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对象似性的研究大多涉及词汇、句法、语义,而应用于语用层面的研究却鲜见。在指出数量象似性对话语礼貌解释力不足的基础上,将距离象似性运用于语用层面,并从语言礼貌与话语礼貌的区别、话语礼貌的推断、话语礼貌与否的受话人标准等方面作具体分析,旨在说明话语礼貌具有距离象似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礼貌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话语礼貌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礼貌程度相对较高,但这只是不考虑语境生成的作用,静止地从语言形式本身来判断礼貌的程度,因而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动态地考虑交际生成语境。文章主要从顺应性的认知视角来研究距离象似性与话语的礼貌程度。  相似文献   

3.
礼貌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话语礼貌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礼貌程度相对较高,但这只是不考虑语境生成的作用,静止地从语言形式本身来判断礼貌的程度,因而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动态地考虑交际生成语境。文章主要从顺应性的认知视角来研究距离象似性与话语的礼貌程度。  相似文献   

4.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依照“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思路而得出的结论,它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本文论述了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等句法象似性原则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句法象似性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其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语言结构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而句法象似原则是其重要原则之一。本文分别论述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象似性指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其表达的内容之间有某种象似关系。语言的这种象似性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使用中,在英语语法中也大量存在。本文从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三个视角来探究其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广大英语教育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历来是语言学界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索绪尔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象似性是语言的本源性特征。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英汉语中句法象似性的几个主要体现层面: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及标记象似性进行分析,可以为英汉语中的相关规则和表达形式提供理据。  相似文献   

8.
象似性主要论述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理据关系。从语用学的视角,结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会话含义理论和关联原则,在信息量、顺序和标记程度三个层面,对大量的形态现象和句法结构进行象似阐释,从中发现它们的相通之处。对象似性原则进行语用分析,有助于学习者发现语言规则背后的认知理据和动因,也为语用学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象似性是认知语义学的中心内容之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其研究对于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从修辞的角度看,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顺序象似性都会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它能够清晰的揭示出词语组合和语用的差异。文章主要从句法的角度分析象似性的三个方面:距离象似,顺序象似,数量象似,以及象似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距离象似性是语言成分间的首要原则。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双宾语结构的距离象似性特点,发现: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形成特点受到距离象似性的制约;与英语相比,汉语的“给予”义、“取得”义双宾语结构更充分对应于概念距离——事物的转移和达到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而带介词的间接宾语位于动词前或直接宾语后的句式则表示一个分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距离象似性是语言成分间首要的象似原则。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使役结构的距离象似性特点,发现:英语用综合式表达直接使役,用分析式表达间接使役,形式上的距离对应于概念上的距离,体现了距离象似性;而汉语的"把"字句和复合动词组成的句子表达的是直接役使,"使"字句表达的是间接使役,也充分符合距离象似原则。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象似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规律,把象似性运用到语法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更轻松的学习和记忆。笔者以距离、数量以及顺序象似性为例阐述了如何把象似性原则贯穿在语法教学中,从而提高语法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象似性特别是句法象似性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具有任意性,与语言的任意性相对应的是语言的象似性,它是指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杜撰词和原型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音、形态、语义理据,它们之间的共同基础往往是借助于原有的语言词汇和语义知识,依靠联想去激活读者的创新思维来达到或获得独特的交际效果。杜撰词往往具有映象象似、拟象象似或隐喻象似等象似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语言象似性指语言形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客观外界的事物,而且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感知和认知方式。而修辞格如排比、夸张等蕴涵丰富的象似性特征,说明修辞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其实是有象似理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手语象似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中国手语里的207个斯瓦迪士核心词建成语料库,然后分析研究象似性在中国手语词汇层面的表现和特点。总结出七种象似手段:直接表达、用手表达所指的形状、用手表达所指的动作、用身体表达所指的动作、从其他语言系统借词(比如汉字、汉语拼音)、用辅助口语的手势表达、通过创建一个相关情形表达。有一小部分词象似性不明显或根本看不出象似性。中国手语虽然展现出丰富的象似性,却依然表现为象似性和任意性的连续体。  相似文献   

18.
陈玉生 《海外英语》2012,(18):222-223,225
对语言的象似性研究已成为近年语言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其主要局限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语篇层面涉及较少。该文试图拓宽语篇象似性研究的领域,尝试对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语篇进行分析,以验证语篇象似性的适用性。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英语教学语篇中的象似性,提高学生对篇章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