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7,(6):78-83
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板鼓咚第四代传承人黄文栋为核心访谈对象,同时穿插了曾经专门从事板鼓咚制作的板鼓咚艺人李天铸对相关事件的回忆口述,以1953年黄文栋第一次将板鼓咚搬上舞台的时间为分水岭,从亲历者的角度,勾勒出近现代板鼓咚乐器制作发展的过程,体现了舞台实践与审美对板鼓咚乐器制作工艺发展的推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组织、莆田学院莆仙文化研究院负责编写、宋建晓主编、陈春阳和刘福铸担任执行主编的《莆仙文化概论》,2020年12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这部鸿篇巨著分20个专题,对莆仙文化的家族、教育、科举、名臣、典籍、理学、宗教、妈祖、三一教、古代文学、戏曲艺术、音乐和舞蹈艺术、书法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民俗、方言、商业、旅游景观、科技等文化门类,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全书图文并茂,从理论上初步建构了莆仙文化的基本架构,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莆仙文化内涵,全书内容也是对《莆田通史》一书的很好补充。该书的问世,对于推动闽台区域文化乃至于中国区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加快"文化莆田"建设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课前准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来探索莆仙特色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的新路子,结合莆仙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引出对莆仙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6,(6):92-96
简述借鉴并吸收、传承莆仙文化,对于莆田地方高校建好大学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归纳、总结莆仙文化符号体系核心内涵,探究莆田地方高校与莆仙文化符号之间的沟通机制、对其选择的文化取向以及传承的归属认同路径。认为莆田地方高校应充分借鉴、吸收莆仙文化精神内涵,并融入到办学理念设计、校园景观建设、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使之在传承与创新两方面实现对莆仙文化的归属认同。  相似文献   

5.
简述莆仙科举文化的盛况,归纳莆仙科举文化的特色。认为莆仙科举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至少有六个方面。了解莆仙科举文化,对继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前人学者对莆仙方言单字声调的调类归并与调值描写存在各种观点。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相结合,探讨莆仙方言单字声调,进一步描写莆仙方言的时长特征,与传统调值进行对比分析。本次实验所得莆仙方言共有7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单字调调值分别为533、334、331、51、31、41、3。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是个方言类型非常丰富和复杂的省份,莆仙方言又作为闽方言当中的一个次方言,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存在着。本文试从莆仙方言当中作为名词词尾与量词词尾的"子"字来探析莆仙方言,以求进一步认识莆仙方言。  相似文献   

8.
纵向考察新中国成立前莆仙地区妈祖信仰的香火网络扩展过程,概述当地各个历史时期的商贸发展状况,指出妈祖信仰分香网络的扩展与莆仙商贸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或者说莆仙地区妈祖香火产生和扩展的历史也是莆仙地区商贸和集镇经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全国的通用的语言。但是,方言区的人想要学好、说好普通话却很不容易,闽言言区的莆仙人尤其如此。本分析莆仙人学习普通话中的种种干扰,罗列莆仙人学习普通话的所有难点,并介绍克服这些难点的方法,旨在帮助莆仙人说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0.
分析莆仙方言的“有/无”具有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三种词性,指出莆仙方言“有/无+X”重叠式是受莆仙方言形容词重叠格式制约的,重叠后具有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特征,特色鲜明,在汉语的重叠范畴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平天仙姑宝卷》系据临泽县板桥镇一代民间宗教平天仙姑的传说和神异事迹编辑而成,它是河西地区为数不多的土生土长的宝卷之一。《平天仙姑宝卷》曲折地反映了明代河西地区的历史和风土民情,尤其是《宝卷》中的"仙姑近代显应分第十九"讲述了近代以来仙姑显灵之事,总共有五件事,这五件事情均以明代后期河西历史为依据,其中讲到的人物和事件除了仙姑神异事迹外,基本上都是真人和真事,更是直接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历史,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扮古事"是梅州五华县中南部地区长久以来流行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大型民俗活动,它对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已列入五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华扮古事至今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更好地认识梅州传统客家民俗文化和乡村社会,都将起到一定的助益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董仲舒对策之年,历来有多种说法。这诸多说法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史记》和《汉书》的相关记载表面看上去似乎有矛盾,给后人钻了空子。孙景坛据此认为董仲舒对策是班固的伪作。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是由于后人误读史料造成的。《汉书》把董仲舒对策之年系于元光元年五月和《史记》的记载并不冲突。这从方法论上给历史研究一个启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是不能轻易改动严谨史学家所留下的史料的。  相似文献   

14.
万寿宫历史渊源考--金元真大道教宫观在山西的孤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高平市上董峰村万寿宫,因当地民间人格神马仙姑而建,当地人又称之为马仙姑庙。自蒙古太宗十二年(1240年)至今,绵延七百余载,增修补建代不乏人。本文通过对庙内遗存至今的19通碑刻的研究,大致勾勒出了万寿宫的变迁史,并对万寿宫的宗教功能转化及派系源流作了必要的的梳理与考证,进而揭示出该庙与金元时期盛极一时的真大道教派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万寿宫是至今为止在山西发现的真大道教宫观的惟一遗存。  相似文献   

15.
《汉书·艺文志》刘歆、班固选扬雄赋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艺文志》由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在扬雄赋的著录上,班固在《七略》原四篇赋的基础上增补了八篇,本文就这十二篇赋的篇名和刘歆、班固各选扬雄赋为哪几篇作考论,从而看出刘歆和班固著录扬雄赋的标准之差别,感受二人不同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学术思想不能以或道或儒一家标准去规范。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其父司马谈的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精神 ,“厥协六经异传 ,整齐百家杂语”,对此前的学术思想一视同仁 ,兼收并蓄 ,进行了不同于董仲舒、班固的学术整合 ,达到时代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扬雄文学思想对东汉文论有较大影响,桓谭、王充和班固学习扬雄自创体系的著述精神,接受他尚用、华实相副、事辞相称的观点和评论作家作品的意见以及其他文学见解,并有所发挥,从而为东汉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8.
在日中两国的学术界都存在着观点相似的董仲舒否定论,他们从怀疑《天人三策》的个别语句开始,逐渐怀疑整个《天人三策》的存在,断定这是班固的捏造,最后发展到否定董仲舒建言的、汉武帝期间实行的、被表述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日本称“儒学国教化”)这一历史事件。日本持董仲舒否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平井正士和福井重雅。文章指出他们对董仲舒史料的“硬伤”和“软伤”的批判有不合理之处,其使用的“根据推理的考证”的方法决非是慎重的、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其逻辑是诡辩论。“历史学的方法”和“哲学史的方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存的。  相似文献   

19.
与司马迁相比,班固具有鲜明的崇儒思想,但班固却不是唯儒家思想是从。在《汉书》里,道家思想仍然有相当的体现,其中明引或暗用道家学说的地方并不少见。班固对道家思想给予了相当的肯定并吸收了其较多的合理成分。班固在《汉书》里体现的道家思想可从其家学渊源和自身遭际中寻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叙事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叙事诗理论却一直到东汉班固才真正提出来,即<汉书·艺文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这标志着中国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班固清楚地认识到叙事诗的特征是在"感于哀乐"之"情"背后隐藏着"缘事而发"之"事",这种认识在两汉时期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汉代乐府采诗制度,对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产生了的极大的推动作用.采诗传统源自先秦,发展于两汉,在采诗传统的背后是一种政治诗学观,即通过诗歌干预现实政治.这一政治诗学观对后世文人叙事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