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受美学对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受美学首次发现并肯定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强调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与作者一起创造的,提出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不确定性”和“空缺”的观点,总结出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具有一定审美距离的规律。这些理论对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确立学生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科学设计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并不断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主张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意义进行个性化解读。这与当代接受美学主张的"读者中心"和"召唤结构"等核心主张,是不谋而合的,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3.
胡风文艺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读者意识,却一直未曾得到关注和阐发。在"大众语"建设、大众文艺、民族形式的讨论以及文艺批评实践中,胡风无不表现出对读者问题的极大关注。与左翼主流臆断大众读者的接受属性,提倡以迎合的态度投其所好,以便达成政治功利目的相反,胡风更为维护大众读者作为实践个体的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并主张以符合现实主义和审美主义精神的作品促其进步,以免其跌入封建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潭。在胡风读者意识的背后,潜隐着与现代接受美学之宗旨相似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无疑为胡风理论及本人命运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
夏剑 《教育学报》2023,(3):16-27
现代哲学的“身体转向”所确立的“身体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颠覆了奠基于笛卡尔意识哲学的“意识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由此,深受后者影响的现代主体教育理论必然需要基于新的主体哲学视域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意识主体”概念的现代主体教育虽然对于解决特殊历史阶段我国教育“目中无人”的困境发挥了极大的理论效力,然而,由于它主要从作为“意识主体”的人出发来建构主体教育的基本思路,人的身体主体性是被忽视的。由此导致无论是在主体教育的理论还是实践中,身体相关因素的教育意义无法得到关注和发挥,身体相关的教育实践一直处在边缘化地位,人的完整性被割裂。因此,基于身体哲学视域,从身体主体理论出发,更新主体教育中的“主体”和“人”的概念,确立人是“身体主体”;基于身体主体重新发现和确立身体的教育意义;将主体教育的目的指向“完整的人”的培养,以取代“独立的人”的发展,或许是当前解决主体教育理论发展困境的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5.
论阅读教学中的“生本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 ,教育具有对话性 ,教学即对话 ,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理念 ,对于当前弘扬主体精神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阅读教学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就阅读教学中的“生本对话”做些探究 ,以求教于方家。一、文本接受自主化在阅读教学中 ,作为文本的教材是阅读教学的凭借。文本潜在的意义 ,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方能揭示出来。这正如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家H .R尧斯所指出的那样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语文教育总体质量不高,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分数使原本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利用"召唤结构"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对形成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想象、思维、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意义,为探索低耗高效的语文教学方式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研究、接受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前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它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接受美学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核心概念“未定性”、“具体化”和“期待视野”等均从现象学或解释学中直接移植过来。笔者认为,借鉴接受理论,回到接受美学的这些基本概念上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是很具启发性的。一、“未定性”:接受的一个重要前提接受美学认…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的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占主导的现状造成了诗词文本的单一化模式解读,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质性偏离,教学有效性的间歇性缺失。施教者盲目受教者茫然的现象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并由此生发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但深入的理论探讨尚有缺憾。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观照高中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探析接受美学理论与古典诗词教学的内在关联,确立教师和学生同为"读者"的不同阅读主体定位,认知古典诗词的召唤结构属性,从而进一步确立古典诗词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体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它反映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这一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受到了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关注,并正在由理论的探讨逐步走向对实践的探索。长期以来人们在道德教育活动中习惯于“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重理论说教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而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所具  相似文献   

10.
李嫚嫚 《现代语文》2006,(10):75-76
阅读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对语教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广泛引进了现代阅读理论和教学理论,如接受美学,体验美学,对话理论和主体理论等。在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中掀起了多元化解读的热潮。作为语教育工作,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热潮进行冷静的反思。我们先来看下面两则案例:  相似文献   

11.
睢瑞丹 《考试周刊》2012,(68):30+22-30,22
关于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地位,早期语文教学专家是非常重视的,曾有过“以本为本”即以课本为本位的定位。但随着接受美学的影响和“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提出,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地位开始动摇,并出现了随心所欲解读文本的现象。对此.语文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提出了“文本也是‘主体’”的论断.这对阅读教学理论是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H·R·姚斯,其核心是读者中心论。姚斯在其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中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接受美学强调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是通过阅读对之具体化,它强调读者的能力作用,强调读者阅读的创造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到“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  相似文献   

13.
一、“接受”的内涵 西方学术界对“接受”问题的关注始于古希腊的“解释学”和由此发展起来的接受美学。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研究、接受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前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它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的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率先对教育接受活动、尤其是以大众传播方式进行的教育中的接受活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语文阅读教学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形式 ,不仅具有很强的认知、传承和应用功能 ,而且也有铸造灵魂、愉悦身心、升华生命的涵养功能。因此 ,人文价值取向给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必须树立主体观念 ,做到有情阅读。鼓励学生把自己摆进去阅读 ,用自己的经验 (亲历或间接 )、情感、眼光和生活理想去观照课文、渗透作品。人们通常把解读文学作品称作“对话”。按照西方接受美学的观点 ,一切的文本不只是一种历史存在 ,更是一种当代存在。接受美学的始祖之一姚斯说 :“一部文学作品 ,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  相似文献   

15.
朱瑞栋 《现代语文》2006,(12):81-81
强化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基于此,我们在学作品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接受美学原理指导下,不同读者阅读同样的文学作品时,会对文学作品产生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理解。围绕这一现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形成原因的初步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把接受美学相关理论引入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时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最终怎样实现学生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有太多的问题,语文教育这个话题极为沉重,语文教育不能自我封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艺学、语言学、文章学有益于教师理解文本的内涵,而教育学和心理学则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文本,对其剪辑加工。本文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接受美学”的角度,谈谈其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并探讨实践中容易产生的误区。一、接受美学的理论要点1、文学本体论。文学以何种方式存在?文学是文学作品、读者、作者三个环节交互作用的一种活动,一个动态的流程。文学就存在这个流程中。就文学存在方式而言,惟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并…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为了读者的阅读,它充分肯定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强调了读者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接受美学的含义,分析了接受美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个美学派别。该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把本文当作作者化身、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确立了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中心地位。2003年颁布的高中新课程标准就已经明确引用有关接受美学的理论,在"教学建议"部分就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赏,往往带有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小学语阅读教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认为只有彻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真正转变教师的角色,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才能,才能真正将“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落到实处,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