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在不同的语境中,选择运用和组合语言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的,语言借助不同的媒介来表达时会有不同的模式变体,电视对话处在特定的语境中,与自然对话相比,具有独特的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2.
学习者语料库以语言学习者真实语料为基础,为实证分析了解学习者语言使用特征和问题提供有力平台。然而对于现有的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语料库多为本族语者语料库,对于该领域的学习者语料库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探讨建筑与土木工程英语小型学习者语料库的建立,并理顺建库目的和语料库文本采集,整理加工和词性赋码的过程。从服务教学的视角,学习者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教学提供平台,为建筑与土木相关专业学生的二语学术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人格的建构者。多维对话的数学课堂,倡导师生、生生在自然、真实的氛围中智慧对话、互动交流、体验感悟和实现生命成长。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多维对话的数学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生本课堂真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把枯燥的语言知识与真实生动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们常常面临学生程度差异大而教材内容单一,以及教学资源缺乏等困难。网络语料库的出现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语料库对CBI的促进作用在内容教学和语言教学两方面都得到了充分体现:1)语料库能为学习者提供海量真实的语言输入;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语料库中选择适合不同水平学习者的语篇材料,提供有针对性的语言输入,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程度参差带来的困难。2)语料库规模大,功能多,检索方便快捷。语料库的语境共现功能可以快速呈现出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让学习者能方便地归纳总结出语言使用规律,学到正确的搭配和符合英文习惯的表达,加深对语言和语篇知识的领悟。  相似文献   

5.
语料库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咏梅 《天中学刊》2005,20(5):98-99
语料库是一个庞大的语言素材的集合体,主要用于观察、分析和研究目的语的各种特征.它能快速准确地提供诸如构词、搭配、语境等多方面的语料及信息.词汇教学是语料库资源和研究手段用于外语教学时间最早和成果最多的一个领域.语料库在外语学习中缩小课堂语言与真实语言的差距、培养学习者的语感和学习能力及研究能力等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高中地理课堂对话教学应当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摒弃传统地理课堂对话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建立以人为本、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以有效的语言型和非语言型对话方式,帮助学生在地理课堂对话中充分体会地理之大美,从而树立对人类、自然和宇宙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是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形成的必要基础。课堂中,教师通过语境的创设,深入解读对话内涵,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模拟交流,让学生可以积累英语知识、理解语句意思,达到内化对话语言的目的,使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庞华 《四川教育》2008,(10):43-43
课堂是一个生动的对话场,教师和学生在对话场里演绎着自己真实的人生,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人,他们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课堂中,进行“群体会晤”式的对话教学。为此,我们需要构筑课堂教学中的网状对话场。  相似文献   

9.
有效地利用语料库资源有助于改善传统词汇教学的缺点,可以为词汇学习的交际化提供平台,从而改善词汇教学的效果,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近年来,外语教学提倡自主学习模式,强调依赖大规模真实语言的输入来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语料库在课堂习得外语环境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料库用于课堂词汇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检索程序提取包含关键词或结构的语句(语境共现),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人类的任何交际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情景语境。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际活动,因此也依赖于具体的情景语境。本文就情景语境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对话翻译的影响和制约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情景语境在文学作品人物对话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哑巴英语"现象已广泛引起语言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而与外语学习中"哑巴英语"现象相对应并形成鲜明反差的则是幼儿母语学习所取得的普遍成功。以幼儿母语与大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对比为切入点,着眼于外语学习中语言水平与思维发展之间的非平衡状态,试图对"哑巴英语"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形成的原因,旨在对外语学习的认识和外语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nalyzes discourse markers (DMs) in dialogues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Business English textboo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the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the two domestic textbooks observed have almost a complete absence of the use of so, otherwise a very common feature of dialogues in foreign textbooks. The article then discusses the reasons and points out the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d writers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应巧妙设置并运用对话,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情景滋养对话,捕捉时机挑起争辩,多维交流丰富对话,发散想象超越文本,品味鉴赏多元解读等途径,营造对话的高潮,让语文课堂灵性闪光,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或二语)水平,很多国家降低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年龄。这种做法和神经科学关于双语者二语习得起始年龄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相关的研究表明,早期的二语习得者其二语大脑加工模式类似于第一语言和母语单语者,而晚二语者的二语加工有激活脑区扩大、激活水平提高的倾向。早二语者更有可能获得接近母语者的二语水平。让学习者在较小的年龄接触外语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汉语是外语教育低龄化的受益语言,覆盖低龄学习者,帮助国外解决低龄学习者汉语教学师资问题应该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内容。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要加强针对低龄儿童的教学研究,建立低龄儿童汉语教学师资培训机制,以顺应国外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促进汉语国际推广。  相似文献   

15.
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失语症"指的是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能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中,这个现象主要是由于英语教育工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忽视而导致的。因此,英语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中国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findings from a study conducted in a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an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 (ELL) student and two teachers engaged in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n an inclusion science classroom.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icacy of utilising cogenerative dialogues between an ELL student and his science teacher and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to improv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enacted during coteaching. Drawing from field notes, teacher and student interviews, and video captured during cotaught science lessons and during cogenerative dialogues between the student and his coteachers, we examined the ways in which cogenerative dialogue expands teachers’ agency to adapt curriculum and implement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hat can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ir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we examined the ways in which participation in cogenerative dialogues with his teachers expanded this student’s agency as a science learner and a language learner.  相似文献   

17.
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外语教学中研究的焦点已由"如何教"转到"如何学",因而很多学者都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学习者这个变量,外语学习焦虑则是最引人注目的研究之一。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语焦虑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对于教学的启示还不够充分,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外语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focuses on content-based and pedagogical instructors’ use of cogenerative dialogues to improve instructional practice and to evaluate program effectiveness in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s. We share our research findings from using cogenerative dialogues as an evaluative tool for general assessment of various program-related issues. We discuss how engaging students in cogenerative dialogues improv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emistry and chemistry education course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insights and direction for improving content-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for science teachers an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high school science students. Cogenerative dialogue has the potential to expand evaluation methodologies that will position participants more centrally in not only the collection of data, but also the analysis of these data to catalyze transformative practices in educational programs.
Sonya N. MartinEmail:
  相似文献   

19.
对于任何一个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都离不开好的教材。芬兰汉语教师Tanja编写的《走吧》独具特色,给我们研究"中级汉语教材话题如何选取及其与文化项目兼容"提供了借鉴。当前的中级汉语教材重形式而轻内涵,或多或少存在着缺少对语言文化移入的考虑。应该重视教材话题本身的意义,突出其实用性。教材"话题"与"文化项目"兼容过程是语言融合的过程。一方面教材"话题"要适应异国文化,让对方自然而然地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教材"话题"应该体现汉语言独有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