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蓝紫晶 《亚太教育》2024,(2):111-113
观察能力是培养幼儿的重要方向,园本种植课程符合幼儿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观察水平,因而设计园本种植课程意义深远。在此背景下,依托园本种植课程的建构,在对园本种植课程建构的意义分析基础上,发现幼儿园园本种植课程的建构过程中存在课程目标、活动内容、观察活动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园本种植课程建构的策略,以完善幼儿园园本种植课程,进而达到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焦素颖 《甘肃教育》2022,(16):79-83
评估是保障与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关键途径,能够帮助幼儿园把握方向、明确实况、找准教改切入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列出了许多关键指标,是幼儿园保育教育的重要参考。文章以课程建设与评估为关注对象,提出幼儿园应基于自主游戏、集体课程和生成课程形成丰富的课程结构,创设生活化的整体活动,鼓励幼儿在自身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并利用不同的途径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幼儿园在进行课程评估时要体现过程性,将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结合起来。同时,要在园所和区域教研的层面创建专业化评估队伍,以保障幼儿园课程建设评估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促使幼儿园重视和加强游戏 ,并科学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 ,同时也为规范评估工作 ,我们对如何评价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形成了《幼儿园游戏评估标准》(此略)。本文拟对我们的研究思路作些介绍。一、对《幼儿园游戏评估标准》的设想和定位1.《幼儿园游戏评估标准》应全面、系统。我们仔细研究了国内外各种游戏理论 ,查阅了国内一些零星、片断的游戏评估标准 ,针对当前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 ,经反复讨论认为,将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目标与计划、游戏的观察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水平四方面作为一级指标来评估游戏工作是比…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讨论之四: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顾荣芳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其它教育活动都不可替代其作用。对之,我们也应当作课程的一部分来进行系统建构。幼儿健康教育的建构包括目标、内容、组织、评价等多方面,限...  相似文献   

5.
阎文蓉 《山东教育》2003,(12):42-4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发展评估工作越来越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重视,适时、有效地对幼儿进行评估,是构建园本课程,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第四部分的全部内容,就是有关教育评价的,其中第六条明确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这足以说明幼儿发展评估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条又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而…  相似文献   

6.
基于建构卫生保健督学系列、完善卫生保健评价工具、更新完善幼儿体能测试标准和项目,文章研究了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督导评估工作改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完善卫生保健督学系列是幼儿园督导评估改革的需要;正确地选择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是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准确的重要前提;幼儿体能测试标准有待更新,幼儿体能测试项目应涵盖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调整素质,增加耐力测试等对增进幼儿健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着重探讨幼儿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幼儿艺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课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郑益乐 《文教资料》2011,(28):138-139
幼儿可持续发展是幼儿教育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观,理应纳入幼儿教育改革中。幼儿教育改革的核心即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因此,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也应以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是目前幼儿园的课程改革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针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足,提出几点建议: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立足于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立足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幼儿园课程改革应考虑幼儿园的实际发展需要;幼儿园课程改革应注重生活化和整合性。  相似文献   

9.
学前混龄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文章对中国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混龄教育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研究较缺乏,课程目标设计注重共性目标、层次目标和异龄互动目标的结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强调综合考虑全体幼儿发展的普遍性需要和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个性化需要。课程实施突出实行多样化和灵活性的教育途径和具体组织形式。课程评价坚持课程方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与课程效果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研究认为,以后还需要加大对幼儿园混龄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力度,重视幼儿园混龄教育课程的园本化探索,关注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何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简单来说,就是幼儿园教育从内容、方式、环境等方面采用小学生的教育模式,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兴趣,把幼儿当小学生来对待。幼儿园与小学分属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衔接的教育阶段,两者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有着各不相同的教育目的和任务。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院校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长期以来,对该课程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考量的唯一标准,这种注重结果性评价的方式未能反映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人文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不利于未来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综合培养。本文主要以真实性评价理论为指导,从该课程学业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反馈等方面来建构其学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模式的兴起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回应社会问责,一种重新回归学生本位,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评测高等教育为学生带来影响的增值评价运动正在美国大学兴起。增值评价主要测量学生从进入大学到毕业期间所发生的变化,目前可运用直接法、间接法、事后法三种方法来测量。学生的增值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增值评价改变了大学以往过多以"输入"为标准、以经验判断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模式,构建起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可显现证据为基础,以教育过程、学生学习结果为核心的一套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对以往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超越,也是美国大学回归大学之道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强调评价的多元性、过程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评价面临很多困难,如评价的工作量大、评价过于依赖教师的主观判断、评价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强、评价的具体方法亟待改进等等。通过对目前评价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多维度建构综合性学习评价标准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学习评价标准的建立是综合性学习的难点和关键。日本是综合性学习实施先行的国家,它在综合性学习评价标准的研制上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日本在此方面研究的贡献在于从多维度构建了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即从目标维度、各科教学关联维度和适应社会新变化维度构建了较为客观的综合性学习评价标准体系。因此,研究其经验对我国的综合性学习评价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元智能理论与外语教育评价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生物心理潜能,人类普遍存在的智能类型有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八种。多元智能理论为高校外语教育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教育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等。外语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包括教学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等。多元智能理论为准确、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培训评估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培训评估一般包括界定评估目的、明确评估标准、制定评估方案、收集分析评估信息、实施评估、撰写评估报告、结果反馈等几个环节。评估内容通常分为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层次。目前,我院在继续做好一、二级评估的同时,需加强三、四级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7.
课堂评价作为一种典型的形成性评价,与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当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却备受冷落。本次国际研讨会从课堂评价、课程标准与外部考试一致性;课堂评价设计和实施的理论和技术;学习进展、学生发展与课堂评价系统的设计;课堂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学校经验报告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以期引起教育领域内对课堂评价的关注,提升课堂评价的研究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中美两国高校师资状况的基础上,比较了两国教师评聘程序和人才测评标准,阐述了我国应借鉴美国大学教师评聘的一些科学的评聘标准,这样有利于完善我国高校教师评聘制度,有利于我国高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对幼儿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为一种新兴评价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针对它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创建目的不明确、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主体缺乏多元性、评价过程缺乏高效性、评价的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在技术、社会与心理层面上作了深层的原因分析,并针对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e 1999 National Education Ac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assurance and 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 The main principle of educational provision of high standard lies in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assessment for enhancing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raising the standard. Such recognition has led to establishment in Thailand of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ONESQA). The office is an independent body set up to develop the criteria, methods for external assessment and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t each level of education as stipulated 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 law. The ONESQA became operational in November 2000 and it must appraise every school at least once every 5-year cycle. In this paper, the unique and the roles of the ONESQA will be describe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ONESQA concerning the first round assessment of 35,134 schools at the basic education level will be reported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s and lessons learned for the second round assessment will be expl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