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肖弋 《教师》2008,(7):48-49
动画是人类运用图画技术成功地表现连续运动过程的结果,让人类从静止画面审美欣赏进入了具有视觉动感画面的审美。动画是儿童活动的梦想,成人的童话。动画多渠道传播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视觉信息。可爱的造型、生动的情节、完美的技术制作这些综合因素,在生活中循环再现,使动画成为引发儿童情感共鸣、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动画给儿童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和快乐,动画成为了儿童学习的新兴趣,动画对儿童美术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图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在画面的安排处理中找出秩序,通过视觉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传达情感。动画画面作为承载影片内涵的载体,在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的同时,更要体现影片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通过对动画画面构图元素的解读,更好的理解动画画面构图的审美功能,传达作者的审美情感,激起欣赏者对现实生活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水墨动画中优美的画面效果向世界传递着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了动画艺术的视觉语言.巧妙地在动画片中运用民族视觉元素,推进本土动画的创作,以达到全民审美的艺术表现效果,成为研究水墨动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将传统戏曲中脸谱造型、色彩、服饰等符号语言融入到动画创作中,不仅为动画注入了新的创作元素,在艺术形式和审美特征上表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内涵,同时动画作品中戏曲文化元素的再创造,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升了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推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动画是一门视听艺术,需要画面与声音相互配合,声音赋予动画角色生命力,辅助画面讲故事,塑造出许多真实的角色形态。充分认识声音在表达动画情感时的作用,研究背景音乐、音效以及角色对白在控制动画影片节奏、烘托氛围、解释画面、塑造角色性格、表达情感时的具体应用,对声音在动画中的情感表达维度的研究,将有利于增强声音设计的艺术性和提升动画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动画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拓展。虽然计算机技术之于动画如此重要,但技术永远是为达成动画艺术的目的服务的。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形式.它的画面中的一切审美原则,都来自于绘画;动画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绘画作为创作的主要手段对动画创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速写是动画艺术创作的基础,是培养造型能力的主要方法.也是对形和体的认识以及个人对视觉信息反应和处理的最基本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青青  高明珍 《时代教育》2009,(8):95-95,102
对中、美动画造型的民族化和行了论述和比较,认为中国早期动画造型吸纳与借鉴传统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中国现代动画造型盲目模仿美国,丧失民族特色;中国动画需要充分挖掘丰富的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民族动画.  相似文献   

8.
刘烨 《华章》2012,(31)
中国古典舞经历了模仿与借鉴,传承与发展的历程,如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我国舞蹈艺术前辈们意识到,“身韵”课程除了内容的提炼和形式的重组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握中华民族的审美总体倾向.发扬传承经典、借鉴创新的精神,才能为我国古典舞的发展打下务实基础.中国书法正是民族艺术的典型代表,书法线条中力度与节奏的处理,文字造型的变化与和谐,以及注入情感的气韵之美和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审美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身韵”教学中值得吸收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画面是形式与内容的载体,创作构思需要画面形式表现。画面形式除展现题材内容外还展现作者的思维方式与艺术涵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形式与内容需要选择、联想、推理、凝炼、深化,使之最终能够协调统一出现在画面上,画面上对内容为涵蓄表现和表现形式上努力接近完善的技术处理是美术创作活动中所要追求的一种艺术效果与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唐勇力的绘画艺术,是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中国发展历程中必然出现的艺术风格之一。他所画的人物造型考究,素描功底扎实,能将自己的造型素养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表现出来,并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他的艺术,并不是简单地将生活中的客观对象直接表现到画面上,而是结合了其审美需要的转换、改造和提升。他突破了单纯以写生形式来构造画面的表现方式,在画面的处理上显得更加大胆;色彩浓烈稳健而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动画作品作为集多元化文学元素于一身的文艺表现形式,在文化传承中彰显着自身独特的心灵体验美质。认为它以"兴观群怨"的理论支柱为依托,以现代技术为衍生媒介,建构了独特而崭新的"动画诗学",是中国传统诗学具有转换意义的一次现代审美尝试。传统诗学中的"兴观群怨"观在构筑动画诗学深层意蕴的同时也丰富了其艺术能指。动画作品对传统诗学观的延承与转换过程中,形成了审美的"同嗜"力量,并在文学史传统"内在理路"的规约下诠释了"兴观群怨"诗学观的现代生存境遇,完成了自身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绘画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而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它们和各自民族的审美意识紧密相关,其不同的历史渊源、表现特点正是它们的差异之所在。作为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代表的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语言,彼此遥相辉映,在世界绘画艺术宝库成为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结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展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性。通过把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加以比较,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绘画的内在特质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两种伟大艺术的交流和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琴曲和琴歌作为古琴艺术的两种艺术表现形态,共同建构了古琴艺术独特的审美空间。本文旨在重新审视这两种艺术形式,在考察琴歌的历史流变和分析具体曲辞的基础上,力图呼唤琴歌这一艺术样式的革新和复兴。  相似文献   

14.
王胜选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1):15-16,32
商洛民间剪纸是陕南民俗文化的一种形象的载体,它题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造型质朴生动,是当地民间艺术中最能体现民俗性、传统性、地域性、时代性的美术形态之一。商洛民间剪纸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的纤巧秀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刚柔相济、节奏和谐、风韵自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戏曲电视剧是戏曲艺术和电视艺术有机结合形成的独特的综合艺术,其叙事艺术既不完全同于一般的电视剧,更有别于舞台叙事。本文从影像艺术的本体出发,从剧情体裁、结构与节奏等方面探讨了戏曲电视剧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与服装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但在艺术语言的运用及审美信息的传达中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音乐与服装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形式特征入手,分析了二者在审美活动中的共性。  相似文献   

17.
建筑艺术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和各门艺术的综合,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的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建筑与作为表演艺术的音乐,表面上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由于建筑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而且可以相互得到启发。从两者的审美通感上对它们进行分析,得出建筑与音乐的审美特征的共同点为抒情性、表现性、过程性、流动性、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对审美通感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及应用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的滋养,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国剪纸动画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剪纸动画继承了传统文化元素,且不断创新,日益走向成熟。计算机数字技术从介质形态、空间表现形态和美学效果形态上为传统文化元素在剪纸动画中的应用带来了质的转型。但计算机数字技术在增强剪纸动画表现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剪纸动画艺术类型民趣民俗日渐消弭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以其独特工具材料、艺术形式和表达方法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画独具的题款形式成为东方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审美的功用性视角揭示这一艺术不同凡响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