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日本中间文学第一人"的渡边淳一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有些日本媒体评价他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但是他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美丽动人、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都体现了渡边文学对现代女性的关注。基于此,通过对渡边文学中女性具体形象的分析,来探索渡边文学的精髓,进而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渡边文学中男女两性地位及性别意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月枝 《文教资料》2007,(23):118-120
被称为当代情爱文学大师的渡边淳一,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恋爱小说《一片雪》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笔下的理想女性.日本人独特的季节感、插花艺术、传统特色的和服等都是塑造女性美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白雪覆盖下的幽暗和壮丽--渡边淳一小说的死亡美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渡边淳一小说中对死亡的处理方式是非常独特的.这体现了渡边淳一小说中的一种死亡美学.渡边淳一总是精心设计主人公的死亡方式,使死亡变得诡异而妖艳,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美学趣味和生命感受.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当代情爱文学大师的渡边淳一,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恋爱小说《一片雪》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笔下的理想女性。日本人独特的季节感、插花艺术、传统特色的和服等都是塑造女性美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渡边淳一小说中对死亡的处理方式是非常独特的。这体现了渡边淳一小说中的一种死亡美学。渡边淳一总是精心设计主人公的死亡方式,使死亡变得诡异而妖艳,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美学趣味和生命感受。  相似文献   

6.
白先勇和苏童都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 ,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 ,女性在他们笔下不再是空洞的能指。在对女性生存之痛的共同关注中 ,二者在女性命运舞台的设置上、人性善恶的趋向上以及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又呈现出一些差异。白先勇和苏童用各自独特的笔触描绘着女性世界 ,进而引发对女性命运的关照、对普遍人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多病的童年给苏童带来了独特的想象空间.他在创作中运用内心深处真切的情感来反映世界.他的关于精神残缺及人物命运悲欢离合的描写,反映了不为人关注的另一个社会侧面;他独特的女性视角、松弛的写作状态使女性形象自然而生动.  相似文献   

8.
池永文 《文教资料》2006,(27):78-79
苏童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苏童笔下的红粉有生存之痛,善恶之变,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苏童用独特的笔触,如同知音一般,描绘着女性内心世界,着力刻画了红粉女性的自轻自贱与魔性放浪,进而引发对女性命运的关照对普遍人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文化     
《钝感力》作者:渡边淳一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按照渡边淳一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当然拥有才能,但在他们的才能  相似文献   

10.
塞林格和苏童作为书写“成长小说”的大家,他们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少年形象。塞林格开风气之先并对苏童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后来者.苏童在少年成长背景、人物个性打造上和塞林格有很多相似之处。塞林格“成长小说”的少年视角叙事和语言风格也影响了苏童的写作.苏童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融合了自己的独特认知在这些方面又有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因此,苏童对塞林格既有借鉴也有超越。  相似文献   

11.
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婚外恋故事,在作品中不被人理解的男女主人公最终以生死相依的方式死亡,达到了他们“爱的极致”的目标,谱写了一段淋漓尽致的爱情悲剧,作品对人类文明中的爱情和婚姻探讨上有着鲜明的特色.本文从渡边淳一的婚恋观入手,在分析女主人公凛子和男主人公久木以及凛子与其丈夫、母亲的关系中,看出他对现代婚姻的思考和探索以及现代人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寻苏童的长篇小说《米》中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从女性身份的层面来审视《米》中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女性所承担的女儿、母亲和妻子的身份都出现迷失、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女性特质出现异化;其次是从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方式来探究《米》中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在《米》这部小说中,女性的反抗性和自身对男性的依附性也矛盾交织于一体,使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更加复杂深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苏童是当代小说界的瞩目人物,他的小说以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先锋化的写作姿态,赢得文坛的一片喝彩。但最为令人惊叹的是他对于女性异乎寻常的关注和想象,苏童从女性的视角,用女人的心理去写女人,通过对女性世界、女性形象和女性心理的描摹,在小说里汇聚了许多文学作品中未曾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因此被小说界戏称为"红粉杀手"。身处男性中心文化中的女性,被  相似文献   

14.
冯攀 《文教资料》2008,(28):220-222
文学界关于日本当代畅销作家渡边淳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男女小说"上,而忽略了他纯粹的医学小说的价值.渡边淳一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更明显地是通过他的医学小说<无影灯>表现出来的,活的时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的形式.他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死亡意识,是由他本人的医生经历,日本的文学传统和日本民族独特的生死观三方面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寻苏童的长篇小说《米》中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从女性身份的层面来审视《米》中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女性所承担的女儿、母亲和妻子的身份都出现迷失、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女性特质出现异化;其次是从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方式来探究《米》中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在《米》这部小说中,女性的反抗性和自身对男性的依附性也矛盾交织于一体,使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更加复杂深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宋艳 《文教资料》2007,(15):94-95
本文通过对苏童的代表作的深入分析,深刻地阐述了苏童小说中女性的悲剧起源:一方面,他承认男权社会对女性悲剧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他更关注女性自身所具有的弱点。正因为这个特点,才使得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悲剧色彩。在苏童笔下,我们看到的女性形象丧失了传统美、女性之间相互残害、女性对男性的盲目崇拜,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苏童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和苏童虽然不是同一时代的作家,但是他们在描写女性形象方面堪称文学界的两朵奇葩。两人皆不约而同的用犀利的笔锋揭示了被社会扭曲的女性,着重描写了她们性格的丑陋。但是由于张爱玲和苏童性别的差异,两个人在描写女性形象也各有其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林晓青 《文教资料》2009,(32):24-26
渡边淳一是日本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着重表现了事业有成后的日本中年男子在现代社会中的彷徨和无奈,展现了人性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本文从心理刻画和细节描写的使用上对渡边淳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曾在日本引起极大反响,该作品的主题以及作品包含的文化要素都满足了日本读者的期待视野。从期待视野的角度审视《失乐园》,能够揭示该作品在日本持续热销的原因,也为研究渡边淳一的情爱文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关于渡边淳一的研究,要么局限在情爱小说,要么拘泥于作者医生出身。笔者考察发现渡边淳一深受存在主义者加缪的影响,从而对一系列荒诞现象的本质——死亡,进行反思、反抗。反抗力量的虚弱与死亡本质的强大,两者不均衡的力量对比造就了渡边文学的特有张力。于是渡边利用这种反抗力量——爱,对性爱的极致追求与描写,在日本繁华表象后面的现代性碎片中寻求一点喘息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