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主要是由刺激物的特征引起的。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去,防止无意注意的分散。  相似文献   

2.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的优点就是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无需意志和努力也能长时间的集中精神.同时,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本篇论文就从学生的兴趣发展的特点和易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刺激物的特性两方面出发,论述了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3.
无意注意是人对客观事物无预定目标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一种定向反射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一般在精神轻松、情绪安定的状态中进行,不需要作什么意志努力,人们的观察就会目不转睛,想象就会自由驰骋,思维就会顿时活跃,智慧的天窗就会随之徐徐打开。在地理教学中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努力追求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威廉·詹姆士根据注意的发生是否自觉和有无意志努力的参加,将注意分为无意与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的发生是被动的,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作主观上的意志努力。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或  相似文献   

5.
注意,主要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贯穿于认知活动,是人们进行信息加工的重要机制.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我们工作和学习中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需要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  相似文献   

6.
刘干章 《广西教育》2013,(14):32-33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会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久而久之,将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心理学认为,学生对事物的注意有两种,一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无意注意,另一种是有目的而又需要意志努力来坚持的有意注意。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依靠前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则难以持久,反过来,一味强调学生要凭借意志努力来集中注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先对在意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心理活动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总结了如何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个层面运用注意规律。无意注意是一种低级注意,可以通过教学中总结的技巧吸引学生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可以利用数学的重要性实用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一种自主、自愿的高级注意,它需要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将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  相似文献   

8.
有位教育家这样说:哪里有注意,哪里才会有思考和记忆。注意是认识和智力活动的门户。注意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类。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作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注意。它能吸引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在刺激物的强度、对比、运动变化、新异性的作用下,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无意注意规律的运用谈些个人  相似文献   

9.
孟光雪 《学子》2004,(12):38-39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无意进行的、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意志努力进行的思维活动。它一般是在精神放松、情绪安宁的状态中进行的。往往在这种状态中,人们的联想就能自由驰骋,情绪就能随意起伏,感知就能暗暗积聚,智慧的天窗也就随之打开。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注意规律在课件设计制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考虑如何引起学生对课件呈现内容的注意.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设计制作课件,要根据内容的进度,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适时将问题呈现在银幕上,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设计制作课件,利用画面上鲜艳的色彩、物体的运动或闪现、刺激物的突然出现或消失、突然加强或减弱,也可以利用画面上刺激物的强度、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以及音响效果声等,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设计制作课件,有意注意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注意规律在课件设计制作中的运用原则:对比原则、活动原则、视觉中心原则、适时展现问题原则.  相似文献   

1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周围某一特定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形式。有意注意是有自觉性的要达到某种预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的努力;无意注意则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出任何努力,不由自主的注意。心理学认为客观事物对人脑的刺激程度及其本身的变化程度以及人本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需要及心理状况等是引起注意的条件。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采取不同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学上。  相似文献   

12.
李振凌 《山东教育》2003,(26):25-26
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高度集中的注意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能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应重视注意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人的心理活动对特定客体的指向和集中,不仅取决于特定客体本身的特点,而且还取决于自觉确立的目的和自觉提出…  相似文献   

13.
注意可分为两种: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而自发产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每个人都具有这两种注意类型,并经常处于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骆巍 《考试周刊》2011,(49):158-159
无意注意是一种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既没有自觉的目的,又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本身特点具有两重性:一是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素;二是可以造成学习上的分心。作者就在体育课中怎样通过掌握学生的无意注意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有效组织注意 培养注意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兆亮 《物理教师》2000,21(4):4-25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或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组织特征,它能保持人体清晰地感知周围环境的刺激,使人体做出相应的反应.注意的指向性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注意的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离开无关对象,并对无关活动产生抑制作用.注意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监督功能和预见功能.掌握了注意的特点和功能,我们才能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适时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1针对无意注意的特点,集中学生注意力 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教学的…  相似文献   

16.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各种心理过程都必须有注意这一心理状态参加.在教学中,无论是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还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都得有学生的注意参加才能完成.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分不开.多数学生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或成绩不理想,往往都是由于学习时不注意造成的.因此,注意在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下面谈谈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及两种注意转换在教学中的运用.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主要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新异性.另一方面是人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人对该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状态、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这些都会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脑力消耗,避免过度疲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无意注意,并要在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和学生内部状态两个方面加以运用.教师的穿着打扮、教师的语言和教具的使用,教室的布置要有利于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和情绪的稳定.如把卫生用具整齐地摆放在教室的后面,  相似文献   

17.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良好的注意力能使学生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提高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合理运用注意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一、根据无意注意的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二:一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的主观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利用刺激物…  相似文献   

18.
运用注意规律去组织教学,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两类不同注意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本文对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利用无意和有意注意采组织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要作一定努力的注意叫有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叫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常常不能截然分开,有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可能转化为有意注意.只有两种注意交替使用才能提高其教学效果,因为过多地用意志来控制注意、会使人很快感到疲劳;又因为任何工作都有枯燥和困难的部分;难以叫人产生无意注意,光靠无意注意也难以实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及时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相似文献   

20.
编辑工作与受众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对受众发生作用,正是从引发受众注意开始的。受众注意是传播活动中重要的心理资源,在媒体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更有效地开发、更充分地利用这一资源,谁就握住了获胜的一只关键筹码。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编辑要通过精心的策划、筛选、优化、组合,使受众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达到平衡,协调发挥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