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基于国际法上的人道主义干涉的分析,在于澄清人道主义干涉的概念;认清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主权原则、人道主义干涉与不干涉内政原则、人道主义干涉与不适用武力相威胁原则;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规则。  相似文献   

2.
在抗震救灾中,我们时常听到、看到一个另类的救援参与者—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遭受灾害时,国际社会给予人道的、义务的、无条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积极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3.
人道主义宗教是贯穿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始终的思想,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种基于万恶之源在人性恶的救赎论和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性质,基督在其作品中成了最高的道德规范的象征,使陀氏的文学宗教观带有了伦理学和认识论的意义,形成了他文学上的创作论和美学观的基础--人道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人道主义的伦理诉求何以可能?本文认为,①图书馆人要守住图书馆职业操守的伦理底线,营造图书馆的和谐气氛,关心读者.以读者为本;②图书馆人业务的娴熟和敬业精神是人道主义的另一内涵;③这一人道主义的伦理诉求还需要工作人员在处理冲突时真正的人.文关切。  相似文献   

5.
拯救世界?     
《科技新时代》2009,(11):89-89,91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人道主义工程学课程 这是利罗拉多矿业学院开设的一门18个学分的辅修课程,学生们要把工程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解决人道主义向题上,比如绘制地下水地图和开发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从80年代初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开始,在我国学术界就兴起了一股人学热.  相似文献   

7.
当代环境危机的直接根源在于"科技异化"。这种科技异化的本质不在科技本身,而在于"人"。人的异化是科技异化的实质。类哲学通过对"类主体意识"的确立,为"新人道主义科技观"提供了哲学基础。因此,在"类哲学"基础上所形成的新人道主义科技观,是人类摆脱科技异化、克服环境危机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8.
严刑峻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犯罪问题,重视破裂社会关系的恢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刑法也要走向和谐,罪刑均衡、刑法轻缓化是人类文明的要求,凸现了社会和谐的需要。重刑主义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罪行均衡思想与和谐理念具有暗合之处;人道主义是和谐的底蕴,刑法轻缓化是人道主义的需要;对法律的信仰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刑罚轻缓化有利于培养人们对刑法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付金豹 《科教文汇》2007,(4S):126-126
严刑峻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犯罪问题,重视破裂社会关系的恢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刑法也要走向和谐,罪刑均衡、刑法轻缓化是人类文明的要求,凸现了社会和谐的需要。重刑主义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罪行均衡思想与和谐理念具有暗合之处;人道主义是和谐的底蕴,刑法轻缓化是人道主义的需要;对法律的信仰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刑罚轻缓化有利于培养人们对刑法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天堂的召唤—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精神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琼 《科教文汇》2008,(1):142-142
20世纪的俄罗斯处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这却铸就了文学的辉煌,那是俄罗斯文学家向历史的再一次呐喊。战争题材文学折射出的是俄罗斯人道主义情怀和执着的探索精神,这都源于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本文通过战争题材作品着眼于对探索、人道主义和信仰三方面的探讨,展现20世纪俄罗斯文学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弘扬人道主义,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生价值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残疾人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严刑峻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犯罪问题,重视破裂社会关系的恢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刑法也要走向和谐,罪刑均衡、刑法轻缓化是人类文明的要求,凸现了社会和谐的需要.重刑主义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罪行均衡思想与和谐理念具有暗合之处;人道主义是和谐的底蕴,刑法轻缓化是人道主义的需要;对法律的信仰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刑罚轻缓化有利于培养人们对刑法的信仰.  相似文献   

13.
沈英甲 《百科知识》2002,(10):48-49
从人类历史看,刑罚史实践着从严酷到轻缓的历程,无痛苦的死刑执行方法,是我们走向人道主义理想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水污染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一次次"血"的教训提醒我们:生态危机不能等同于自然灾害,人类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太功利,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新人道主义"联系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的译作与其文学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先有《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卖火柴的女儿》的翻译,后有体现人道主义文学观念的《人的文学》《儿童的文学》.文学观念也反作用于翻译活动,为了更准确译介外国作品思想,周作人提出了“竭力保存原作”的直译法,用白话翻译代替传统的文言翻译.本文重在分析周作人译作与文学观念的关系,探析新文化运动中人道主义文学观念和文学翻译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临终关怀事业是人道主义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的体现。本文将就我国中小城市临终关怀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讨论,探索我国中小城市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张木明  朱文崇 《科教文汇》2009,(7):93-93,111
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高校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高校红十字会工作的任务,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推进红十字工作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8.
茨威格的小说以对心理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刻划见长,另外他的世界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和平主义观念也深入人心。但是,在他的小说中也隐藏了众所周知的童话模式,这是茨威格小说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临终关怀:现状及其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终关怀是人类社会最具人性化的发展,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的最高体现之一,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本文从临终关怀及其缘起、临终关怀的工作内容、中国临终关怀的发展与现状进行探讨,探索中国临终关怀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王亚杰 《科教文汇》2013,(27):39-39,42
反恐、抢险救灾、平息骚(动)乱、参加军演和人道主义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军队在新形势下需要应对的任务,为了适应新的任务需要,必须积极探索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规律,拓展军校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