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去年6月份的一天,一位茌平的农民在电话里告诉我:"我想给你说一声,你的文章里,有一个字写错了." "什么字?"我问. "一个是非的是字,你写成事情的事了."他说. 错了就错了呗,又不是看不明白.我有点不高兴,但还是装模作样,用感激的声音说:"没想到你看得这么仔细,谢谢你,感谢你对我们报纸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用身体验才能用心体会中央电视台一名记者在"新春走基层"中,曾坐火车再转长途汽车跟拍一个小姑娘从北京回河南老家,她陪小姑娘聊了一路.第二天,那个小姑娘给她发短信说,"谢谢你陪了我一天,让旅途不那么孤单.我以为记者只会问问题不会聊天,原来你们也会聊天呀."这个例子挺让人感慨.记者会跟家里人、朋友、同事聊天,可为什么一拿起话筒就不会了呢?关键在于关注点放在哪儿?关心的是片子,还是采访对象?是把采访对象当作关心的主体,还是只当成报道中的论据?  相似文献   

3.
一 我原来是山东第四乡村师范的学生,学校在山东兖州.看到中国军阀混战、社会腐败,我立志想找到救国真理.1937年日本人进了山东,学校就解散了,学生各奔前程.我回家后正好遇上共产党山东省委从城市(济南)转到农村,就在我们村附近,离我们村不到二十华里.  相似文献   

4.
世间最亲密的是亲情,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每当我翻看那一册册完整记录着我人生旅程的档案时,我就更爱我的母亲,感谢我的母亲。母亲是一位非常坚强、温和、善良、责任感很强的人。1954年至1961年七年中,我们姐弟四人相继出生。母亲白天要上班,工作干得很出色,下班又要照顾我们,  相似文献   

5.
为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回家给父母磕个头。(见1月23日《重庆晚报》)依我推测,该学院的大多数同学回家未必会给父母磕头,他们的父母大多也不会在意这事。毕竟,磕头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不过,“亲情寒假、感恩父母”这一寒假作业的主题很好——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6.
接到信与刊物的时候,我正以一个民工的身份,在离家八里的地方修水渠.工程有一万多人参加.从早上六点起一直干到晚上九点左右.刨土、铲土、抬土,比在家里干活时要急一些,吃饭是带上煎饼,咸菜.一口开水、一口煎饼.睡是睡在农家的小厨房,比较挤.我和本小队的社员同床共枕.这样干了五天,完成了八天的任务.回忆起来,那确是紧张苦战的景象.前天干完回家,想给您们回信.然而,对于新闻工作者下放锻练的特点,我茫然不知所答.我下来以后,只想到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干部,该如何锻练,却很少将"新闻"二字加上去考虑.也许  相似文献   

7.
奶奶今年90岁了,她有一个白色的软布小钱包,我小时候就发现她时常摆弄着看.奶奶舍得把家里的任何东西拿给我玩耍,唯独那个小钱包不行,至今我也没能细看过.多年来不管是她居住乡下老宅,还是随着我父母迁居县城楼房,总要随身携带着它.我曾多次试图索取这个小钱包,奶奶总会说:"给不得啊,这是我二哥留给我的念想."奶奶的念想,也就是我的二舅爷爷——抗日烈士付朝俊的遗物.  相似文献   

8.
学会感恩     
基督教有感恩节,那原本是感谢神的,由此延伸到尘世间的感恩。讨论中国是否应该设立这样的节日也许有"崇洋"之嫌,但是,可以肯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从来没有一所特别的学校开设感恩课,可是作为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我们受到的恩惠实在是太多了。父母给我们以生命,历尽艰辛养育我们,给我们以呵护和温暖,使我们得以成长,当然应该感谢。历史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我们思想和精神发展的沃土,应该感谢。革命前辈浴血奋战,创建了我们的共和国,应该感谢。享受着璀璨的灯光,享受着  相似文献   

9.
李大叔的房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我们档案馆查档案,以证明房屋继承人的身份来继承房子的事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但一个月也总有一两起.故事里李大叔的房本却是几经波折,得来不易. 李大叔今年56岁,家里兄弟姐妹六个,他排行老六.父母前几年就过世了,但给他们姐弟几个留了套老房子.姐弟几个当中,数李大叔家里条件最差.大家一商量决定老房子就给李大叔.  相似文献   

10.
程青 《出版参考》2005,(26):50-51
年秋天我回了一趟盐城,在一排排面目相同的楼房中我已经不能准确地辨认我父母的家.盐城我回得很少,因此对我来说变化是巨大的.记得读过一本书,里面写到一个人乘火车回到家乡,脑子里的火车站还是三十年前的景象.我循着记忆翻了几本书,但是没有找到出处.我到盐城的感觉大致与这个人相似.回去的当天妈妈陪我去了我读书的中学,还特意去看了我们以前的家.中学大体还是原来的模样,至少仍是中学这一点没有改变.里面多了许多新的建筑,而我看过之后就忘记了.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07,(12):45-45
有些,陡乐,有些幸运,我带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第一天的直播。终于,幸运观众揭晓了.是位大姐,在热线中她说:“我参与节目已经有一年多了,终于……”直到直播结束,我们都认为她只是爱看我们节目的普通观众。就在准备离开单位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明天幸运观众不会过来。因为此刻她的家里只有一个人。而让她从宜春赶到南昌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她失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颤.不知道这一年多的时间她是靠什么办法和电视机里的我们交流的。我也不知道她是怎样把那么多的平台号码准确无误地输入到手机里面的.也许她已经把这些深深地刻在心里。  相似文献   

12.
早在成为"图书馆人"之前,书一直是我和我先生"温馨小屋"的主角.无论是最初的单室套兼书房,还是后来两室一厅的客厅兼书房,书橱、书墙都是家里的一道"亮丽风景".每个到家里来的朋友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哦,好多的书,又大又高的书架,就象是开书店的."那时,我们生活在书墙之中.  相似文献   

13.
甜食派     
ee 《中国新闻周刊》2003,(36):78-78
甜食充斥着我的记忆,现在我能回忆起的美食,大多是甜食。小的时候家里没钱,糖果是过节才买的东西,早餐时冲牛奶用的奶粉就成了我的惦念。我常趁父母不注意,偷偷用勺子舀上一勺奶粉干吃。直到今天,父母也不知道这个秘密。有一阵妈妈把馒头掰开,中间抹上芝麻酱,上面浅浅地洒上一层白糖,给我们做早点,这种食物是我想念至今的美味。  相似文献   

14.
学会感恩     
1620年,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船舶,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迫害的102名移民,到达美洲.到那里的第一个冬天,移民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是心地善良的印第安首领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并教会他们种庄稼,第二年,移民们欢庆丰收的时候,规定了一个日子,这一天专门邀请印第安人一同欢度,载歌载舞,来表达他们对印第安人的感恩.后来,这一天在美国就成了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的感恩节,并流传至今.我原来并不知道感恩节有这样深刻让人回味的来历,我很感谢说给我这个故事听的人,也感动于感恩节这个温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刚会走路的时候就爬上台阶帮妈妈买酱油,4岁自己去幼儿园,8岁摆地摊赚钱补贴家用。她每天都是跑着上下学,她总跟自己说:“爸爸、妈妈在家里等我,虽然我不像别的同学有那么多的零花钱、穿漂亮衣服,但我有爸妈的疼爱,我心里觉得温暖。”这是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丈夫、妻子13年前自由恋爱结合到一起。妻子温柔贤淑,丈夫敦厚、宽容。女儿是家里的宝贝,她学习成绩优秀,她爱笑,她知道疼爱父母。但是,在这一家三口笑容背后,却是丈夫脑出血、冠心病、腰肌劳损,妻子严重类风湿。妈妈说,这个家多亏了年幼的女儿,是她撑起了家里的天。爸爸说,没有懂事的女儿,我和孩子她妈不可能活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郑旭 《民生周刊》2020,(7):74-76
三十而立,淬炼成钢。在驰援湖北、异地战"疫"的37天,丁思航获得了燃用一生的"锻造力量"。"大哥、大姐,明早我和同事们就回家了,感谢你们在这段时间对我们的关心和照料。"作为黑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应城分队队员,3月20日吃罢晚饭丁思航来到驻地宾馆服务台,与相处了一个多月的工作人员道别,同时发出邀请:"等疫情结束了,欢迎带着家人来北大荒做客!"  相似文献   

17.
因为没房我曾经被民兵抓进公安局吴新民,男,1955年出生,1981年结婚那时我们家有6口人,40多平米的三间平房,在院子里又搭了个厨房,在当时不算是很差的.我是老二,我哥比我早两年结婚了,住在家里,算上嫂子,家里就是7口人.爸妈住一间,我哥嫂住一间,剩下一间房里,我和弟弟睡一张稍微宽点的床,16岁的小妹妹在一个行军床外侧拉了个帘子.因为房子太挤,我经常不在家住,到单位的单身宿舍和同事挤着住.在我们那个年代,全国大多数单位都规定,职工只有结婚才能分到房子,但多数单位就是职工结了婚也没有房子可分,往往结婚后要排几年队,才能分到一间筒子楼里的房子.  相似文献   

18.
鹤坪 《今传媒》2004,(6):22-23
我出生在一个鞋匠家里。父亲是鞋匠,母亲也是鞋匠。父亲和母亲都是文盲,百分之百的文盲,比金子还纯粹。所以,我经常和母亲调侃:“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盲都培养出了作家!”母亲听了咧着嘴笑,咯咯地笑出了声音。我很感谢这一对以苦为乐、知足长乐的中国鞋匠。我想,多亏父母是鞋匠,倘若父母是官员或者读书人,那么世上可能就会多出一个没流的政客或不入流的酷吏,顶多出个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错过我成为作家的可能。冬天,一个戴着眼镜、蓄着剪发头的女人在我家门口拿出一本色彩斑斓的图画册问我:“这是什么颜色。”她笑得很慈祥,把手指向图画册上的一面红旗。我说:“红的。这是红的。”这样,我考上了小学。9岁那年,母亲承担起了给三条街道送牛奶的工作,不等天亮,我们姐弟几人推着哗啷哗啷的、装满奶瓶的车子走在雪地上,母亲拉着车子,一脚深一脚浅地穿行在老街老巷,我几乎就是从那个时候热爱上“老西安”的。我们送牛奶的那三条街,住着许多旧社会过来的妓女,她们有的已经“嫁汉”,她们的儿女有的就是我的同学。在一个天麻麻亮的冬夜里,我翘着脚跟把两瓶牛奶放在主人的窗台,窗内的景致倾刻使我惊呆了——屋里是敞亮的,里面挂满了红的灯、粉的灯,一个老妪坐在炕桌边跷着二郎腿,...  相似文献   

19.
正感谢各位朋友各位嘉宾,非常荣幸在美丽的珞珈山下和大家谈谈数字出版。今天可能是我这一年来最高兴的一天,各位嘉宾的演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今天上午方卿教授和范德韦尔教授的演讲,他们谈到的一些内容实际上就是多看苦苦追求和投入了巨大资金四年要做的事情。今天我想用多看的实践为二位教授所讲的内容做一个注脚。我所讲的东西都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说到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关系,传统上很多人都认为电子书是一种介质的更替。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说法。纸质书和电子书之间在移动互联的驱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运动战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打圈子是为了避实就虚,歼灭敌人,使根据地不断扩大.……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正是毛泽东运动战思想的体现.运动战贯穿于整个四渡赤水战役,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指挥战役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他领导作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毛泽东把四渡赤水看成是其人生的"得意之笔".一、四渡赤水前的国内形势1.共产党方面.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以王明为主要代表,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共产党内的统治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