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笔者认为:①尊重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②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③由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④授其方法,使学生有“疑”善“问”,对预习提示进行质疑。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会提问是多么重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领下,在构建“两个有效”课堂的背景下,我认为,让学生学会提问,是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生疑、质疑、解疑,而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把由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变为让学生来提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老师由“教”过渡到“不教”。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中学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时空,营造“民主的课堂”,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疑”敢“问”、有“疑”善“问”、见“疑”必“问”、激“疑”乐“问”,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探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须有疑,有疑而问”;“疑者,觉悟之机也”。足见疑之重要。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如能从中发现问题。就能挖掘文章深层的意思,把握其思想内涵,有如点燃导火线引起爆炸一样。故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问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激疑拓展”是我校“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阅读多思教学法的实验步骤之一。这一环节即是教师诱发、点拨和探索课文的重、难点,激起学生疑深、疑透、疑广,拓展学生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宜在课文的重、难点或特点之外巧下“金钩”,设置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认识矛盾,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思考动机,让学生“多思”、“善思”,拓展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一、以趣问激疑拓展引奇激趣之问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我在教《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引导学生精读)后提问:“要是小蝌蚪问你:‘小朋友,我要怎样才能找到妈妈,…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时空.营造“民主的课堂”,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疑”敢“问”、有“疑”善“问”、见“疑”必“问”、激“疑”乐“问”。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他们有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问在有疑之处教师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有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使他们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是问在学生的有疑之处,而是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不仅没有探究欲望,他们还会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学生的疑一般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一个是自觉无疑而实则有疑的地方。对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教师要引…  相似文献   

8.
一、鼓励学生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和“难”都反映出学生在思考问题的途径上产生障碍。因此,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让学生讨论回答,或教师作答,回答时围绕阐明思考问题的途径为准则。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问:“通分母”和“通分子”都能比较分数的大小,为什么计算异分母加减法时,只通分母不通分子呢?  相似文献   

9.
思考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的问题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那么,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教师的“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笔者认为“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要有点睛之妙问要有点睛之妙就是指提问时,教师要把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问在理解的疑难处、问在知识的引申处、问在学生思考的转折处,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从而理解关键问题,解决疑难问题。如一位教师引导学生这样解答一道题:学校把360本…  相似文献   

10.
教师设疑督促学生思考求解答,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是有效途径之一。疑问务求“三好”,即问得“巧”,问得“妙”,问得“高”。设疑把握住了重难点,问题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这谓之“巧”;设疑形成了求知的梯度,问题让大多数学生“跳着摘果”,这可称之为“妙”;所设疑问有较新的启发性,其思考求解的过程即是认识历史,解读历史和借鉴历史的过程,留给学生宽广的创新空间,这方能称其“高”。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课堂中能巧妙地设疑、显疑、激疑、释疑,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一、复习旧知──设疑“设疑”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习动机。教师有意识将“疑”设在新;日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例题能顺利地进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如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一课时,课始就问:“老师这里有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如果要围成一个长方形,你该挑哪些小棒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又问:“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老师抓住旧知,找出例题的生长点,为例题的教学铺路架桥。二、尝试练习──显疑教师要充分…  相似文献   

12.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兴趣,使学生好"疑"乐"问";情感教育,使学生有"疑"敢"问";因材施教,让学生多"疑"善"问";点拨引导,让学生设"疑"探"究";习惯培养,让学生勤"疑"多"思",从而推动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有些教师埋怨学生“启而不发、问而不答”,那么怎样围绕教学目标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质疑呢?一、创设和谐的质疑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努力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关键。首先,应让学生鼓起“问”的勇气。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践表明,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唤醒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敢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提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各种问题。面对大胆质疑的每一名学生,教师都应当态度…  相似文献   

14.
“学贵有疑,疑则有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本文试以地理教学为例论述设疑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作者对此进行了几点探索,作出如下总结:1.尊重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2.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3.施展空间,让学生见"疑"必"究"。4.授其方法,使学生有"疑"善"问".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让学生质疑问难,如大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学习方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他鼓励学生“每事问”。宋代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才能提高,学而无疑,等于没学。”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明代教育家陈献章认为“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知,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矣”。由此可见,教学中学生能否产生疑问,是否能够敢于提问,是学习中能否体现其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可是现行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动力,是创新的起源,更是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根则说:“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能解惑,问能知新。  相似文献   

18.
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而《新课标》也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古人说得好:“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走好迈向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通过对142名学生(128份有效)和全校数学老师的问卷调查,从中了解了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了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我们以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分为有疑敢问、畅所欲“问”、善疑善问、乐问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相应策略。以“让学生享受‘问’的权利”为关注点,使学生问出兴趣、问出深度、问出水平、问出创意,引学生渐入问之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贵有思,思贵有疑。现代思维科学也认为: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使学生置于问题中,使学生在问中生疑、疑中激趣,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