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数千年来,它秉承了中国人健康之大任。但近百年来,由于近代科学进入中国并迅速成为社会发展动力的主角,从此,与近代科学貌不相容的中医便开始了其从未有过的风风雨雨历程,关于中医与科学之间的争论也一直没有了断。 这组文章是几位学者从几个方面来谈他们对中医与科学这一问题的看法,其中不乏许多新鲜别意的见解,我们希望能够与读者共同分享他们的这些观点和思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说起中国近代科学,成绩显著之学科当推地质学和生物学,而生物学当时主要集中于动物学,植物学和生理学这三大领域,秉志、胡先骕、林可胜分别就是这三大领域的杰出领袖。他们在中国科学草创的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不仅学有专长、硕果迭出,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学术带头人,他们参与并主持了许多重要科学事件与活动,在中国近代生物学开创初  相似文献   

3.
中医要发展 必须过三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以来,制约中医发展的根源可以概括为三大难关.第一是近代科学主义.它主张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解释、改造中医,将中医推上了一条"不可能被西化的西化"歧途.第二是近代哲学贫困.它使中医学与自身的方法论相分离,导致中医没有厘清自己的科学定位,未能向这个时代正确地回答"中医我是谁"、"我是怎么来的".第三是非典型性文化专制.它是一种"操好心、办坏事"的文化专制现象,将近代科学主义和近代哲学贫困的错误,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上牢牢地固定了下来.摆脱制约中医发展的三大难关,必须以中医的科学定位为突被口.并在此基础上,牢固地确立起中医的科学发展观.中医的科学定位厘清之日,就是中医复兴和人类医学革命来临之时;也是果断终止"西化"中医歧途,全面改革中医科研与教育,彻底改善中医医疗与管理之时.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作为一个有改造中国远大抱负的教育家,他对近代中国的关注并不局限于教育领域。他对近代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视。创造二十世纪科学的中国,这是陶行知科技进步思想的最终目标。为此,他认为要实现近代中国科技进步,必须从整合传统文化、注重科学伦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三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期刊《科学世界》的查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首份《科学世界》的宗旨主要是传播科学新知、绍介实业技能、宣扬科学思想、提供科学教育方法与教科内容,兼具科学性、思想性与进步性的特点。它与此前的《亚泉杂志》、《普通学报》一脉相承,具有承继关系。首份《科学世界》的续刊,基本上沿袭了原来刊物的风格,但与之同名的另外几种近代刊物,则相互独立,相互间也无承继关系。中国近代这几种《科学世界》中,除中华自然科学社编行的《科学世界》外,其他几种由于出版的时间较短,故它们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但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推进近代科学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功用,是不应该被后世所遗忘的。  相似文献   

6.
幼童留美是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尝试,这一计划虽因历史原因而夭折,但在近代中国科技现代化最初进程中,回国后的留美幼童仍然在海军、电讯、矿冶和铁路等多项科技事业的起步发展中贡献卓著,在自然科学领域,也留下了他们创业的足迹.文章以留美幼童构成的中国第一代矿冶工程师群体为例,考察了他们对中国早期地质学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由留美幼童完成的中国首套地质矿产图与古生物图,这也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科技史料.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系统性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化学有百年的历史,而体制化的历史不过50年。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始于欧美留学生在海外创建化学社团,中国最重要的化学社团——中国化学会是由清一色的近代留学生创办的,这是中国近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重要标志。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的局面,建立了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体系。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创建了中国近代化学研究体制,它意味着近代中国社会对化学家共同体及其活动和价值的正式承认。在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进程中,中国近代留学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就,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刊物,包括《自然》、《科学》、《美国化学会会志》等上面发表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学术论文。化学学科院士是中国近代以来化学家社会角色的最高体现,而中国近代留学生是20世纪中国化学学科院士群体的中坚,为中国化学体制化的各个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科学思想史与现象学科学哲学的资源,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然科学范式:对象科学与现象科学,并用现象科学来阐释中国古代科学的统一性。欧洲近代科学属于对象科学,它用"对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对象存在论的客观概念与客观逻辑来表达事物的客观知识;中国古代科学属于现象科学,它用"现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现象存在论的现象概念与现象逻辑来表达事物的现象知识。通过对元气论、天人合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给出统一的科学阐释,本文揭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是一种具有独特理论形态的现象科学。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是科学,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灿烂的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很多人都在讲要发扬中医的特色,而中医的特色究竟表现在哪里7我认为中医的特色就表现在其浓厚的中国文化味。”这是于铁成教授的话.一位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医学精英,用他敏锐的眼睛.透析着中国千年来的中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我国著名教育家的共识是:大学应当具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不过,这一关于大学的基本理念的形成却走过漫长曲折的道路。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历史考察,供教育、科学界朋友们参考。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 大学理念 在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只有百年稍多一点儿的历史。20世纪初,教育先驱者介绍西方科学,设计中国的科学教育时,他们并无  相似文献   

11.
地质调查所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成就最显著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对中国近代科学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创建者,丁文江、翁文灏对地质调查所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影响颇著,作出过突出贡献,他们的科学精神、思想、文化观及人生价值观等是地质调查所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史料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梳理,从科学精神、学风文风、人文与民族情怀和以人为本的多元考核评价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丁文江、翁文灏对地质调查所的作用与影响,冀图为现代科研院所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界的一朵奇葩,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中最为系统、最为精辟的医学体系。中医药学与东方文化融为一体,为人民的健康、民族的繁衍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近200年来以近代科学观、方法论评价中医科学性,以西医规范中医,在对中医药的认识上产生许多误区,有人认为中医药学是朴素的萌芽状态的前科学;有人认为中医学是封建医学、经验医学、工匠型科学;甚至有人叫嚣中医药学是“当代中国最大的伪科学”……。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国人在探究“中国科学为什么落后”这一问题的答案历程中,充分认识到“实用理性”是阻碍科学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也认识到为学术而学术是科学理性的本质特征。但在“富国强种”的救国重任后,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却时时受制于“实用理性”,科学工作者们往往不能抵挡名利的诱惑,或彷徨于学术与名利之间,或弃学术而就名利。科学工作者科学理性的缺陷,也是学术体制之外制约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科学是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又是一直被误解的问题。有的人并不真正了解科学。他们知道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却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他们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概念,却没有科学的概念。其实,科学更是一种精神。要了解科学的精神,须从了解什么是科学开始。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从西方输入近代科学方法始于维新派,他们对实验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和运用。但总的看来,只有逻辑方法的引进比较系统全面,而且这些方法基本上还没有直接应用到科学研究之中,然而其开创之功与思想启蒙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6.
1872年8月11日,上海的远洋轮船上出现了一批特殊的乘客。他们年纪在9岁到15岁之间,来脱稚气的眼神里闪现着一份好奇和兴奋。他们是清王朝年龄最小的秀才,等待他们的是一个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国度——美国。这就是清王朝派遣的首批官费留学生,中国近代传奇式的“幼童留美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中西交通中,近代科学逐步走入国人的视野。“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经由部分具有开放精神的士人的阐发成为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引进西学的理论,它们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近代科学移植入中国的历程,具体地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与看法,但其理论的应时性也为它们最终嬗变为阻碍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埋下了伏笔。对此,严复基于对近代科学的切身体察与对中国科学发展的炙热关怀,对两种对待西学的观点进行了条剖缕析与批判,同时也生动地体现了他对近代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当前,改革之风盛吹祖国大地。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逐步改革,全国人民也十分关心这场改革。本文拟从欧美近代教育史,引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与教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点想法与建议,仅供有关部门参考。回顾欧美近代科学教育的历史,发现他们有三条经验,对于我们极富启发。一是开办科学教育学院。西欧近代初期享有盛名的科学教育组织,首推英国格雷山姆学院。这座由英国一个公司老板托马斯·格雷山姆爵士捐款赠他,于1597年正式开办起来的学院,由赞助人的麦赛斯公司和伦敦  相似文献   

19.
晚明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起点。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一批晚明学人倡言实学,注重实政,在总结古典科学、会通中西方科学、实现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以徐光启为例,探讨晚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科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内涵,并揭示科学思想的转变对于中国近代科学转型取向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医教育家们一方面积极抗争维护中医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在艰难困苦中发愤图强,兴办中医学校,发展中医事业。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办学之初,碰到的首件难题就是课程设置与教材编撰问题,这也是中医学校教学的核心问题。在融会贯通中西学说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中医教育先贤们通过探索构建中医学科体系,改革调整中医课程设置,组织编撰教材或授课讲义,大胆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现代中医院校教育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