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乐姐姐的故事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老师被分配去教全校最差的班。上课的第一天,她就拿出一只红红的苹果,对学生说:“这只苹果用来奖励给那些优秀的学生。我知道你们是一群很棒的孩子,相信每一个都会得到一只红苹果的!”一学期结束了,真的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只红苹果,包括班里最不可救药的学生。一  相似文献   

2.
南昌市师范附小四年級(2)班(中队),一年前是全校紀律最差、学习最差的班級。今天,已經完全改变了这种落后面貌,成了全校的优秀班級之一,今年五月底,还被評为全市的优秀中队。这个集体成长的事实,說明培养集体的过程就是培养紀律的过程;只有有了良好的学生集体,才会有良好的自觉紀律,才能在集体中,通过集体教育好每个学生。下面是我們在該班培养班級集体、进行紀律教育的一些片断。  相似文献   

3.
曾经,我们在学校是很有“名”的。因为有几个“之最”。学困生最多的班、淘气鬼最多的班、上专科课纪律最乱的班、成绩最差的班,还有最“穷”的班——每次收书费等费用都是全校最后一个交。关于最后一个之最,我是可以理解和体谅孩子的,他们也不想这样,可是谁让我们班也是拥有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最多的一个班呢?  相似文献   

4.
简单 《师道》2002,(10):36
1969年的一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和他的助手们来到加州一所小学,说要在这里进行一项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从全校6个年级的教师中选出名教师让校长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被选出来的各年级中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从各年级中挑选了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我对你们还有一个要求,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的孩子一样,不能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6位老师…  相似文献   

5.
女儿小时侯天真可爱,朋友们见到她总爱逗她玩乐。有一日,她手里拿了一个很大的红苹果。有同事便提出用钱买她的红苹果。结果,无论同事用1元、10元还是100元的大票,女儿都坚决不卖。看着女儿宝贝似地紧攥着那个红苹果,却对朋友的百元大票不屑一顾的样子,朋友不禁大笑。我的心里却怦然一动:一个苹果的价值有多大?女儿无疑是不能准确去计算,然而,因为她喜欢这个红苹果,她眼中的红苹果自然比百元钞票可爱得多;因为她知道红苹果香甜可口,而钞票却不能吃,(她还不懂得用100元钞票可以换取许多红苹果)所以,她眼中的红苹果要比金钱有用得多,她需要苹果而不需要无用的钞票。因此,红苹果是她的珍宝,而钞票则是一张废纸。女儿教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苹果的价值是需要,而需要的就是最珍贵的。  相似文献   

6.
从前,有一个商人来到了苹果王国。苹果国里不长其他植物,只长苹果。所有的人和动物从早到晚都吃苹果:早餐是红苹果,午餐是绿苹果,晚餐是黄苹果。  相似文献   

7.
剃头     
两年前,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接手了一个新班级。该班因为长期以来不断地更换教师,学生纪律特别涣散,学习成绩相当糟糕。如果真有"差班"这个词的话,这个班就应该算是全校最差的一个班了。记得给孩子们上第一堂数学课,我使出了浑身解数,自我感觉讲得蛮精彩的。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个刚工作不久的新教师,童老师是合格的。虽然带着年级最差的班,搭平行班的还是一位“所带班级,处处皆先锋”的资深老教师,但她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带着这个班的孩子,抬头做人”。她也果真做到了,班级常规被评为优秀,自己的备课也得到了学校的表扬,学生遇到突发意外的时候,童老师也能及时挺身而出,妥善料理。相信这个班在童老师的带领下,摘掉“年级最差”的帽子绝非难事。  相似文献   

9.
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新学期开始时.他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到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表现.你们被评为本校最优秀的教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孩子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努力。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贵州教育》2013,(17):8-12
“我的家不在册亨,学校就是我的家;我的孩子不在身边,学生就是我的孩子。”从2007年9月至今,6年的时间里,吴其淋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校工作中,既担任一个班班主任,又任两个班英语教学,被全校教生公认为“与学生关系最好的老师”、“最能为学生付出的老师”、“课余在校时间最多的老师”。为了一心一意搞好教学,远在贵州的他在老母亲受伤、妻子下岗的家庭困难面前,  相似文献   

11.
大象的苹果     
大象的苹果丰收了。望着树上挂满了小灯笼般的大苹果,大象乐得连嘴都合不拢了。大象把红苹果都运进了山洞。他用长鼻子卷起一个个红苹果,放进了一个大坛子里,嘴里还哼着歌:“红苹果哟香又甜,酿成果酱赛蜜糖。”歌声引来了小鹿,小鹿不好意思地说:“今天有许多好朋友要来参加我的生日宴会,可我只有一点草莓酱,你能换给我一些红苹果吗?”大象爽快地答应了,还帮小鹿把苹果送到了家。甜甜的红苹果哟,让小鹿过了个甜甜的生日。大象把黄苹果都藏到了大树洞里,嘴里也唱着歌:“黄苹果哟甜又香,晒成果脯慢慢尝。”爱钻树洞的小熊闻到了…  相似文献   

12.
正带着"优秀班主任"的光环,我接手了全校"闻名"的一个班。这个班留守儿童多,问题学生多,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学校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交待:"希望你能拯救这个班!"开学不到两周,我就被一个叫万林林的孩子搞得晕头转向。她个子小小的,看起来十分娇弱,最显眼的是她那双眼睛,眼珠似乎比常人大了许多,黑了许多。她平时一  相似文献   

13.
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就接手全校最差的班。全班最坏的那个学生叫黄胜利。他有一个顽症,就是在厕所写老师的坏话,屡教不改。老师气愤不平,一致要求学校开除他。校长问我的意见,我说:“我一接手就开除学生,不太好。我试一个月吧,说不定能改变黄胜利。”有个被黄胜利写过坏话的老师说:“杨老师,不是我泼冷水,你能改变黄胜利,我就从四楼跳下去!”我心里也没底,决定找黄胜利谈一谈,可找遍全校,也不见黄胜利。我去上厕所的时候,却看见了他。黄胜利正在厕所里涂抹,画了一只乌龟,乌龟的背上写了三个字。仔细一看,老天!那三个字正是我的名字。我气炸了…  相似文献   

14.
王一萍 《教育导刊》2006,(11):49-49
最近,我在某个大班班级墙面的“比一比”栏目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每个孩子姓名的后面或多或少贴着一些红苹果贴纸,多的十几个,少的一两个。其中有一个孩子的红苹果最少,只有一个,但就是这一个也不知被谁用圆珠笔在上面打了个叉,而且在这一个红苹果的后面空白处还用圆珠笔圈了许多小圆圈。我一问才明白,原来这个孩子在班上属于“差生”,喜欢捣蛋,惹老师生气,所以得的红苹果最少,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才得了一个。更不幸的是,因为他平时小错误犯得不少,最后不仅被扣除了仅有的一个红苹果,还欠上了不少的“债”,老师只能暂时圈上不少圆圈,以…  相似文献   

15.
红苹果砸了牛顿后,它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苹果一下子成了整个苹果家族的偶像,接连奔波于世界各地,为小苹果们做宣讲报告会.它变成了苹果家族的宠儿,所到之处,欢呼声、掌声和鲜花伴随着它.红苹果实在太开心了,它很自豪,觉得自己这恰到好处的一砸,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然而一段时间后,它发现人类记住的并不是它红苹果...  相似文献   

16.
汤多宽 《教育文汇》2009,(1):27-27,32
新学期开学,学校领导安排我接任八(7)班班主任,我紧锁眉头,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班在七年级时就已经全校闻名:经常发生打架等违纪事件,很多学生不做作业,卫生更是全校最差。  相似文献   

17.
读了<传递一只红苹果>这篇文章,我的灵魂得到了洗涤. 作者十岁时,在和舅舅回山东老家的路上走散了.正当他又饥又渴的时候,一位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拉着男孩的逃荒妇女走到他面前安慰了他一番.他说自己饿极了,妇女无奈地摸了摸口袋,最后还是从兜里掏出一只红苹果给他.他刚要接过,一边的男孩扑过来,用手护着苹果,愤怒地说:"给他,弟弟吃什么?"妇女不顾男孩的不情愿,还是将苹果递给了他.  相似文献   

18.
万安峰 《班主任》2008,(7):43-43
有这样一位班主任。他大学毕业走上讲台,接手的是全校最差最乱的班。班上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无可救药,于是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打架闹事,先后气跑了三任班主任。很多老师说,到这个班上课简直就是“下地狱”。  相似文献   

19.
笔者听过一堂高水平的小学数学课,课题是“分数的意义”。教师对于单位“1”既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讲得十分清楚。特别是引导学生自编了许多题目,起到了加深学生对分数理解的作用。不过在被听课同仁大都看好的一道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上,笔者有不同的看法。这道题实质上是一幅图,图上画有1只桃子,1个西瓜,2只香蕉和4个苹果。苹果中又分为两类:红苹果与青苹果各2个。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幅水果图,即兴编题,并接着自己说出答案。于是,学生编出了各种题目,并叙述出题目要求的分数。如:  相似文献   

20.
应德国汉堡拯救未来(SOF)基金会的邀请,今年9月我随“自然之友”代表团来到德国,我们考察的一个重点项目就是环境教育。由汉堡环保局成立的环境教育中心,是由原来的一个农庄改建而成的,基本保留了传统农业的景观。我们旁听了一节课,老师和孩子们围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地上有一堆刚摘下的红苹果。一位孩子闭上眼睛,老师把一个苹果放在他手上,让他反复摸并记住这个苹果的特征。然后老师把这个苹果与其它5个苹果放在一起,让孩子睁开双眼辨认他摸过的苹果,说对了,就可以吃苹果,说错了就再来一次。最后所有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