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世界》是中华自然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期刊,是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重要媒介。《科学世界》以广博的内容,新颖的材料,丰富多样的体裁,传播了大量科技信息,在中国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述了《科学世界》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六合丛谈》中的近代科学知识及其在清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六合丛谈》(1857年1月至1858年6月)由伟烈亚力编辑,上海墨海书馆出版虽一个兼具知识性和新闻性的刊物。在它存在的时间虽不长,但它传播的近代科学的观念,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科学知识,其中《西国天学源流》一书,是针对清代流行的“西学中源”说而翻译的,对于近代天文学在清末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六合丛谈》反映了以墨海书馆为中心的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利用科学知识辅助传教的努力,其中传布的近代科学观念是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科学救国"思潮成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科学时报》是宣传"科学救国"思潮的阵地,对中国近代的科技传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科学时报》在传播和介绍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救国观念。《科学时报》的内容选择进行了严格的把关,注重传播的时效性、实用性和权威性。通过开设多类专栏、采用图片、积极与读者互动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增强刊物的传播效果。《科学时报》的科学传播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并对当时科学思想的传播和科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是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两种学术刊物。 5 0年来 ,两刊记载了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 ,在报道科研成果、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促进科研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学术水平、编辑质量、出版质量都已成为国内一流水平 ,是我国科学家的首选刊物之一。两刊均已入选国际核心期刊。它们代表了亚太地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 ,被世界上最有影响的SCI,CA ,SA ,EI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等收录。各种评价指标十数年来稳居国内榜首。随着改革的深入 ,两刊也…  相似文献   

5.
中西交通中,近代科学逐步走入国人的视野。“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经由部分具有开放精神的士人的阐发成为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引进西学的理论,它们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近代科学移植入中国的历程,具体地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与看法,但其理论的应时性也为它们最终嬗变为阻碍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埋下了伏笔。对此,严复基于对近代科学的切身体察与对中国科学发展的炙热关怀,对两种对待西学的观点进行了条剖缕析与批判,同时也生动地体现了他对近代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由于哲学基质和文化基因的不同,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中西方科学之间也存在着许多本质差别。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各自的特最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指出了近代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科学的原因,指出了中国要在科学技术方面重新领跑于世界应该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基因工程。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的《科学》期刊中国服务器,于1月12日在北京大学正式开通。《科学》杂志是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的权威性刊物。《科学》杂志电子版在我国开通,使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可以从中国科技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及时阅读美国《科学》杂志的全部内容,获得与美国《科学》电子版内容相同的科技信息。《科学》电子版提供了比印刷版更为丰富的内容。《科学》杂志中国服务器具有世界科技出版技术的领先水平,是一座重要的中美科技信息之桥,必将使大批中国科技工作者受益。…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22,(23):5-5
《科学中国人》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科普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促进学术交流,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为科教界人士提供服务”为宗旨,报道权威,思想深邃,风格严谨,是了解中国科技热点、世界科研动态和科学前沿的最佳刊物。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经验——谈“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着重阐述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及它们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论述了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学术界一直十分关注的“李约瑟难题”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近代科学和在古代社会一直领先于西方的中国技术为什么近代会突然落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我国近代杰出核物理学家沙玉彦早年所著大众科学读物的概况,其所著的《科学史》是中国科学家编写的最早的科学史读物。阐释了沙玉彦编著此书的时代背景与创作目的,分析了此书的主要内容、插图及参考书籍,讨论了此书出版后的影响。沙玉彦《科学史》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近代早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史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科学思想史与现象学科学哲学的资源,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然科学范式:对象科学与现象科学,并用现象科学来阐释中国古代科学的统一性。欧洲近代科学属于对象科学,它用"对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对象存在论的客观概念与客观逻辑来表达事物的客观知识;中国古代科学属于现象科学,它用"现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现象存在论的现象概念与现象逻辑来表达事物的现象知识。通过对元气论、天人合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给出统一的科学阐释,本文揭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是一种具有独特理论形态的现象科学。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创刊的《科学大众》月刊是中国近代重要的科技期刊,它以“科学大众化,大众科学化”为办刊宗旨,在科学与广大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我国的科普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前,《科学大众》刊登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在内容方面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实用性、时效性、导向性和权威性等特色。《科学大众》不仅注重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对于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徐光启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向近代化方向的转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在择要描述徐光启科学方法和阐释其科学精神的基础上,着力于通过比较中西两个世界,两种科学体系的对话,来深入研究徐光启科学实践及思想在我国科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杂志记载中国近代学人运用科学精神和方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建议和主张,今天看来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刘咸作为《科学》杂志的首个专职主编,在传播理念、内容编排、组稿发刊环节,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运用科学社会学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刘咸时期《科学》的栏目设置、编排特点和发刊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力图展现这一时期杂志的整体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画报》是中国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画报期刊,以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丰富的内容、通俗的语言,传播了大量的科技信息。本文论述了《科学画报》的发展以及期刊的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普及和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科学画报》的特色和办刊经验亦可为当前科普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图书信息     
1. How Modem Science Came into the World: Four Civilizations, One 17th-Century Breakthrough (《近代科学如何产生:四种文明,一次17世纪的突破》)作者:H. Floris Cohen(弗洛里斯·科恩)出版社: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出版年:2010;页数:784pages 内容简介:为了解释近代科学的兴起,本书作者弗洛里斯‘科恩既未像以往那样以理论为中心,也未像当今那样以语境和实践为导向,彻底放弃概念。相反,他对多种文明做了深入而系统的综合比较,试图找到科学发展背后的模式,从最底层重新建构一种解释。作为探索的结果,他把科学革命归结为六种截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革命性转变,解释了近代科学为何最终产生于欧洲而非古希腊、中国或伊斯兰世界,更别具慧眼地关注了近代科学为何能在欧洲持续下去这一新问题,令人耳目一新,极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科技期刊传播视角,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法对1919年创刊的《少年中国》编辑出版、办刊宗旨及自然科学传播作了历史考察与研究,梳理五四后期综合性期刊在中国传播自然科学的历史脉络。研究认为:《少年中国》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本科学精神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翻译、引进与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影响并推动了五四运动后的科学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自然科学传播和大众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H·弗洛里斯·科恩(H. Floris Cohen)是荷兰著名科学史家,专门研究科学革命。他生于1946年,早年在莱顿大学学习历史,1975-1982年任莱顿布尔哈夫博物馆(Museum Boerhaave)馆长,1982-2001年任特温特大学科学史教授,2006年12月起任乌德勒支大学比较科学史教授。其代表作有:《量化音乐:科学革命第一阶段的音乐科学》(Quantifying Music:The Science of Music at the First Stage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1580-1650,1984)、《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1994)、《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De herschepping van de wereld:Het ontstaan van de moderne natuurwetenschap verklaard,2007)、《近代科学如何产生:四种文明,一次17世纪的突破》(How Modern Science Came Into the World:Four Civilizations,One 17th Century Breakthrough,2010)等等。其中《世界的重新创造》和《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已由张卜天译成中文,中译本今年将在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值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荷兰文学基金会与比利时文学基金会代表团访华之际,科恩教授来到北京。张卜天就科学革命、李约瑟问题等话题对科恩教授作了采访。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西方学者的关注热点之一。在中世纪即将结束之时,在神权之中诞生了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此后,科学逐渐摆脱了其从属地位,科学理论和科学共同体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科学兴起阶段,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正是处于剧变时刻,从这个时期能够更好地认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国人在探究“中国科学为什么落后”这一问题的答案历程中,充分认识到“实用理性”是阻碍科学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也认识到为学术而学术是科学理性的本质特征。但在“富国强种”的救国重任后,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却时时受制于“实用理性”,科学工作者们往往不能抵挡名利的诱惑,或彷徨于学术与名利之间,或弃学术而就名利。科学工作者科学理性的缺陷,也是学术体制之外制约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