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宁旭 《金秋科苑》2011,(24):143-146
目前癌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据1996年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约700多万人,并有1000多万新发癌症病人,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60万人,癌症死亡人数约130万人。34~54岁年龄阶段癌症是第一死因,55~74岁的年龄阶段仅次于心脏病。而且癌症的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还在逐年上升。癌症的死亡率相当的高,人们都处于谈癌色变的恐惧状态。为此肿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越来越引起世界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佚名 《知识窗》2007,(11):60-60
一天中的“魔鬼时刻” 当你清晨从梦中醒来,便进入了一天中的第一个“魔鬼时间”段(清晨6~9时),诸如心脏病、中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乃至癌症等疾患,就在你的身边蠢蠢欲动。  相似文献   

3.
正过去的大量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和高能量饮食是心脑血管病、富贵病(如糖尿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因,因此素食被人们视为健康饮食,同时在动物保护组织等的推动下,吃素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然而,现在一项研究指出,长期吃素可能有损健康,而且可能增加患心脏病及癌症的风险。素食致癌还是抗癌?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系的布伦纳教授等人在2016年3月29日《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期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长期素食后,人体内更可能带有容易引发炎症反应的基因。这样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创新》2006,(9):23-23
为了发现人类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英国8月22日宣布将展开一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学实验。这项名为“英国生物银行”的项目将收集全英50万人的DNA样本,希望借此发现癌症、心脏病、关节炎等常见疾病的基因组成。  相似文献   

5.
安利 《百科知识》2007,(2X):42-42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但新一代分子生物学家开始用高技术彻底粉碎这一谚语。结合人类遗传学的最新发现和对食物中数百种化合物的深入了解,研究人员逐渐梳理出饮食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的一些复杂关联。他们希望最终能够因人而异地告诉消费者如何通过饮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及其他老年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徐新明 《百科知识》2007,(2X):36-36
人在吃饭的时候,应控制摄入食品的热量,应使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控制在一定的程度,这早己成为生活常识。通过各种媒体,食品产业界更是不遗余力地大肆宣扬低脂肪的好处,使人感到,只要食用低脂肪食物,一定会好处多多。那么,低脂肪就一定对健康有利吗?  相似文献   

7.
郭靖怡 《科技风》2013,(15):173
肥胖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脏病、脂肪肝以及某些种类癌症的几率。本文介绍肥胖的生物学基础以促进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癌症、艾滋病、心脏病都不会致命,人类最有可能的死因是无聊乐观的说法是下个世纪的上半叶,治疗绝大多数癌症的新药将问世。基因疗法可以使癌细胞自杀,疫苗使癌症对下一代来说无关紧要。艾滋病疫苗在25年内将问世,人造心脏也将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癌症是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号杀手,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2年将有近164万人被诊断患有癌症,超过57万将死于癌症[1]。而200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20年,美国将增加55%的肿瘤治疗需求,但同期可以诊治患者的医生人数只增加了14%,换算下来,美国届时将缺口高达4080名肿瘤医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呼声高涨,人们对天然药物治疗疾病的关注日益浓厚。由于中医药在癌症治疗或辅助治疗方面的疗效及其独特理论,再加上近年来科学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使得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正在成为世界抗癌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郝美玲 《知识窗》2007,(9):60-61
最新一期的美国《预防》杂志邀请专家,揭露了健康饮食中存在的种种误区。 误区一:含有符物的都是健康食品 虽然大量研究都发现,富含谷物的食品能有效抵抗心脏病、癌症以及其他多种疾病。但专家们也表示,只有未经加工的谷物才富含纤维、维生素E和镁等营养物表。一旦加工成面粉,会导致这些营养素的丢失。  相似文献   

12.
冉浩 《知识窗》2014,(1):54-55
癌症一直是困扰着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让人们谈之色变……事实上,癌症确实是一种高发疾病,据统计,目前已知的癌症有200多种,2012年我国新增肿瘤患者约312万例,平均每天有8550A被确诊,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5人死于癌症,而人们一生中患癌症的概率竟已高达22%f  相似文献   

13.
汤钊猷 《青海科技》2001,8(5):56-57
记得几年前我曾应当时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之邀,到该校作了一个关于保健的报告。我是搞癌症研究的,“保健”不完全是我的本行。我之所以答应,是因为当时杨校长说起,他们学校有一位名教授,50几岁突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我随口说了一句,“其实很多是可以预防的”。他马上就说,那就请您来做个报告。确实,“中年健康”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谈中年健康,就要“有的放矢”。20世纪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但当传染病得到控制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就成为人类死亡的两项重要原因。这也同样是…  相似文献   

14.
张微 《金秋科苑》2012,(9):123-124
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不仅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还可以对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从癌症这个恶魔闯入我们的生活那天起.人们就把它当作了死亡的代名词.谈癌色变,认为它是难以降服的不治之症。尽管如此,人们与这个恶魔的斗争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解放军304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李留树博士就是成千上万敢于向癌症恶魔开战的斗士之一。近30年来.他用精湛的医术和对病人的挚爱.为无数被癌魔缠身而濒临死亡的患者重新拨亮了生命的烛光。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苑》2007,(13):78-79
据统计,男性10大死因中有4项与饮食有关,包括癌症、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糖尿病。以下9种食品对男性健康有益,建议男性多多摄取。  相似文献   

17.
提起恶性肿瘤(癌症),人们大多会神情一变,面露恐惧之色。的确,伴随癌症而来的身体上的莫大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会给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和心灵都笼罩上巨大的黑色阴霾。随着社会的发展,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08,(10):54-55
如果血液清洁,能够顺畅地流动,这样的人就不容易生病,这一点可以说已经作为常识被人们所知晓。但实际上,血液受到污染,血流不顺畅的人却越来越多。日前在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一位的是癌症,接下来是心脏病、脑中风,这两种死因都是由于血液变黏后,血流不顺畅所引起的循环系统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人们普遍认为,肥胖是癌症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声称,个子较高的女性罹患癌症的风险可能比个子娇小的女性更大。  相似文献   

20.
王平 《百科知识》2011,(16):46-47
癌症是现代人避而远之的瘟神。但是,研究人员早就发现,对80岁后去世的人做尸解,就会发现100%的人体内都有肿瘤(癌症)。也就是说,如果想要长寿,人们就得与肿瘤结伴。因为,人们在70岁以前长肿瘤是病理性的,但70岁以后生长的肿瘤就是生理性的,不值得恐慌,只要不引起病理症状,没有必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