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国内2000多名反战人士,向伊拉克人民寄送他们的私人照片以及反战信息,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国人”。此次活动由一个名为“和解团体”(ellow-shipofRecollciliation)和平组织举办,并将于美国当地时间20日在华盛顿正式启动这一计划。寄送这些照片旨在改变美国在伊拉克虐囚丑闻中狼藉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从虐囚事件看英美严肃类报刊新闻图片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4月28日,美伊开战一周年刚刚过去一个多月,几张美英联军虐待战俘照片的传播便引发了一场能量无比巨大的“冲击波”。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在美国军方一再要求其延迟公开报道两周后,终于在其王牌节目《60分钟》中公布了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纽约客》周刊、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以及英国的每日镜报、  相似文献   

3.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于2004年4月28日播放了一组驻伊美军羞辱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5月1日英国《每日镜报》、5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分别又刊登了两组美军虐待战俘的新照片。一时间,美国朝野震动,全球关注,一些世界主要报纸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法国《解放报》、埃及《金字塔报》等纷纷发表评论谴责这一侵犯人权的罪  相似文献   

4.
《新闻通讯》2012,(5):64-64
今年的普利策“特写摄影奖”颁给了《丹佛邮报》克雷格·沃克拍摄的《伊战士兵》。这组照片记录了一名伊拉克战争士兵布莱恩回国后,经历创伤后遗症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悲情里程碑     
徐斌 《新闻实践》2005,(11):F0003-F0003
今年10月25日,美国国防部宣布:中士乔治·亚历山大于10月22日在医院不治身亡,他成了第2000个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驻伊美军士兵。——2000,这个数字即被国际各大媒体称为“悲情里程碑”。 10月26日,新华社向全国媒体转发了一张路透社2003年11月6日发的资料照片(见附图)。照片中,十多名已战死的美军士兵的M16步枪上,戴着钢盔、挂着姓名牌,被插成一排;前面则齐刷刷地摆放着士兵军靴,仿佛正穿在那些步枪的“脚”上;步枪的身后,一面鲜艳的星条旗正随风飘扬……乍一看,这多么像是一排正在操练的士兵呵!然而,年轻士兵早已随上帝而去,只留下一枝枝闪着冷光的、屠杀生命的步枪。朗朗蓝天下,这更像一群静止的雕塑,更像是一座里程碑——一座关于战争和死亡的悲情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几张虐囚门照片的传播引发了能量无比的“震荡波”。 (见右图) 这些照片令世人瞠目结舌,使人们看到在美军方的授意下,一个为挣学费而从军的善良美丽的姑娘是怎样变成令人作呕的“女魔头”的;也使人们看到了美军严重违反日内瓦公约的丑行给伊拉克战俘带来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7.
9月18日凌展,从电脑屏上看到新华社播发的新闻照片中来 了一帧题为“黑龙江的‘飞刀手’”的照片。乍看题目以为是武术之 类的体育新闻,读完照片说明,再与照片一比较,顿生疑问。 照片说明全文如下:9月17日,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举办水稻 收割“飞刀手”比赛,全队25名种稻好手参加角逐。今年该队种植 了400多亩优良品种“202”水稻,亩产可达550公斤以上。图为杜玉 蜂(前)等在比赛中。 照片说明至少包含三大信息:第一,9月17日,在黑龙江八五六 农场进行了一次被誉为“飞刀手”的水稻收割比赛。第二,“全队” …  相似文献   

8.
轰动效应与政治风险 在震惊世界的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中,电视报道又一次充当了"先锋"角色.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5月28日在其著名的"60分钟Ⅱ"节目中公布了一些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春 《新闻界》2005,(4):53-54
一、从萨达姆“监狱半裸照”事件谈起2005年5月20日出版的英国《太阳报》曝光了几张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关押期间的照片。在《太阳报》的头版照片上,萨达姆只穿着内裤。另有照片显示萨达姆用手搓洗衣服或者睡觉的样子,监狱房间十分狭小,大约为两平方米。萨达姆半裸照曝光后,萨达姆的海内外律师团迅速作出反应,状告照片的拍摄者和刊出方“侵犯人权”。萨达姆的法国律师卢多特表示,他要替萨达姆向《太阳报》要求赔偿100万英镑:“我认为,这是美国人导演的诋毁萨达姆的战略行动,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看看这人,他不是神,他是人’。我…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刚结束,BBC即在一个晚间新闻节目中首次披露布莱尔政府在战前曾“肆意夸大捏造伊拉克的威胁性以获得更多支持”;7月5日晚,布莱尔亲自向BBC施压,要求BBC就其“不实”报道道歉,而BBC拒绝认错;一场BBC与英政府之间的舌战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伊拉克法庭上月5日宣判前总统萨达姆死刑,美军恐将陷入一场“伊拉克战争”中。在伊拉克国内,支持和国情萨达姆的教派和民从也纷纷表示,要发动一场“全民反美”战争。在中东地区,一些穆斯林团体表示,反对美军控制的法庭处死萨达姆,并表示要支持反美武装的抵抗活动。早就自感深陷游击战泥潭的驻伊美军这一次真的是把心提到嗓子眼,紧张地调兵遣将,以防不测。[编按]  相似文献   

12.
此文原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世界新闻报》今年6月9日第3版,本刊特予转载。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充分暴露了美国自诩“言论自由”的真相。美军攻占伊拉克以后对伊拉克媒体的管束,是美国“言论自由”的又一次自我揭露。  相似文献   

13.
美英一直在为打击伊拉克寻找借口。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3月17日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号称萨达姆在伊拉克拥有秘密生化武器库  相似文献   

14.
这是吉林省档案馆征集来的馆藏照片档案,是民国时期私立吉林毓中学民国十九年(1930年)五月五日乙组师生在纪念该校建校13周年校庆活动时所拍的一张珍贵照片。照片中的“达材成德”四字匾,是当时毓中学的校训,照片上的日期“五月五日”是该校用马克思的诞辰日作为自己学校的开校纪念日。  相似文献   

15.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5月31日)美国人在伊拉克的“骗子” 上周伊拉克爆发一场内战,交战双方是美国人自己——相信伊拉克国民大会主席沙拉比是自  相似文献   

16.
就在美国陷入了作战时间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超过海湾战争、军费消耗接近越南战争的“伊拉克泥潭”难以自拔之际,2006年11月5日,新的伊拉克政府法庭宣布将被“山姆大叔”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萨达姆判处死刑。2006年12月30日北京时间11时05分,一场轰动世界的绞刑送走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350,筹备已久的美国军队开始向伊拉克发射“战斧”导弹,代号为“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战争爆发了。 随后攻伊的美军地面部队也开始向伊拉克边境移动,随时为开始大规模地面进攻作好准备。 开战3小时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电视讲话中称,“我以领导人的身份和你们在一起准备参加战斗,我们的军队也准备好了随时应战。”此言决非安拉保佑式的精神慰藉,这让人想起早在1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就曾警告说,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发动  相似文献   

18.
《新闻天地》2005,(1):4-4
一、1月3日和24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向地球发回火星照片,加速了人类登陆火星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大观周刊》2006,(43):20-20
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裁定前总统萨达姆在杜贾尔村案中犯有“反人类罪”.并判处其死刑。消息一出,守在电视机前焦急等待结果的伊拉克人或欢欣鼓舞,或极其愤怒,或上街庆祝,或游行抗议。一时间,萨达姆个人的生死命运和伊拉克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伊拉克重建中失去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伊拉克重建招标中,封杀了那些没有支持伊拉克战争的国家,中国也赫然列在“黑名单”中,但中国的企业集团仍在尝试通过“曲线”路径,参予这一涉及上千亿美元的商业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