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孔德 《武当》2010,(10):47-49
三丰派 三丰派,即张三丰派。这里所指张三丰乃元明之际的武当丹士张三丰。(按:历史上曾有三个张三丰(峰)。一为《神仙鉴》所载刘宋时张三峰,号朴阳子,传房中御女三峰采战之法,正统丹道家深恶痛绝,因元明张三丰原名三峰,后知其故避“三峰”不用而改三丰。二为北宋徽宗时武当内家派创始人张三峰。  相似文献   

2.
武当丹派武功,自始祖张三丰开山以后,绵延数百年,以武当剑等武功称著于世。自上世纪初,第十代传人李景林(芳宸)扩大传授范围以来,更成为世人仰慕的武林瑰宝。武当丹派的由来先从“丹”字说起。丹字的本  相似文献   

3.
单贵文 《武当》2004,(8):8-8
武当三丰自然派乃张三丰真人所创,其上乘秘技有八卦飞龙掌,历来秘传于北镇医巫间山大朝阳三清观内,不为俗家所知。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的调研,对武当武术流派创始人张三丰进行了考论,探究了张三丰的存在及其道派的主要思想特点,以使我们能深入了解武当武术内在的道教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5.
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据粤雅堂《南雷文定·卷八》)是武当丹士张三峰创内家拳说的最早依据。有人以此为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的最早依据。于是,出现了下述引起太极拳传承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刘铁成 《武当》2011,(10):9-11
(接上期)二、三元连中,一气太玄世传的丹道流派虽多,然莫不以三元丹法为纲宗。所谓三元者,人元金丹,地元神丹,天元大丹者也。历史明载,古来三元丹法得其全者有二人,一为纯阳祖师吕洞宾,一为武当张三丰祖师。三丰祖师得三元丹法之大成而创法武当,  相似文献   

7.
《武当》2000,(4):66-67
李派太极拳是较赵堡、陈、杨等太极拳晚生的一个拳种。但它仰宗祖师张三丰,根脉连武当,所以文化源流久长而古老。李派太极拳直源北派之一的杨露禅先师和南派甘淡然(甘凤池先师后代)先师,乃南北合流融汇而成,时称“武清派太极拳”。而门中代代相传李派太极拳更属张三丰祖师弟子金蟾子(俗名李道宗)一脉,故称“武当悟休金蟾派太极功”。今著名“钓蟾功”仍在本派流传。据传,李瑞东老先生功至高能而达神奇且独领风骚,有赖此功。  相似文献   

8.
吴志泉 《武当》2008,(8):52-54
丹派武当剑源流 武当丹派第八代传人张野鹤道人,道号“还丹子”,绰号“碧月侠”,在清同治八年,将武当丹派剑法单传秘授给道号“龙丹九儿”,绰号“踏雪无痕”的十五岁少年宋唯一,宋公始成第九代传人。  相似文献   

9.
《武当》2014,(9):7-7
各武术传人、武术爱好者:为了丰富第三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内容,着力推动中华传统武术,特别是武当内家拳法的蓬勃发展,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有关事项敬告如下:一、征文范围(一)张三丰历史文化研讨1、张三丰籍贯及生平考证与研究2、张三丰丹道武学思想及理法3、张三丰武当遗迹考证及研究4、张三丰与武当太极观5、张三丰传说的文化内涵6、张三丰与武当内家拳7、张三丰太极拳体系研究8、张三丰历史文化遗产与建设和谐社会9、张三丰历史文化遗产的弘扬及产业开发(二)杨式太极拳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春  沈智 《武当》2005,(5):31-32
张三丰为宋明间的道士,字君实,号玄玄子,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据载,张三丰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精通少林和武当拳法,精研文武二道。其后,他的武技流传达数百年,至今方兴未艾,地域遍及大江南北。有关张三丰的种种神迹流传甚广。据《王征南墓志铭》、《宁波府志·张松溪传》和清朝黄百家《内家拳》等,称其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是内家拳的奠基人, 有"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劂明以单  相似文献   

11.
李国兴 《武当》2003,(3):10-12
张三丰是明代著名的道教人物,其功绩在于开创了武当教派,深化了内丹修炼技术,创编了太极拳与内家拳等。据《道统源流》记载,该派渊源于陈致虚和陈抟。清李西月则认为:“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即陈持),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或以为隐仙派者(《张三丰先生全集》)。所谓的“隐仙”,是指隐居山  相似文献   

12.
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据粤雅堂《南雷文定·卷八》)是武当丹士张三峰创内家拳说的最早依据。有人以此为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的最早依据。于是,出现了下述引起太极拳传承者和研究音关注的问题:1、本文作者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是明清之际的大儒。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是他根据"高辰四状其行,求予志之"。写成的。其中"有所谓内家者,……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的源流说,是否可信? 2、宋之武当丹士张三峰,是否是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 3、明代的内家拳,是否是后来的太极拳? 4、此铭文中"三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着",此王宗,是否是后来署名为《太极拳论》作者的王宗岳?  相似文献   

13.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情节中,试当派的开山祖师张三丰出白少林,流传甚广的这个情节最后成了人们的共识,虚构和真实的界限逐渐模糊,最近,游玄德道长一席话道出真相:张三丰确实首创了武当,但他并非出自少林,在北京白云观,记者有幸拜访了云游到此的这位武当派掌门人。  相似文献   

14.
李希平 《中华武术》2006,(10):28-29
太极拳史的研究已有百余年了,经过历代武林前辈和拳史专家的多方探讨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和共识,也发现许多疑点和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六条:1、“宋张三峰为武当内家拳始祖说”,有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之史料为据,虽神拳不足信,而武当拳派传人奉其为祖师是史实。2、“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者”无据。经查证,世传之名张三丰者,不下十数,均未言其习拳术、善武功,他与创太极拳无涉:3、太极拳之“张三丰祖师说”,源自武禹襄王宗岳《太极拳论》注文的误导。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桂冠非张三丰莫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秒丰 《武当》2006,(6):27-30
太极拳相传为武当道人张三丰所创。所以人们崇拜张三丰,认张三丰为太极拳始祖,并非简单的迷信附会,乃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因三丰集儒、释、道于一身,乃道之大成者,所以,人们对张三丰的崇拜,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崇拜。  相似文献   

16.
《武当》2008,(11):39-47
武当太极拳流传民间后,经过数代明师的吸收改进,形成了今天的赵堡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陕西派太极拳、南派太极拳、李派太极拳、犹龙太极拳、武当张祖太极拳、武当顾式太极拳等十余个门派。目前这些门派,除陈式拳传人多尊陈王廷为拳祖外,其他门派均尊张三丰为拳祖。  相似文献   

17.
郭兆凤 《武当》2006,(2):13-13
武当赵堡太极拳源传自道家,由来于武当,由老子的传人张三丰先生所创。三丰先生,号称游道人,二传明朝王宗岳(字林桢),王宗岳传高徒蒋发,蒋发(出生于明代万历二年)于1605年传于河南温县赵堡镇邢喜怀先生,邢以地域名冠名的赵堡太极拳派由此而兴起。  相似文献   

18.
李峻 《武当》2000,(12):67-67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上宝座后,想到身边要有功夫超群的侍卫,同时又在清理道教时想到武当道人张三丰。所以下诏日:“有张玄玄者,可请至京面朕。”但他没能请到张三丰,便找来丞相刘伯温议论这两件事。刘伯温给他出了个主意——到武当山摆擂台打擂,可从中挑选夺魁者为卫士,也可能引出张三丰来。  相似文献   

19.
张华 《武当》2010,(2):7-10
武当三丰太极拳是武当祖师张三丰所创,由武当高道徐本善的嫡传弟子贾开先传授武当龙门派第二十五代弟子王兴清。此拳功架紧凑,轻灵舒展;如行云流水,刚柔相济;如山岳江河,动静自如。以调息、行气为主,拳走气随,意行拳先,有舒活筋骨、健身强体之功效。同时,拳中穿插有拥捋捌等动作,配以身体平衡和重心偏移等身法,将太极拳的内劲功力发挥到极致,以四两拨千斤,是非常实用的攻防技法。  相似文献   

20.
汪登伟 《武当》2014,(11):40-43
张三丰(一作张三峰),明初传奇道士,因不赴皇室征召反而声名鹊起。明中后期至清初,内家拳及诸多丹诀又依托其名下,更使其声名远播,被道门称之为隐仙派,武术界则称他为太极宗师。近世研究张三丰者颇多,大都集中在他的生平和拳法及其丹法丹理的阐述上。而对其丹法丹理的研究,大都受限于清道光年间李西月编撰的《张三丰先生全集》(以下简称《全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