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于2004年6月组建,其前身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农作物品种资源站,挂靠所内的有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方高原农业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是云南省专业从事特有农业生物资源发掘利用及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及国内外合作交流的研究机构。所内建有农业部西南地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  相似文献   

3.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3月,是在原云南省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和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部分课题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专业农业经济作物研究机构,主要从事马铃薯、油菜、亚麻、蓖麻、大麻、红花、花生、  相似文献   

4.
专家简介:李小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处副处长,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省级中试基地"云南省农作物原种繁育中心"主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种子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云南省种子协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网载,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联姻”,共同组建烟草科技联合实验室,加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技术和方法研究,大大促进了昆明烟草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据新华网载,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联姻”,共同组建烟草科技联合实验室,加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技术和方法研究,大大促进了昆明烟草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于1987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驻地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主要面向全省高寒山区,开展高山经济植物(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加工技术研究,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及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引领、支撑高寒山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多年努力,我所形成了高山药用植物、食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38年4月,地处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占地面积90公顷,现隶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是云南省唯一从事茶叶综合研究的省级科研单位。现设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中心、茶树种植与保护研究中心、茶叶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中心、普洱茶科研工作站、茶经济与茶文化研究中心及云南省第165职业技能鉴定所等6个科研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86年6月成立,现有职工90人,其中科技人员78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占科技人员总数的59%.科技人员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8人,博士生导师5人.拥有5200平方米的实验楼和600平方米的温室,配备有开展分子生物学和农作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及试验设施.此外,农业部"农作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也以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依托单位.在"九五"期间农业部发布的第一次农业科研机构与开发能力综合评估中,被评为"百强研究所",并被列为农业基础研究的十强研究所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86年6月成立,现有职工90人,其中科技人员78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占科技人员总数的59%.科技人员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8人,博士生导师5人.拥有5200平方米的实验楼和600平方米的温室,配备有开展分子生物学和农作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及试验设施.此外,农业部“农作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也以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依托单位.在“九五“期间农业部发布的第一次农业科研机构与开发能力综合评估中,被评为“百强研究所“,并被列为农业基础研究的十强研究所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于1938年4月,时称"云南省思普茶业试验场二分场",1958年从勐海县格朗河乡南糯山迁到现址勐海镇曼真村,1979年由云南省农业厅划归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建制。全所占地面积82.6公顷,其中科研示范茶园33.3公顷。现设有种质创新、品种选育、有机茶栽培、茶叶加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 1、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广泛应用 (1)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生物技术对育种方式的改变就是革命性的,它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把特定基因导入植物体,达到改良品质和增加产量的目的。与传统的育种相比较,转基因技术育种简单易行,目的性强,能够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提高效率和效益。其次,转基因技术能够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即传统育种只能在同一品种中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简称"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成立于1951年4月,是隶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业研究所,是全省热带作物重要的科学技术研发中心,是长期专门从事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研究的社会公益性省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该所地处云南西部保山市隆阳区,拥有试验基地133hm~2,现以咖啡、柠檬和其它热带特色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4.
创新动态     
国内动态中国野生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所长黄兴奇等人带领下,中国科学家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在云南野生稻的"资源家底调查、保存体系构建、遗  相似文献   

15.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4):86-87
<正>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环境资源研究所部分课题,于2011年成立。中心坚持"严谨、求实、协作、创新"的学风,瞄准学科前沿,立足生产实际,致力解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形成了以隋启君研究员为带头人的中青年创新团队等工作。中心重点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新技术研发、新品种选育、核心种苗生产和新品种脱毒种薯繁育、栽培技术研发、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控技术研究和马铃薯加工新产品研发等工作。中心拥有科技人员22名,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2人(高  相似文献   

16.
据bio.org网报道,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主席Sean Darragh说,2005年将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中,使得农作物和畜物的生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球18个国家采用生物技术播种了近十亿英亩地,共有十种不同的农作物,这是生物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他还指出,在采用生物技术来种植农作物的八百万农民中,超过90%在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物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产业化,而产业化的核心和关键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功能基因,因此,在农业生物技术研发过程中,对专利信息的管理尤为重要.通过对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和我国目前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信息的管理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信息管理目标和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信息资源建设、提高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信息管理能力、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专门人才队伍和服务机构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4):46-4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是为适应云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以公益型为主的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解决云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是药源基地GAP关键技术研究。根据云药产业的需求,以具有云南特色的三七、重楼、灯盏花、天麻、石斛等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为前期重点研究对象,逐步建立以药用植物资源搜集、保存、评价、驯化、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于1938年4月,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是云南省唯一从事茶树种质资源、茶树新品种选育、茶树栽培、茶叶加工等综合研究为一体的科研单位。2004年与西双版纳州政府合作办院,成立了"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建所以来,围绕云南大叶茶科技发展需求,着重开展了茶树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共承担完成了160多项研究课题,获得了各级科技成果奖47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8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所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茶叶科技创新基地。有专业技术人员74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8人,  相似文献   

20.
迎接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新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迎接21世纪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新浪潮,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思路、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