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又由于经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逆向思维屠干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雅莉 《考试周刊》2015,(25):118-119
逆向思维是执果索因,与传统的、习惯的、正面的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反向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过程。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塑造。  相似文献   

4.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必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又由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李晶莲 《考试》2009,(5):93-93,98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问题的反面去考虑问题的思维形式。由于地理教科书向学生介绍一般的地理常识时,描述性的内容较多,使平时教学极易形成教师读、学生听,或教师讲、学生看的一言堂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如能积极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就很容易地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已成为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地理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引导学生,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同时,注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横向思维、侧向思维的训练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型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初中地理是文理结合的一个学科,适合综合思维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力,教师可以从问题探究、逆向推理和图文转化三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在问题探究中,教师应适当融合思维导图和知识迁移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和发散能力;在逆向推理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反证和正逆互用的意识,提升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的能力;在...  相似文献   

11.
安静 《考试周刊》2013,(49):124-124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指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逆向思维往往是打破常规定势,"由果溯因",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即"倒着想"。逆向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释疑解难,有助于学生的复习总结,有助于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品质呢?主要通过两面思维法、反面思考法、转换思考法、缺点逆用法等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品质。逆向思维是一种强有力的创造性思维,有其独特的一面,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时应注意逆向思维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1.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  相似文献   

15.
逆向思维是指背逆人们的习惯路线去思维。人们解决问题时,习惯于按照熟悉的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即正向思维。然而,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事例,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却很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逆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本文我就利用一些案例,介绍逆向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所接受的创新教育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批判性思维培养、逆向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培养等都是地理教学中可操作的、切实可行的创新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往往对下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式会影响思维的建立,又由于经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的建立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装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赵丽娟 《成才之路》2014,(28):52-52
"逆向思维"是针对正向思维而言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习惯了正向思维定式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破学生因"思维惯性"而带来的思维"死角"和"误区",训练他们学会由果索因,创造性地进行逆向思维,重建思维结构,提高思维能力,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不仅仅是单纯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更应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培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能力、思维的探究能力等,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地理思维建模的定义和建模的基本过程,并以“湖泊水文”专题知识为例,展现地理思维建模在综合题解题中的思想和成效。本文遵循李克特量表的思想,制定了地理思维建模的测评量表,旨在及时检验学生在建构模型和应用模型方面的成效,展现学生思维建模水平,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思维建模能力。最后,本文提出地理思维建模在地理习题课教学中应用的三项策略,促进地理思维建模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以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