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中阳 《邢台学院学报》2003,18(4):91-92,94
本文以一个函数建立反函数有两种情况:①若这个函数是整个定义域到值域具有一_映射关系的函数。②若这个函数不是整个定义域到值域具有一一映射关系的函数,那就必须将其定义域分割为一个一个的严格单调区间。对数函数按情况①建立反函数,反三角函数属于情况②,通过对比二者的异同,突破反三角函数教学难点。明确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同时,对映射、一一映射、函数、反函数这些抽象的概念加深了认识。  相似文献   

2.
关于反函数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白银公司西北铜加工厂中学周连第1.什么样的函数存在反函数一般地,如果确定函数y=f(x)的映射f:A→B是从定义域A到值域B上的一一映射,那么这个函数必存在反函数,其反函数就是这个映射的逆映射f-1:B→A所确定的函数x=f...  相似文献   

3.
反函数概念历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反函数是建立在映射、一一映射、逆映射、函数等概念的基础上的,它又是学习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反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反函数)的基础。这一系列概念环环紧扣,形成系统。象这样的概念,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概念教学,提高效果,注意以下几点是有益的。 1.理清脉络以反正弦函数为例,它是建立在正弦函数和反函数的基础上的。讲反正弦函数时,已与讲反函数的概念、正弦函数的概念相隔很长一段时间了,因此首先要复习这一内容,然后对正弦函数适当选取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它到值域的对应是一一映射,从而引出正弦函数的反函数,建立反正弦函数。只有理清了这个脉络,才可以使学生得到清晰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 ,一个函数是否具有反函数 ,关键在于判断确定此函数的映射是否为从定义域A到值域B上的一一映射 .一一映射必须满足两点 :A中不同的元素在B中都有不同的象 ,即x1 ≠x2 y1 ≠ y2 ;B中每一个元素 (一个不漏地 )在A中都有原象 ,即 y∈B , x∈A ,使 y=f(x) .只有满足这两点的映射才是一一映射 ,从而由此映射所确定的函数才具有反函数 .一、分段函数具有反函数的判定分段函数也是函数 ,因此它是否具有反函数 ,必须看确定分段函数的映射是否是一一映射 .例 1 判断函数f(x) =x2 -3 (x≥ 0 ) ,3x(x <0 )是否具有反函数 .解 分段函数…  相似文献   

6.
课题:反三角函数的定义.目的要求:使学生在掌握映射、一一映射、逆映射、反函数等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反正弦函数的定义,并能紧扣定义辨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教学关键、难点与重点:关键:学生是否掌握映射、一一映射、逆映射、反函数等概念,是能否学好本节课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只有定义域和值域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原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它的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本文巧用函数和其反函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函数问题.  相似文献   

8.
"反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极易出现错误.为了避免错误的出现,反函数学习中一些模糊的问题需要澄清.一、关于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的条件不是一切函数都有反函数,若函数y=f(x),对于值域中的任一个值y0,在定义域中都有唯一的值x0,使得f(x0)=y0成立,则y=f(x)才有反函数.即只有决定函数的映射是定义域到值域上的一一映射,这个函数才有反函数.(1)若y=f(x)在定义域D上是严格增函数,它有反函数吗?  相似文献   

9.
反函数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说它难,是指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说它重点,则因它涉及原函数、反函数、映射、一一映射、逆映射等诸多知识点,且直接决定和影响到后面的教学内容,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反三角函数等。教与学的第一难点是反函数的概念。由于反函数也是函数,而函数是映射,因此笔者认为,紧紧抓住映射就是突破此难点的关健。我们知道,映射f:A→B特指对任意的X∈A,按对应法则f在B中均可找到其唯一的对应元素y。其要点有二,一是只对A中的元素有此要求,并未对B中的元素有此要求,这就是映射最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反映运动物体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函数,是一种非一一映射,三角函数在理解和应用时的困难均来源于“多对一”的对应特点,理解和掌握“多对一”是解决好本章复习中所遇难点的关键。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和三角函数图象是两种有效的直观工具,应很好加以利用。例1 是否存在α角,使下列关系成立:  相似文献   

11.
反函数是函数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反函数的学习中稍有不慎就会走入误区,我们必须注意:1·单调函数存在反函数,但反函数未必是单调函数·从反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函数存在反函数的充要条件是此函数为从定义域到值域上的一一映射确定的函数·由此可知,单调  相似文献   

12.
正反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概念,是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之一.有关反函数问题大都是以选择题及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本文对反函数的性质进行概括并结合具体例子对利用反函数的性质解决函数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揭示巧用反函数对函数问题求解的一般规律.一、基本性质1.存在性:只有定义域和值域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2.互逆性:原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它的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3.对称性:函数y=f(x)与其反函数y=f-1(x)的图象关于y=x  相似文献   

13.
高一新教材在反函数这一小节提到两个问题:一是反函数的概念;二是互为反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结论是函数y=f(x)的图象和它的反函数y=f-1(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在反函数的学习中实际上还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反函数的存在性问题,从映射的定义知道,如果一个函数是从定义域到值域的一一映射, 就存在着反函数.因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任何一个单调递增(或递减)的函数都存在着单调(或递减)的反函数.另一个问题是单调性相同的互为反函数图象的交点一定在直线y=x上吗?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反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注意新旧联系,突出重点,加强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谈谈个人的认识和做法。一、反三角函数的意义 1、复习旧知识,为讲授新知识铺路反三角函数的概念是建立在集合、映射、函数、反函数、三角函数等基础上的,同时,它又具有研究一般函数的概念的共性,例如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等。因此在讲新知识之前,要求学生复习有关函数的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例如:①什么叫函数?怎样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什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反三角函数这个概念,包括函数概念、三角函数概念和反函数概念。因此,在讲反三角函数概念之前,学生对这些概念应有透彻的理解。又因为学生对前两个概念较为熟悉。因此,反函数概念对讲授反三角函  相似文献   

16.
反三角函数一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反正弦是一个模本。学好反正弦后,学习其它反三角函数的困难就可迎刃而解。因此,反正弦函数的概念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进行反正弦函数概念的教学呢? 由于中专数学教学中对于逆向思维的训练难度与频率不够,故一碰到逆向问题,便产生思维障碍。再之由于反三角函数的超越性,在其单调区间内的反函数不可能通过代数运算来解出它的反函数的表达式,这就需要创造新的数学符号来表示反正弦函数,这使反正弦函数更显得难以捉摸。当引进反正弦函数符号后,对符号本身的理解也很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作了改进,其过程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逾越障碍作适当的铺垫。 为了使得反正弦函数化为原有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应深入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必要重温那些相关的知识。首先请同学们回答黑板上这样几个问题:求出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相似文献   

17.
反函数是研究两个函数相互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掌握了反函数的知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函数的概念,获得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并为以后学习互为反函数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奠定基础.反函数概念是中学教材中的难点,许多同学在学习中也存在许多困惑,为此  相似文献   

18.
函数与反函数是中学数学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出现了对应、映射、一一映射、函数、逆映射等较为难懂的相关数学概念.这些概念之所以难理解,是因为它们在教材中的出现形式,并非都象其它重要定理、定义那样醒目和直白.教材体现侧重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更明确的概念、定义,要在教  相似文献   

19.
反函数是中学数学教材中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对反函数定义理解不深不透、解题思路不清、解答步骤不全等错误,严重影响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下面本人将以函数中常见的几种典型错误进行剖析,与同行磋商.误区一:忽视函数存在反函数的条件案例1函数y=x2(x∈R)是否存在反函数,若存在,求反函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错解函数存在反函数.当x≥0时,由y=x2得x=y,所以x≥0时,反函数为y=x(x≥0);当x<0时,由y=x2得x=-y,所以x<0时,反函数为y=-x(x>0).剖析忽视函数存在反函数的条件,从而盲目地进行分类讨论求反函数.正解∵y=x2(x∈R)不是一一对应函数,∴y=x2不存在反函数.解后反思只有从定义域到值域上的一一映射所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误区二:错解反函数的解析式案例2求函数y=3x2-1(x≤0)的反函数的表达式.错解由y=3x2-1,得x2=(y+1)3,∴x=(y+1)3或x=-(y+1)3,∴反函数的表达式为y=(x+1)3或y=-(x+1)3.剖析在求解过程中没有考虑原函数中x≤0这个条件导致出现两个答案的错误.正解由y=3x2-1,得x2=(y+1)3,∵x≤0,∴x...  相似文献   

20.
这里有两堂公开课的教学片断:片断一 课题:反函数。只见教师娴熟地操作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屏幕上图并茂,有的函数有反函数,屏幕上打出了反函数表达式及其图象;有的函数屏幕显示没有反函数.这时屏幕上打出如下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函数就有反函数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