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生态位是决定高职教育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的快速发展和其他高等教育层次的生态位移动,使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生态位重叠、生态布局不合理、生态位层次混乱等问题.对高职院校生态位进行合理矫正,应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类型生态属性,形成高职院校自身的生态个性并相应体现在生态位上,进而通过生态位策略的调整实现高职院校生态位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生态位理论,阐释了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位的内涵释要,认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生态位困厄的根源在于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张力不足和生态位整体割裂,并对此提出了生态位的有效分离、生态位的张力扩展和生态位的有机协同等脱困路径,以期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低碳高职教育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集约化和高效能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在高职院校建立低碳高职教育,通过生态位、伙伴关系和集约型理念来践行低碳技术,将低碳高职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日常发展之中,既是推进资源重组和充分利用,加快高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也是高职院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深入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创业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需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给予高度重视,要在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专业课程的更新设置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等方面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职教育实践发展显示,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生态位短暂失衡、内部因子培育不充分、生态系统内外交换不协调的困境。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生态观是必然趋势,有助于激发师生活力、构建育人合力、稳定高职教育生态链。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路径、方法引入现有高职院校育人体系,形成培养"全人"协同校园生态、遵循"遗传变异"促进自主发展、依托区位推进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共生格局。  相似文献   

6.
张慧 《教育与职业》2023,(14):65-70
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剧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呈现出“劳动+职业”“劳动+数字”“劳动+创造”的时代特征。基于数字技术融通创生高职劳动教育新生态,通过数字劳动牵引带动高职劳动教育新模式,强化数字素养保障高职劳动教育新成效,是有效推进高职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实施与专业教育融合不紧密、劳动教育理念与数字劳动需求不匹配、劳动教育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不充分等问题,需构建“嵌入—融合—创造”的目标发展机制“,手段—资源—模式”的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共识—共研—共建”的协同治理机制,以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缺陷是对人及人的精神的忽视。高职教育只见“职业”不见人,致使高职院校人文精神贫乏,人文精神生态恶化,师生人文素质下降,从而危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要发展创新,就应回归教育的本质,贯彻人文精神。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该从教育目的、人才标准、课程体系、教师素养及校园文化创新等方面强化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发展中的高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将迎来一个城市群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群发展进程不仅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机遇,而且也使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着挑战.因此,政府要实施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完善高职教育发展的配套政策,引领高职教育的制度设计;高职院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提高服务城市群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职(专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为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当前国家推进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举办高职的政策背景下,专科高职院校对生存发展空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担忧,试图升格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学校生态位游离不定。专科高职院校必须理性研判自身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的地位角色和条件优势,坚持职业教育类型本色,安心办好专科高职教育,加强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矫正和优化生态位。  相似文献   

10.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难得机遇。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要抓机遇求发展,首先要根据全省产业布局进行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其次要制定保障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同时要改革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最根本的是要关注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要效率和质量。高职课堂生态平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改善高职课堂生态,关键是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发畏,让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教与学中达成真正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应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当前的广东高职教育正经历着从规模向质效的深刻转型,注重特色、协调与创新。在区域资源分布不均衡、生源危机、创新能力较低等的多种挑战下,全面实践科学发展的现代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理念、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大力实施院校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合理调整与优化布局结构成为广东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对于年轻的高职院校,更应确立“生态立校”战略,用生态教育理念指导司法警官高职教育,协调学院与社会、政府、主管部门、司法行政系统、学生等方面的关系,注重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重要保障。高职教育研究所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研究机构,建设滞后,面临生存困境与设置不确定性,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建议完善高职教育研究所配套机制;加强院校研究,安身立命;转变职能,搭建应用研究平台;加强新时代职业教育科研,提高科研服务水平,有为实现有位,为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席明峰  崔立华 《文教资料》2013,(30):106-107
全球化背景下,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包括民办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云南民办高职院校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所难免地存在一些不足,走出困境、寻求突破需要政府和民办高职院校双方的共同努力推动。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生态伦理是挽救生态危机的思想基础,生态伦理教育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必要途径。高职院校应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和高职生的认知特点,把生态伦理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当中,创新高职院校生态伦理教育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人才战略的转型,高职教育以其实用性和与生产实践贴近的特性,正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分布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高职院校就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构建自己的硬件设施和知识体系。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就是必备的硬件设施之一。所以,在高职教育中,要发挥图书馆的知识保障作用,使其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文化阵地,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作用,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师乐  胡平 《职教通讯》2023,(5):65-71
“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既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推进高职院校育人改革的基本需要,更是指导高职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通过厘清“大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耦合,剖析“大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统一性,构建“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和师资保障体系,以期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从而助推构建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的生态发展要立足生态位、生态链和生态化三个视角。生态位视角下,高职教育应通过错位拓展、适度拓展和虚拟拓展,强化特色发展,促进持续发展,拓宽生态空间。生态链视角下,高职教育应加强结构性优化、竞争性合作和内涵式发展,促进生态链的完整性,增强生态链的开放性,实现生态链的持续性。生态化视角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加强人文教育、课程交融,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发展型素质、复合型能力和创新型潜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错位发展提出了生态视角错位发展的现实要求.湖南高职"错位发展"的实质,就是遵循建立良好的高职教育生态目标,改变目前高职教育"发展错位"的现状,实现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不同高等职业学校之间有不同定位、有不同专业、有不同人才培养特色等.立足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各高职院校行业背景与院校实际为基础,精准调整人才培养定位是湖南高职教育全面推进错位发展策略的起点;从精准定位各高职院校办学功能、优化全省高职资源合理布局、引导各高职院校做精特色专业和促进高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等方面聚焦人才培养是实施湖南高职教育错位发展策略的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