而且语辞章法新奇瑰丽、仪态万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古来评注《庄子》的专书数以百计,建国以来亦出版了部分篇章的新注,但对《庄子》的解释、评价还分歧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