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莺莺传》为元稹自寓的观点,学术界早有公论,但尚有系统论证的必要,对照元稹与“张生”,相合之处有三;对照元稹的其他作品,也有三篇可断定为是写其与莺莺之情的,这些都可证明《莺莺传》中的“张生”就是元稹,此外,吴伟斌先生《关于元稹婚外的恋爱生涯》一中的一些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
元稹的《莺莺传》自诞生之日起,就因其文字优美、描写细腻而流传甚广。正因为如此,对《莺莺传》的解读历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当我们重新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莺莺传》中或隐或显地交织着三条重要的线索,全篇结构呈"斜月三星"状。因此,启动这"三把秘钥"无疑对深入探讨《莺莺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一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稿》中指出,唐传奇诸作者中“所作不多而影响甚大,名亦甚盛者”是元稹。虽然他的传奇只有《莺莺传》一篇,但无论当时或后世,取材于它而创作的诗词及戏曲,只有李朝威的《柳毅传》可以与之比敌。元稹的《莺莺传》产生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末至二十一年初。在《莺莺传》的篇末,元稹已明确地作了交待:“贞元(甲申)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予于静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  相似文献   

4.
莺莺是元稹昔日情人的小名,元稹《莺莺传》末所载应该可信,而陈寅恪先生认为莺莺为假名的证据似嫌不足,因此其说实为非谛。  相似文献   

5.
唐代传奇小说中,元稹的《莺莺传》可以说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同时又是最聚讼纷纭的了,历年来吸引了大批唐传奇研究者的注意力和兴趣。磁力所及,连那些并非专事古代小说研究,甚至并不研究文学者也“下海”议论一番。吴伟斌也是因研究元稹其人其诗而“跳槽”到《莺莺传》的研究领地,接连发表了《〈莺莺传〉写作时间浅探》(载《南京师大学报》1986年第1期),《“张生即元稹自寓说”质疑》(载《中州学刊》1987年第2期),《再论张生非元稹自寓》(载《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2期)和《论  相似文献   

6.
元稹的<莺莺传>是经过作者重重包裹的纪实叙事作品.张生(元稹)抛弃莺莺的原因不是由于"补过"或莺莺出身低贱,而是别婚高门.元稹写小说文过饰非,以达到自我疗救的解脱目的.文章对三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为莺莺正名———论元稹笔下莺莺形象兼评“娼妓说”之失欧阳江琳元稹《莺莺传》一直是争议颇多的唐传奇之一,除了作者本身所造成的文章思想局限外,崔张二人的形象也与后世出入颇大。人们已习惯于《西厢记》中良缘仙眷的美满结局,将莺莺定型为冲破封建教条,追求爱情自...  相似文献   

8.
中晚唐时期,传奇的创作盛极一时。元稹的《莺莺传》一出即广为流传,受此影响,温庭筠亦作《华州参军》,在借鉴《莺莺传》的基础上又有一定的突破,展示出其别样的“史才”、“诗笔”与“议论”。纵然《华州参军》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但囿于礼法之风的浓厚和国人的接受心理,此篇小说终未能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9.
《莺莺传》研究一直是无稹研究的热点,张生即元稹自寓是大多数数学者都认可的观点,而吴伟斌先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极力反对自寓说。事实上,《莺莺传》是一篇自传性小说,吴氏用小说性否定自传性显然是不可取的。而且,吴氏对元稹恋爱的考订存在明显失误,其学术批评方法也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21,(1):102-107
<正>"西厢记"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久远,崔莺莺与张生(君瑞)的恋情,也始终受到相当多的关注。尽管在其后,如赵令畤的《商调蝶恋花》、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乃至影响最深远的王实甫《西厢记》,以如何赞叹艳羡且充满圆成之意的改编,替这段恋情谱写出才子佳人、佳偶天成的感人情节,但如果从其最早渊源的《莺莺传》看来,崔张的这段恋情却是以"悲剧"收场的,莺莺别嫁,张生发表了一段"红颜祸水"论,从此以后,各不相干,可却引发了近代学者无数的议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是文学史上先后出现的两部题材相同的优秀作品。它们虽然都是承唐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演变而来,但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超过了元稹的《莺莺传》。这里谈一下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的情线景衬特色。  相似文献   

12.
《莺莺传》研究百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的前五十年,《莺莺传》研究较为冷寂,研究不够广泛、深入,方法单一,主要是鲁迅赞同的北宋王铚所谓“张生即元稹自寓”的观点,影响较大。后五十年,《莺莺传》研究热闹起来,研究的视野拓宽、方法多样,对《莺莺传》的创作时间、张生和崔莺莺的原型、崔张离异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激烈的争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导语:唐代诗人元稹曾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爱情佳句,还创作了以自己为原型,反映“才子负心,佳人薄命”的唐传奇《莺莺传》。短短的《莺莺传》竟成了后世文人创作的蓝本。金人董解元以《莺莺传》为蓝本,将其改写为“才子佳人,以恩报德”的《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莺莺是元稹昔日情人的小名,元稹<莺莺传>末所载应该可信,而陈寅恪先生认为莺莺为假名的证据似嫌不足,因此其说实为非谛.  相似文献   

15.
唐传奇元稹的《莺莺传》中,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并于朋友前大发议论,称莺莺为尤物,而自己能够忍情,及时抽身,遂免遭祸患,并赚得“善补过者”的好名声.“尤物”一说,竟有如此大的魅力.翻开历史画卷,尤物论一直存在于历史的长河里,有它独特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并引起后人深深地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王实甫的《西厢记》来源于元稹的唐传奇《莺莺传》,后来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历经了唐、金、元、明几个朝代的演变和改良,这段爱情故事无论从情节、人物、主题还是最后的结局上都发生了重大改变。"文变染乎世情",正如刘勰所言,在崔莺莺和张生爱情故事的演变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唐传奇《莺莺传》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以多情的崔莺莺遭受了始乱终弃的命运结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段爱情故事演成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由于时代环境的发展,王实甫的《西厢记》走出唐传奇《莺莺传》,蜕变为世代流传的爱情佳话。  相似文献   

17.
唐代传奇中元稹的《莺莺传》因是其自述经历,所以尤受研究者的关注。从元稹的生平来看,他一生热衷于政治,在婚姻上,他需要通过“巧婚而致显通”。唐代门第观念根深蒂固,与豪门大族的联姻会成为士子宦途的阶梯,这也是他抛弃旧时情人莺莺而婚高门之韦氏的根本原因。元稹并非那种薄情寡义之人,对莺莺的离弃显然成了他人生最痛苦的事,为了减轻这份负罪感,他利用了礼教这一男权话语,将罪责推在了莺莺的“自荐枕席”上。元稹既想追求理想婚恋又不得遵循严峻现实,表现了其在情与礼的矛盾中痛苦复杂的爱情心理。  相似文献   

18.
唐代传奇中元稹的《莺莺传》因是其自述经历,所以尤受研究者的关注.从元稹的生平来看,他一生热衰于政治,在婚姻上,他需要通过“巧婚而致显通”.唐代门第观念根深蒂固,与豪门大族的联姻会成为士子宦途的阶梯,这也是他抛弃旧时情人莺莺而婚高门之韦氏的根本原因.元稹并非那种薄情寡义之人,对莺莺的离弃显然成了他人生最痛苦的事,为了减轻这份负罪感,他利用了礼教这一男权话语,将罪责推在了莺莺的“自荐枕席”上.元稹既想追求理想婚恋又不得遵循严峻现实,表现了其在情与礼的矛盾中痛苦复杂的爱情心理.  相似文献   

19.
莺莺人物心理浅探──兼论莺莺形象的文化意义安小兰元稹的《莺莺传》是唐人小说中著名的篇章,其主公崔莺莺也被认为是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在她的身上,热情与庄重、主动与迟疑并存不悖,双双成为其性格的显著特征,并交织体现在她的爱情生活中。对于莺莺这一...  相似文献   

20.
《莺莺传》人物原型历来引人猜疑.鉴于此,在认真研读原作及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认为莺莺既非通常认为的大家闺秀、名妓,也非元氏亲属或其长吏侍妾,而是唐代贵族小妾所生的庶出女儿,在父亲亡敌后被逐出家门.元稹在演绎这段往事时借用了河间府妓崔徽及京城名妓霍小玉的故事,张生即作者自况.因为《莺莺传》杂糅了崔徼的情事,才使得人物颇多可疑之处;尤其是张生的行止颇为突兀,使《莺莺传》成为一出“怪剧”[1].同时,从原作的疑点入手,联系相关资料,印证了莺莺原型即徼之少年时所恋慕之落魄千金,兼有河间府妓崔徽与京城名妓霍小玉的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