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农业与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密不可分,同时经济对农业的反哺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农业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尤为关键,探究合理、科学的经济与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加强与地方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开展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指导等一系列工作,有效地推动了海林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学院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学院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贯要求.农村留守人口是农业的主力军,其在数量、结构、素质、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相矛盾.应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等办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从根本上缓解农村留守人口与建设现代农业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当前"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农民就业困难,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萧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相适应,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转化小农经济,实现农民、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与转型。本文主要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建立农业的发展与转型智库;从农村资源、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方面建立农村的发展与转型智库;从农民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就业、农民工方面建立农民的发展与转型智库。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大而不强,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迫在眉睫。数字技术方兴未艾,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加快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是中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基于农业强省建设视角,实证检验数字农业促进农业强国建设的作用机制与推进路径以及财政支农对数字农业发展的影响,发现数字农业对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U型非线性影响,并且数字农业还通过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绿色产业发展间接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财政支农通过促进数字农业发展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要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应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数字农业须持续投入,久久为功,要因地制宜地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农业投入机制,数字农业促进农业强国目标实现的作用彰显的地区应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其他地区要加大财政支持数字农业力度,中央政府应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数字农业发展专项支持;要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绿色产业为抓手,着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绿色产业,并提高其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农业科技现代化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其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围绕粮食生产的工作重点、进行农业主体科学知识与科技素养的提升教育以及要注重结合中华传统农耕智慧与国际先进发展经验的工作方针等方面,对于当今我国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机械化、保障粮食与重要农产品高质量安全生产、助力农业主体建设能力以及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7.
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建设对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解决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科技支撑作用。从目前建设布局情况来看,与国家需求相距甚远。基于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科技需求,提出了"十三五"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原则和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
唐山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本文就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信息发展中的作用与前景、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建设、促进计算机技术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服务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那么这就涉及到低碳农业的概念.所谓低碳农业就是指"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现代农业,它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本文将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发展障碍,并根据低碳农业发展要求,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发展路径,从而真正推动我国农业向着低碳化和现代化方向方法,真正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业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整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农业人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使命则是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讨农业高等教育(主要指农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整合机制,主要包括选拔机制、培养机制与发展机制三个方面,目的在于发挥两者的集成效用,实现农业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共赢局面,最终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特质--创生与融合的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文地理环境的产物。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必然具有不同的文明生成模式。中国由于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不仅为农业提供了长足发展的条件,而且为文明的创生与发展提供了保护。从而创造了与西方的贸易、掠夺、殖民三位一体的文明发展模式迥然不同的农耕、兼并、融合三位一体的独特文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防止水土资源的损失与破坏,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对于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良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它是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简述环境恶化导致的危害,生物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育,环保与发展的关系,强调生物学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相似文献   

14.
畜禽养殖业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过很大作用,但随着畜禽业的迅猛发展。其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不仅影响和恶化畜禽自身生存的环境.而且还对大气、水、土壤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在综合分析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污染现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产生污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采取农牧结合方式进行源头控制;合理处理污染物;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奖罚政策.  相似文献   

15.
寒地黑土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黑土的稀缺性、脆弱性决定了保护黑土地是寒地黑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农产品安全、优质,走绿色农业之路,是寒地黑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是寒地黑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城郊型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应以集中城市化为核心,重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应推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新型工业化,强化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以消除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为推手,推动农村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人口与社会一体化;以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相协调为原则,推动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城郊型县域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应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前和以后一项长期战略决策.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首要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忐和知名品牌,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和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需要我们从多途径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山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具有多方优势,建设十堰生态经济示范区,要以生态农林型模式、生态旅游型模式和以保护水资源环境为重点,提升生态经济的竞争能力,要处理好科学规划与扶持政策的关系、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旅游开发建设与交通道路的关系、山区土特产生产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发展的历程使人们在饱尝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带来的祸患之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加强环保,根治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只有真正把生态环境现代化放在首位,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才能按照设计构划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环保教育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不断充实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