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一种植物;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这种植物的茎、叶、花的特点具体地写出来,并学会用打比方的手法进行描写.[方法提示]1.注重激起学生观察和作文的兴趣;2.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3.按"观—→说—→写"的顺序进行.[课前准备]1.复习习作例文《爬山虎的脚》,重点从观察方法、写作顺序上理解和掌握;2.准备一盆盛开的月季花;3.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好绘画工具.  相似文献   

2.
写话是低年级作文最初步的训练.如何有效地进行写话训练呢? (一)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事物、积累素材和词语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一件事物观察的结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写话训练的效果。因而,指导写话训练,首先必须学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指导观察方法时,要注意观察训练的顺序及层次性,做到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再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进行训练。如指导学生观察水仙花,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水仙花的根和茎是什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七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四个训练重点:注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重点,体现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记叙,既是阅读训练的重点,又是作文训练的重点。”第八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第七册和第八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观察事物”这个重点,从写观察日记入手,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一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我是从三方面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 一是课文中学什么就指导学生写什么,及时巩固,  相似文献   

4.
[作文范围] 写实物(生活用品或动植物)说明文。 [作文要求] 注意说明的准确性及适当的描写。 [参考题目] 1.说明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如台灯、小闹钟、压水瓶、电子表等。 2.说明一种植物,如树木或花草等。 3.看图作文(图略),以《猫》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写猫的形态、动作、食性、睡眠、本领、用途等)。 [总体指导] 综合本次写作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具有以下两项说明能力: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在教室里,老师出题学生写”的作文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无话可说,无文可作”。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师生深入生活中,同找题材共作文”是一种好方法。如训练学生“按空间位置的转换叙事”,就可带学生郊游,训练学生在“按空间位置的转换叙事”的同时“抓住特点观察叙述事物”写游记。指导写这种游记,不妨采用如下做法。一、观察描述,抓住特点1.指导抓住特点观察事物春天,让学生带着“我在什么事物上找到了春天”的问题边游览边观察周围事物,用提问方式引导观察:  相似文献   

6.
[教例]教学目的:1.通过作文训练,提高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强德育渗透。2.巩固一般写事文章写作方法(交代六要素,经过写具体);写作过程中,先想好中心,按顺序写;注意写出真情实感,用词造句恰如其分。3、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确定中心,按顺序写;用词造句恰如其分,表达真情实感。。教具准备:录像带一盒、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审题1同学们,这次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写周围发生的一件事)这和亲身经历过的事有什么区别?广发生”指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周围发生的事”指这事发…  相似文献   

7.
[设计目标] 使学生熟悉议论文文体知识,能够清晰阐述论点,恰当选择论据,写出基本的议论文。 [设计原则] 1.“作文应该是思维与表达统一”的作文观。 2.青少年长于形象解说,短于抽象说理的思维特点。 [设计内容] 1.以语文活动去触发思维活动,进而进行表达活动的作文全程教学; 2.初中语文第四册作文训练第四单元。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1.通过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2.写出动态和静态.[方法提示]就地取材,引导观察,广开思路,抓住特点.[课前准备]1.回顾、复习第十册第四单元《鸟的天堂》等课文的内容和写法;2.布置学生观察一处景物,提示他们注意这一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位置等,而且要注意景物的变化;3.教师留心选取一处有特色又直观便于观察的景物.此时正值腊树花盛开的季节,随着习习轻风,飘来一阵阵芳香.抓住学生身边的这一景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写作,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作文.  相似文献   

9.
第十册第一课抓住主要部分观察一、训练要求:懂得观察一个事物,应该抓住事物的主要部分,注意这一事物的特点;在写的时候,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叙述具体。二、训练建议 1.联系课文:《燕子》、小站》。 2,辅助训练①复习《燕子》一课,认真观察图,仔细阅读。  相似文献   

10.
第六单元怎样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单元训练要求] 1.巩固说明事物的一般写作知识,弄清说明文与记叙文、议论文的区别; 2.着重学会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有条理地说明的方法; 3.较好地掌握举例、比较、比喻、分类、引用、问答、拟人等说明方法,力求把说明文写得生动、引人。  相似文献   

11.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作文范围说明一件物品 2.本单元作文要求抓住特点,用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3.本单元作文题目①《我喜爱的×××(某种物品)》;②《美观实用的集邮册》;③《三好学生奖章图案说明》等。 4.本单元应用文练习写电报稿 [单元教法设计] 建议教师用“观察分格训练法”的方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选择喜爱的事物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叙述,并且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方法提示]1.启发: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玩中观察,玩中思考"的兴趣,启发提问,诱导思维.2.操作:根据学生好奇喜动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尽兴玩耍,并且在玩乐中学会操作,掌握知识,训练语言.  相似文献   

13.
[作文范围] 报道先进人物或有意义的事情 [作文要求] 用典型事例突出中心思想 [作文提示] 通讯较之消息,其反映事物要更详细更完整,着重表现“全过程”。因此,在进行这一文体的写作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和捕捉能力。并且,学生写人物通讯常犯的毛病之一是就事论事,虽然把一个人的事迹写了不少,但是,这些事例缺乏一定的贯穿和组织,往往淹没了人物的思想,使人看不见人物所以要这样做的动力、思想、追求和希望。所以,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本次设计创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当中积极地去观察、去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实践中发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使学生爱写、乐写。[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并善于观察;2.通过对“水果或蔬菜”观察、感受、介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3.训练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状物,并写出自己对这种事物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或蔬菜,了解其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在作文指导后,安排学生习作时,教师坐在教室里陪学生一道写作,我称之为“陪作”。记得有一次,我教第十一册的基础训练5,这个训练的作文是:“选择一样你喜爱的事物写一篇作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指导以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难写:一是不知道如何展开联想,联想些什么;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简  相似文献   

16.
[训练内容及要求] 1.片断练习:人物心理描写。 2.作文:通过典型事例,写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训练指导要点] 1.片断练习指导。 (1)简洁明了地告诉学生,心理描写有两种方法:其一,直接描写;其二,间接描写。 (2)列举例子,使学生具体地了解这两种方法。直接描写就是通过内心独白、自我表露等把内心深处的体  相似文献   

17.
四年级下学期的作文练训练,要完成由段向篇的过渡,要建立篇的概念,逐步渗透高年级习作要求。为了完成这个训练任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特作以下几点说明:①第八册读写训练的重点是:注意观察事物,学会观察方法;按一定顺序记叙;抓住事物重点;体现事物的特点。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既要突出一个重点训练项目,但又不能单一化,要注意四个重点训练项目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体验     
[习作要求]以“体验”为题写一篇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写出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真实感受。[金指点拨]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把题目补充完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审题的过程。所谓“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我们在审题时要注意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这样才不会跑题  相似文献   

19.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材编排顺序为讲读课文《海底世界》、《观潮》,阅读课文兼习作例文《爬山虎的脚》.独立阅读课文《一颗苹果树的来历》和《基础训练2》.本单元以观察能力的培养为训练重点,要注意把训练重点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海底世界》一文训练学生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观潮》一课的训练重点是教给学生对动态事物要按其本身发展变化的顺序来观察,《爬山虎的脚》和《一棵苹果树的来历》则强调重复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基础训练2》第六题是检查学生观察事物能力的作文训练.一、教材简析讲读课文《海底世界》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了美丽神奇的海底世界.揭示了海底之谜,是一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典型教材.  相似文献   

20.
贾晶 《辅导员》2013,(3):58-59
经过前一阶段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由易到难地进行写作训练.学生突破了"没的可写"的难点,但还要由易到难地进行写作训练,象"爬坡"一样.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地提高。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一、指导学生按观察的顺序来写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比如:观察铅笔盒、书包、小卫生箱、粉笔盒时.我引导学生按这样的顺序观察:1.观察外形(外表),如物的大小,形状,表现的图案、花纹等:2.观察内部,分几层,装有什么东西等;3.引起联想.也就是从物的本身想到它的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