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9月初、一年级,于焦头烂额的间隙,读完了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书是一位河南朋友邮给我的。如果是我自己,在书店里见了,大半是不会买的。“学会关心”?光这名字,先就让我不以为然——我猜这本书,除了可以赚取多愁善感者的忧愤、热泪,不会有多少新鲜价值。然而我错了。促使作者写下这本书的,是“关心”在美国教育  相似文献   

2.
图书简介: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是内尔·诺丁斯在关心伦理与教育方面的一本重要著作.内尔·诺丁斯曾经在美国公立学校任职15年,先后从事教学、行政和课程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3.
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关心学生,这是实现"学会关心"教育的关键环节.主要论述"学会关心"教育中教师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会关心学生的几个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4.
图一设计意图:《老爷爷的帽子》这则童话以“老爷爷关心小鸟,小鸟关心老爷爷”这一主题,将我们带人了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世界。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会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而未来社会需要幼儿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关心”。我们设计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对"学会关心"的问题写过一点文章,这篇短文再就相关的另一问题作一点讨论. 关心什么?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人.在所有的这些关心中,必然也会关心自己,关心自己也是需要学习的.在所有这些学习中,核心的还是学会关心人.因为真的关心人才能明白为何去学会善待自然.  相似文献   

6.
耐心去等待     
教师节我收到了一张贺卡,贺卡上画着一大把鲜花,旁边还工工整整地写着"衷心地感谢您,孟老师!衷心地祝福您,永远快乐,健康!--您的学生张峰".张峰又进步了,他知道了感激,学会了关心别人,我真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7.
这次会议是中国职教学会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秘书长会议,主题是交流经验、协调工作、建立联系.这次会议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职教学会的大力支持.会议在广州举行,一是广东省教育厅非常关心、支持学会的工作,二是广东省职教学会活动很有成效,为学校服务工作也做得很有特色,为我们会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环境.我着重就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学会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个良好的学校集体氛围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可行的。 --艾里克· 斯盖普假如你是一个刚入学的新生,刚刚来到一个新学校,你的脑子里都想些什么呢?你是否会想:“我在这能交到朋友吗?大家会喜欢我吗?” 或者“老师会喜欢我吗?他们会关心我吗?” 或者“我能适应这的学习生活吗?我能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吗? ” 再或者你可能会考虑:“我在这里安全吗? 我会不会受到取笑?人们会不会讨厌我、羞辱我呢?”甚至你可能会想:“我会不会挨打呢?”这些问题反映了我们基本的心理需求——对情感及身体安全的需求,对一种亲密的、相互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身穿牛仔裤,脚蹬运动鞋,歪戴运动帽,瞧一瞧,镜子里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也许你会说,这当然是男孩子.错了,告诉你吧,那就是我--一个普通的、想做男孩的女孩.  相似文献   

10.
学会关心已成为21世纪的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关心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品性.教育关心着眼于人的发展,最终指向生命的自由生长.它是一种精神关怀,以尊重独立人格、个性为基础,以对生命整体的照看为依皈.它是以智慧为支撑的,其价值与性质就决定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运用这三种素质:尊重、希望、同情.  相似文献   

11.
傅冰 《教育文汇》2006,(2):47-49
近日,我看了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我没想到这本书如此深刻地打动了我,联系成功教育的理论,我迫不及待地要写下我的感受,记录下阅读中那些自然流淌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每一个微小的感觉。这本书的主题是“关心”。作者在引言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  相似文献   

12.
我生活在一个十分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爱我,爷爷、奶奶关心我,哥哥、姐姐帮助我.每天晚上吃过晚饭,爸爸去找他的好伙伴--电视了.妈妈去找她的好伙伴--备课本了.  相似文献   

13.
“学会关心”是目前世界教育日渐强调的主题,它从“学会生存”转变而来.在“学会生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个人至上价值观已为社会带来严重的灾难,由此许多学者在寻求新的价值观时,都强调“学会关心”.但对众多的师生及一般公众而言,到底什么是“关心”、又怎样去“关心”等都是尚未明了的概念.为此,本文拟对“关心”的目标、产生背景及活动表现作一初步探讨,旨在有助于研究和这一主题的推进.  相似文献   

14.
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深深地打动了我。联系成功教育的理论,我迫不及待地要写下我的感受,记录下阅读中那些自然流淌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每一个细微的感觉。“关心”是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在引言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学会了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伤痕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从电视、报纸上看到某些地方出了车祸,而且一日比一日多,死亡人数数不胜数.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车祸?是司机不会开车,还是速度太快了?据我所知,这大多数是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因为我爸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课前思考 "过程即目的"--我知道不会有太多的人认同这样的观点.因为这是一个讲究速成的时代.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环境里."结果即目的"才能引发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nhin)的报告,该报告的可贵之处,具有超前性,它试图回答21世纪教育将遇到的挑战以及教育的发展趋势,并提出21世纪培养人才的要求--"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对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底,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千秋伟业--中国义务教育的实践与未来>一书.因为接受了双重师范教育,我对"教育"特别看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翻阅了这本书,感受颇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教师节的前一天,星期日,我们片区三所村级完小的教师集中到中心校举行庆祝教师节联欢活动,大家各尽所能,跳的跳,唱的唱,好不热闹.其间,一首男中音轻松欢快的<踏浪>把联欢活动推向了高潮.待掌声渐渐稀落,歌唱者用富有磁性的布依族口腔的普通话高声说道:"尊敬的各位老师,这首<踏浪>是献给我的启蒙老师--王家福老师的.这首歌是他在我的母校--高寨小学教的第一首歌,也是我平生学会唱的第一首歌……"后面说些什么,我已经听不清了,因为我的思绪已经飞向似乎遥远而又似乎咫尺的岁月里了.……  相似文献   

20.
让爸妈放心     
风儿推开了门窗,轻轻抚摸我的脸庞.为我擦去额上的汗珠,让我的心不再彷徨.哦,这是爸爸捎来的关心,还有妈妈的挂肚牵肠.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已经学会了坚强. 月光洒在书桌上,慢慢闻着我的书香,陪我做完一天的功课,让我有了学习的方向.哦,这是爸爸带来的体贴,还有妈妈的深深期望.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