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许勤龙 《今传媒》2006,(10X):48-49
现在一提到喻可欣,很多人都知道她就是刘德华曾经的女友,2005年同炒作大王宋祖德合拍了一部20集的电视剧《情海星空》(又名《玻璃爱情》)的台湾女影星。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台湾女影星是怎样在大陆走红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韩国电视剧持续热播,尤以犯罪类型电视剧受观众好评。韩国有线卫星电视电影频道OCN在推出《坏家伙们》的三年之后又推出了《坏家伙们》的第二部《坏家伙们:恶之都市》,成为韩国犯罪类型电视剧热播的一个典型。客观分析其热播原因,探究其成功的因素,对促进我国电视剧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勤龙 《今传媒》2006,(10):48-49
现在一提到喻可欣,很多人都知道她就是刘德华曾经的女友,2005年同炒作大王宋祖德合拍了一部20集的电视剧《情海星空》(又名《玻璃爱情》)的台湾女影星。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台湾女影星是怎样在大陆走红的。关注娱乐新闻的人一定还记得2004年年底,喻可欣曾在西安同西安的朋友们一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外销的国产电视剧多为古装剧,而从2002年起,外销剧开始“弃古择今”,马来西亚、印尼、韩国、越南等对国产时装剧表现出浓厚兴趣,《粉红女郎》《空镜子》《永不瞑目》《青春的童话》等电视剧在这些地区出现良好销售势头,就连《黑洞》《忠诚》等反腐题材戏也颇受青睐,《白领公寓》在韩国受到广泛好评,越南老百姓中甚至出现了热衷谈论中国电视剧中的好男人、好女人的话题。(摘自东方网)外销国产剧“弃古择今”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韩阳)亚洲热播韩剧《宫》惟一授权正版小说,已被中国城市出版社成功引进。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电视剧《宫》在韩国播放时收视率接近30%,截至目前,是今年韩国收视最高的剧集。该剧将社会背景虚拟成韩国是一个像英国一样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场景常常在传统的皇宫与现代的校园间相互转换,这在韩剧中还是首开先例,开播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随着这股热潮的不断升温,与其相关的周边产品的开发授权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经过激烈的版权争夺战,曾经出版过韩国美少女作家可爱淘作品《局外人》和《哆来咪发唆》的中国城市出版社第一时间购…  相似文献   

6.
陈君 《中国新闻周刊》2009,(36):68-68,70
韩国人喜欢“大”,从大韩民国、大韩航空,到大学校、大学院、大长今。中国电视剧《长征》到了韩国也变成《大长征》  相似文献   

7.
侯娟  朱倩 《新闻世界》2014,(5):69-70
继韩国电视剧席卷我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忠实"韩粉"之后,韩国的综艺节目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一现象在各大卫视"扎堆"引进韩国综艺节目的行为中可见一斑。本文以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Man》为研究对象,对节目中的游戏设置、主持人及营销策略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本山从一个二人转艺术家转型为小品艺术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如今他又在中国电视剧行业中成为了佼佼者。继《刘老根》到《马大帅》,他所拍的电视剧都获得巨大的成功,而如今他挑战了一个新的题材,就是将农村题材搬到了荧幕上,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乡村爱情》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播放的电视剧,火爆程度堪称一绝,本文基于此电视剧,探寻其本土化对于受众的情感影响,并确立出真正火爆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丛丽静 《青年记者》2005,(12):61-62
198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才在中国掀起了韩剧热潮。从《嫉妒》到现今的《看了又看》、《人鱼小姐》及《大长今》等一部部韩剧,不仅让中国观众熟悉了韩国的俊男美女,也将韩国的饮食、生活方式、服饰、消费习惯、道德观、家庭伦理等一点点地输人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韩剧是韩国化输出的一种策略,具有经济和化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在中国的"后宫"类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方兴未艾的时候,韩国也出现了宫廷爱情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浪潮。其中引领潮流的始作俑者——被称为"韩国版后宫"的头号畅销书《拥抱太阳的月亮》近期由于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重新引起了韩国读者的巨大反响,其中文版上下册由接力出版社出版。这段爱情故事在韩国一时间掀起了粉丝"拥月"狂潮,中文版上市恰逢中秋,这套小说应时应景地成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4,(47):77-77
《我的小小新娘》这部爱情喜剧在韩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影片的男女主角金莱元和文根英凭此片拿下了今年大钟奖的新人奖。特别是小小年纪的文根英,在电视剧《蓝色生死恋》中出演幼年恩熙之后,星途越发坦途无限。《我的野蛮女老师》改编自一部网络连载小说,用这样的片名显然是为了借《我的野蛮女友》掀起的"野蛮"热潮。该片导演金庆雄在中国观众眼中不算知名,但男女主角--权相字和被韩国民众喻为"平民天后"的金荷娜却是如今叱咤韩国影坛的两位大将。  相似文献   

12.
缘起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值得关注,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收视率最高和收益率最好的高希希版《三国》、"王道"组合《手机》、李少红版《红楼梦》无一例外都是翻拍剧。而值得玩味的是业已播出的翻拍剧只是冰山一角.一场声势浩大的“翻拍工程”已在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精彩上演。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制作、中游的销售、下游的衍生品开发三个部分。一部好的电视剧会通过精心打造产业链的这三个环节,来提升竞争力。本文从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三方面来分析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亚洲的热播,进而探究中国国产电视剧吸引注意力资源、扩大市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视新闻的平民化进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平民化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从精英启蒙向大众文化的转型,这一转型最早在中国的影视界得到反映,张艺谋的“我爷爷和我奶奶”发生在《红高梁》里的故事成为了电影平民化诞生的标志。而《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等电视剧则将这一风格一路延续下来构成了中国电视剧的“平民生活大合唱”。虽然讲故事的主体仍是所谓的社会精英,但是此时的社会精英已经开始注意对民间空间的关注,人们发现中国开始从一个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15.
随着1993年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引进中国,韩国影视文化已经受到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和认同。青年人作为制造和追随流行文化的主力军,在大学校园中自然也刮起了阵阵"韩风"。韩国影视剧所承载的文化向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领域扩展、蔓延,逐步渗透融入校园文化,对  相似文献   

16.
近日,北京库普兄弟文化和韩国HAOTV电视机构达成一项合作计划,基本内容是将中国内地的优秀电视剧输出至韩国。韩国HAOTV电视机构则在自己覆盖韩国的主流电视网络中,开辟一个专门的华语频道,播放配有字幕的华语电视节目。在保留华语节目原汁原味的同时,让韩国观众了解中国内地优秀的电视节目。这将为向韩国输出中国文化产品做一个开端。(摘自《北京晚报》2002年8月27日)韩国HAOTV将开设华语频道  相似文献   

17.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打开了韩流的闸门。12年后的今天以韩剧为急先锋的韩国文化生态已在我国培育了深厚的自下而上土壤,“哈韩一族”超越了社会阶层、年龄结构,俨然成为老少咸宜的流行文化的合法代言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财有大道"兼具"保守传统"与"开放创新"两种精神特质的齐鲁文化,孕育了"义利合一"的大商之道。这一商道精神不仅在中国代代相传,也在世界范围内开花结果: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缔造了日本崛起的"商道圣经"。《论语》和算盘,正是齐鲁古圣先贤的两大创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视业(特指大陆)的发展相对西方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其中电视剧以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发端,但真正取得迅猛发展,却是在1978年——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后才出现的事。转型初期的电视剧以《凡人小事》、《女友》、《有一个青年》等一系列作品为表征,昭示着电视剧自身逐渐从稚嫩中成长起来,并逐渐成为各类艺术品种中覆盖面最广、渗透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大众艺术。正因为中国电视剧是与中国社会转型期共生共长、同振同谐的现代大众艺术,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产物,所以它具有特别明显的现代性思想特  相似文献   

20.
看板     
大长今或再战荧屏曾经红遍亚洲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近日曝出续集拍摄计划。导演李炳勋透露,李英爱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